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苏贵友 《出版广角》2013,(12):24-27
中国近现代文化失败主义和虚无主义导致现当代文化自信的缺失,而文化输出中意识形态意图更使版权输出举步维艰。当务之急应加强文化创新,恢复文化自信,使版权贸易回归商业行为属性。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往往带动文化的扩张,版权输出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确立实施,中国版权输出不断取得突破,然而效果影响与海外版权引进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出现我国不断缩小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但图书版权贸易逆差额却  相似文献   

2.
丁川 《出版发行研究》2023,(7):80-85+92
通过剖析版权经纪体系在版权输出业务中的价值赋能作用,探讨了版权经纪体系助力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和可选择的路径。为更好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构建我们自有的版权经纪体系,是完善版权输出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传媒》2014,(23)
正作为版权业年度盛会的中国版权年会已经举办了七届,对总结版权管理经验,表彰对中国版权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推动版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11月15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版权年会,主题确定为"跨界、融合、创新、共赢——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与版权",首次将年会主题扩大到大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版权资源推动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阐述版权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企业的版权现状,从创作、管理、运营、保护等方面提出促进版权工作的路径和措施,以推进文化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软实力日益重要的今天,文化主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对文化主权有着巨大影响的版权贸易也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版权贸易直接影响到国与国之间交往中的文化安全和主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唐海江  李玲 《出版发行研究》2018,(4):100-102,85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出版业重要转型期,西方现代版权思想伴随“西学东渐”潮流传入中国,与中国古已有之的版权保护萌芽交织.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新兴民营出版机构面对其时严峻的翻印、盗版局势,着力推动版权由人治向法制、由出版者本位向著作者本位转变,并为切实推动版权保护积极组建同业联盟.一系列的版权实践也构成中国近代版权文化发展的强大源流之一,推动中国版权文化由古代萌芽向近代意义的历史蜕变.  相似文献   

7.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是我国促进版权交易、推动文化创意产品走向市场的创新性举措.目前各项交易功能已经基本具备,但要进一步促进版权交易的活跃,使交易平台的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激励创新功能和综合提升功能得以发挥,就要有科学的版权内在价值评估方法.版权合理定价是加强版权保护、扩大版权投融资、促进版权交易和推动我国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出版发行研究》2008,(2):48-48
国内第一个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日前已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落户。据悉,该基地将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版权交易市场,为版权交易提供综合性服务。  相似文献   

9.
版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代表着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文化创意,是创作成果的结晶。版权不仅是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可以开发、生产、贸易的一种经济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版权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中国幅员辽阔,与14个国家接壤,开发利用好边疆省份版权资源,对我国版权产业的国际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作为边疆省份,特色版权资源丰富,将现有版权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展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版权贸易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最直接、最稳定的渠道,体现了本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选择.1988年以来,以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成立为开端,中国出版业逐步建立了版权代理机构,开展国际间的版权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广播电视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也是版权产业。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法的规范,知识产权只有依托于广播产业这个版权产业核心之一才能有效实现,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解决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版权侵权行为层出不穷.与传统版权不同,网络版权呈现出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促进我国网络版权的正常运行以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我国刑法保护正常网络版权行为的价值追求,我国刑法对于网络版权方面的立法规制是欠缺的,亟待以司法解释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去版权论者认为版权保护导致文化垄断,抛弃版权是数字时代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版权的本质入手,指出取消版权无法扭转大型文化企业对文化市场的垄断,亦不会消除“明星”与众多普通艺术家的收入差距,甚至还有可能使上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还针对数字时代版权保护“法不责众”的窘境,提出了兼顾权利主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版权维护新模型.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走出去”与“文化强国”战略是我国近几年新提出的文化发展策略,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国际社会的参与度,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图书版权输出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我国图书版权的输出现状和特征,归纳相关问题,为中国图书能够走出国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版权的双向化,无论是版权引进还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版权洽谈工作对版权从业者的专业水准、逻辑和沟通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如下几方面与提升一个版权从业者的专业度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以来,中央一系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为版权经济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出版走出去"战略则为我国版权影响力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伴随网络的勃兴和新闻出版业的改制,版权贸易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版权商品化和版权资本化将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期。实物贸易与版权转让量将不断扩大,版权贸易也将由单向输出向深度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档案数字化中的版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数字档案建设的版权问题做一些研究,使版权人、档案馆、用户的利益共存共荣.维护版权人的利益,促进档案数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慧 《兰台世界》2010,(9):21-22
本文就数字档案建设的版权问题做一些研究,使版权人、档案馆、用户的利益共存共荣,维护版权人的利益,促进档案数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版权无序扩张使得版权规则面临重大危机,公共领域、言论自由、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与法律情感等诸方面不断遭受挑战和考验.对版权扩张的效应进行理性解读,审视版权政策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版权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版权事件频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燃版权市场硝烟,《著作权法》修改疾风骤雨,众部门打击网络盗版雷霆万钧,版权产业加快发展亦喜亦忧,版权文化建设依旧任重道远,而版权法的最终服务目标应该是文化民生.版权,不仅仅是版权生产者(著作权人和传播者)的俱乐部,更应该担负起文化上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