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庆文  李毅 《广西教育》2012,(3):164-166
数据资料表明: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是间接的,通过提升学生感知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进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并完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师考核制度和多层次的激励体系是充分发挥"双师素质"教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作用的积极途径。  相似文献   

2.
1、到劳动力市场的前台工作人员那里询问,要求提供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师会先请你登记,全面了解你的背景和情况,使指导更有针对性,也便于再次约见。与职业指导师讲述自己的求职想法、意愿和基本需求,并询问想了解的政策、信息等。接受职业素质测评,得出的结论就是你的个人特点。它能帮助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具有怎样的职业能力,这是你个人确定求职方向的重要参考。2、职业指导师结合当前就业状况及对不同职业的分析预测,针对你的评估结果,具体帮助你调整就业观念和求职意愿,指导你确定新的就业目标,根据你对职业适应的状况,提出培训的途…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提升就业能力对于缓解高职学生就业问题至关重要,有必要精准识别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确认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战略、课程设置与师资水平、职业指导是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3个重要因素。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表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战略、课程设置与师资水平、职业指导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同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表征,引入I—E—O模型,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对全国827所本科院校就业质量差异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揭示院校特征和省域特征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与发生机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质量受院校特征和省域特征两个主效应及跨院校-省域特征间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生师比、城镇登记失业率、毕业生人数对就业质量具有负向影响,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就业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院校特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受省域特征的约束与调整。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调节学校规模和生师比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毕业生人数仅调节学校规模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仅调节生师比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应稳定高校办学规模,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缓解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关注院校内部差异,发挥省域特征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从非正式学习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内涵和特征着手,探讨大学生应具备的几种就业能力,最后从就业指导师、社团活动、信息收集、校园招聘、自助式就业讲座等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非正式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6.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键之一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高校职业指导师建设中,必须明确职业指导师应当具备的素养和职责培养目标,积极构建起科学的职业指导师培训机制,重视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发挥高校在教育和培养职业指导师方面的优势,注重与学校具体实际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7.
资讯     
教育部免费师范生就业服务网暨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咨询活动启动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对免费师范生就业的政策和要求,向免费师范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促进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教育部于3月1日举行了"免费师范生就业服务网暨首届免费师  相似文献   

8.
总结我国国民的健康现状,从我国市场需求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角度分析了健康管理师的就业领域,初步探讨了健康管理师这一新兴职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总结我国国民的健康现状,从我国市场需求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角度分析了健康管理师的就业领域,初步探讨了健康管理师这一新兴职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因就业价值观教育认识不到位,就业指导课程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就业稳定性降低,工作中缺乏自信,责任心不强。因此,学校应完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师资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措施,进而加强中职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旺  罗斌 《教育学术月刊》2003,(9):22-23,40
在整体推进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中,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由于其在改革进程中表现的特点、面貌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震荡和影响独具特色,因而备受社会关注。为充分了解江西省师范类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到江西省会昌县、于都县、赣县、黎川县、南城县等五个县和赣南师范学院、抚州师专等二所师范院校采用问卷、座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并从实际出发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和就业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一、师范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全省各县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差别很大,各地解决毕业…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存在着学生生涯规划不科学、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对就业能力培养认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就业指导工作不够深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等原因.解决的措施为:完善就业能力培养组织体系,建设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河北省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形势不容乐观。需要认清就业现状,把握就业变动趋势,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依托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通过放松政府管制,为再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等多种措施来化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14.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建立和谐的就业工作体系并保证其协调运转是关键.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中,高校应积极承担相应责任,贯彻就业方针,顺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建立和谐的就业工作体系就要统筹协调好、持续改善好校与地联手、校与企联合、家与校联系、校与校联盟、师与生联动五对重大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既有社会的原因,同时也有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从人力资源师的角度和江汉大学毕业生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毕业生求职成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非师教育”型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提高直接带动了就业率的攀升。本文就高职教师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众所周知的诸多原因,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在校大学生学习活动为背号,阐述学校的就业指导师在通过开展新生入学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以及教育学生端正就业心态的四个指导工作出发,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工科院校中,"非主流专业"毕业生受国家整体教育环境、学校办学特点、师资水平、个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就业相对困难。国家、社会和学校应从开设专业的合理性、提高师资水平、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扩大就业宣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帮扶力度等方面协同配合,努力提高"非主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促进"非主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2010年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为41万人左右,2011年达到了64万人,2012年达到70余万人,就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河南省非正规就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新增的就业岗位大部分是非正规就业岗位;学生趋向主动非正规就业;多元化就业观普及,非正规就业地位将缓慢提升等。但河南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也存在着就业行业分布不合理、就业层次较低、就业流动性强、非正规就业专业与职业相关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政府层面上,一要着力于非正规就业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改革;二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渠道;三要逐渐完善就业培训体系,为我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提供技术支持;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提供安全保障;五要宏观把握非正规就业发展方向。高校层面上,一要明确我省高校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二要高校应该成为非正规就业实践的指导者;三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将创业作为非正规就业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层面上,一要转变就业观念,正视非正规就业,树立正确择业观。二要加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职业素质培养及优化,并引导其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0.
工科院校中,“非主流专业”毕业生受国家整体教育环境、学校办学特点、师资水平、个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就业相对困难。国家、社会和学校应从开设专业的合理性、提高师资水平、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扩大就业宣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帮扶力度等方面协同配合,努力提高“非主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促进“非主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