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佳奇 《新闻世界》2009,(9):119-120
2008年,是中国大事频发的一年,也是对外传播经受考验最为严峻的一年。以2009年为新的起点,中国媒体“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大,打造我们自己的“国际一流媒体”势在必行。本文着重从媒体本身及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梳理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颖 《新闻战线》2020,(2):53-54
《我家住在解放路》遴选70座城市中的70条解放路,作为洞悉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的窗口,从“小视角”讲述“大时代”,展现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成为献礼新中国70周年全国广播融媒体传播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3.
2014年11月22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高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来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传媒学界的专家学者、传媒业界的负责人等7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就媒体融合的现实状况、政策意义、可行路径、媒体环境变革的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从政策分析、学理探讨到业界实践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展开了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4.
《传媒观察》2015,(9):64-64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近日在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提出,过去一年,对中国新闻媒体而言.是名副其实的融合元年。他谈到了如何在“深度融合”上下苦功夫,让新型主流媒体做到“形”“神”兼备、“筋”“骨”强健。媒体融合接下来怎么走,他给出了4个判断。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长征”也因此成为中国新闻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与之相应,各种纪念活动与策划报道也纷纷涌现,而在众多纷繁庞杂的媒体活动中,“重走长征路”的策划报道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韩敏  敖利 《东南传播》2022,(11):80-83
近年一批在华“洋网红”的自媒体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以及海外的YouTube等社交平台走红,他们为西方互联网用户开启了“近距离”“全景式”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的信息渠道。本文以在华“洋网红”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论辩视频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他们与西方主流媒体的对话与论辩策略。“洋网红”视频作品以“我”在中国现场的真实生活经验有力破解西方偏见,并且通过对话主体多元化、对话视角全面化、对话身份多重化等多重对话机制与西方媒体展开论辩,为国际用户知晓真实的中国图景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春节刚过,“三农”界、传媒圈出现一个新名字——“仲农平”。“仲农平”是谁?包括三重意涵:中国“三农”评论、重农评论、中国农民日报评论。欲听重农音,要看“仲农平”;“三农”有大事,必看“仲农平”。从2021年2月25日首篇《中国时刻!中国震撼!》问世,到2021年11月10日《复兴之路中国粮》付梓,署名“仲农平”的文章已达7篇,无一不是在重大时事、农事节点刊出,“仲农平”已经成为观察中国“三农”、了解国情农情的一个重要宣传文化品牌。既彰显了农民日报“在党言党、为农代言”的使命和情怀,更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党报评论守正创新、大有可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向外传播自己的历史、文化、价值观提供了直接的舞台。这个舞台从开幕式LED屏幕上的巨大画轴开始.延伸到所有中国媒体乃至整个世界媒体的奥运报道中。“北京时间”一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时间.“中国热”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9.
一、电视频道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和营销时代的来临 中国电视媒体经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按时间来分,第一个阶段是在2000年以前,中国电视尽管发展很快,各地电视台象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基本停留在粗放型经营阶段,还谈不上真正的专业媒介经营。中国的电视媒体还是“节目为王”,节目战略作为媒体的经营重心,广告经营、品牌建设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电视台基本上只是简单的卖时间,卖广告时间段,而且基本上是站在卖方市场的角度,等客户上门;  相似文献   

10.
欧美媒体从日本转至中国。由于日本经济不断衰退,发自日本的消息的价值不断降低,欧美媒体最近不断从东京撤退,其中大部分转移到了作为“下一个经挤大国”的中国,出现了“从日本到中国”潮流。继美国颇有影响力的《芝加哥论坛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10日,北京某报第5版刊登有关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报道,标题是《大陆20名超级富豪上榜》。这篇报道的标题、正文和一版导读中,多次出现“大陆”、“中国大陆”的提法。台独势力为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就一直用“中国大陆”的提法,因此,内地媒体在新闻宣传中不要自称“中国大陆”。正确的提法是“中国内地”。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及业界对电视活动的认识与界定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视域:一是作为媒体社会协调活动或公关活动。CSM(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主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7》中专门辟有一个“2006年中国电视媒体大型活动扫描”专题,将电视媒体活动定义为“一项以电视媒体为平台,电视传播为渠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员参与的社会协调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李俊 《传媒》2023,(7):9-10
<正>2022年12月28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采用全真元宇宙的形式,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大会回顾了中国新兴媒体建设十年成就,并站在新的起点,畅想了未来十年新兴媒体建设新的愿景。从“触网”到“触屏”,再到“触元”,“手机上的新华社”建设得怎么样?元宇宙里的媒体融合如何破题?让我们一起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景志刚 《视听界》2010,(5):24-27
从2004年确立“情感”定位,到2010年升级为“幸福”定位,江苏卫视不断实现高位跨越,打造出了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强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5.
路艳霞 《出版参考》2009,(12):12-12
近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并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一书。该报告称,中国语言生活呈现出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2008年度产生新词语359条,“山寨”、“三聚氰胺”、“堰塞湖”位列新词语使用频次三甲。“山寨”、“雷”、“圆”由网络媒体迅速辐射到其他媒体,成为2008年的三个流行语词。  相似文献   

16.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高菲 《新闻战线》2022,(12):71-73
“云象北迁”事件过去将近两年了,但国内外传播学界对其的讨论和研究仍在继续。网民、自媒体和国际媒体的关注度是体现新闻事件国际传播价值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对外传播活动目前存在过分倚重“国家队”,对民间传播重视不够;主题鲜明,但真实感偏弱;严肃有余,趣味不足;孤立报道多,追踪报道少等误区,将来要扬长避短,实现从“要国际传播”到“国际要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信者,义也.纵观我国的五千年文明,信与义作为一份传家宝,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从2010年2月21日开始,楚天都市报率先推出报道时代典型人物“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系列报道.从第一天起,这组报道就开始吸引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后6次聚焦,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也纷纷开辟专栏持续进行升温.在此后的两会上,“信义”也成为年度热词.2010年至2011年,“信义兄弟”相继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责任公民”、“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等殊荣.同时,楚天都市报的该组系列报道也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2017年5月3日,是战后日本宪法实施70周年纪念日.然而在此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高调公布了其“修宪构想”,声称要力争实现修宪,并在2020年施行新宪法.安倍此番“修宪论”引发日本媒体高度关注,导致不同媒体立场对立,日本舆论出现分裂.本文意在通过解读日本六大报社的社论,探讨日本主流媒体针对“安倍修宪论”的不同认识与态度.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舆论场上,媒体间议程设置力量的此消彼长影响着国际话语权的归属,社交媒体的普及进一步复杂化了议程设置动态。本研究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议题为例,收集了中国媒体、“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国媒体和非合作国媒体三方于2013-2023年在Twitter上发布的推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从方向、强度与时滞三个层次全面比较三方媒体议程设置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在方向上,三类媒体之间具有均等的议程设置效能,均掌握议程设置权力;在强度与时滞上,中国媒体比两类外国媒体有更高强度的议程设置能力和更持久的议程设置时间;这一结果体现了社交媒体时代议程博弈的复杂新动态,本研究从媒介环境、议程驯化与议题所有权角度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中国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议程设置中可通过融汇权力、涵养内力和保持定力的“三力”提升策略来强化媒体议程设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