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传奇经历是他伟大作品的来源,在他的一生中战争是个不可忽略的内容。战争使他经受磨砺,日益强悍,也使他备受煎熬,忍受伤痛,内心绝望。伴随着战争成长的不仅是他个人,还有他的作品。从早期以战争为题材的《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以及《丧钟为谁而鸣》到后来歌颂英雄主义的不朽之作《老人与海》。作品中的主人翁也是"硬汉"海明威的人生写照。战争摧残了他的生命和健康,腐蚀了他的灵魂,带给他以强大的痛苦,却也带来了文字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魏捷 《顽皮娃娃》2009,(15):26-26
我是一个6岁小孩的妈妈.如果时光真的能倒流.我愿和他一起翻开《花园宝宝》杂志。原因只有一个.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他非常非常喜欢《天线宝宝》!和他一起看《天线宝宝》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也因此.当《天线宝宝》的升级版《花园宝宝》来了……  相似文献   

3.
《同学少年》2008,(9):13-13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大家眼里的《差生》,每个生日对他来说都好像是一场《独角戏》,没有人祝福他。今年,他觉得也会如此。这天晚上,他一个人站在操场上,《仰望星空》,默默地许愿:"《十年》后,我要成为一个《大明星》。"这是他心里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夜深了,他回到寝室,意外地看到床头躺着一张  相似文献   

4.
《诗经》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而《孟子》中引用了不少《诗经》的诗句。孟子对《诗经》的理解大多不顾及诗句的本义,而是由自己的观点随意阐发。他的理解有些是符合事理的正解,但也有不少误读的成分。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是孟子好辩的性格以及他独特的解诗方法,当然也有《诗经》语义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5.
普希金的名字和他的文学作品,是在二十世纪初传到我国的。普希金在他一生中读过不少有关中国的书籍,如《三字经》、《中华帝国概述》、《中文识字课本》、《中庸》等,也写过一些提到中国的诗歌作品。他也曾想到中国访问,并于1830年1月7日写信给主管他的宪兵总督,但遭到拒绝。直到普希金逝世六十多年后,他的名字才被介绍到中国来。《上尉的女儿》是1903年根据日文转译为中文的,书名开始叫《俄国情史》,这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一部俄国文学作品。1908年鲁迅用笔名令飞写了《摩罗诗力说》,介绍了普希金的生平和作品。“五四”运动以后,普希金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这天,是元旦的第一天,我和《詹天佑》、《少年闰土》相约去《山中访友》,拜访《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因为他住在山中,《有的人》只见过他《一面》,我也很少见到他,现在恨不得长上一对《彩色的翅膀》,早日见到他。  相似文献   

7.
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是世界三大著名的《忏悔录》之一。《忏悔录》是研究托尔斯泰世界观、人生观十分重要的一部著作。《忏悔录》是托尔斯泰的心灵漂白、世界观巨变和精神升华的自白书,但也映射出托尔斯泰思想的矛盾性。《忏悔录》既坦诚了托尔斯泰的良知,也暴露了他的落后性。他比庸俗的作家们高出百倍,他比革命志士却矮了半截。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在寻求社会解放中却陷入困顿,这是托尔斯泰的人生悲哀。《忏悔录》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便是只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子才能起先峰作用。  相似文献   

8.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现实主义手法从事创作的重要小说家,写有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尔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以及另有几部传记与游记。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被公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之作,在英国几乎家喻户晓,在世界各地也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笛福本人和他的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一样,一生充满着冒险色彩;也是一个精力充沛、才智过人、奋斗不息、永不言败的人。他的父亲是个经营屠宰业的商人,他自己也曾是个商人,做过袜子、烟酒、羊毛…  相似文献   

9.
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中庸章句》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这不仅因为他的前期思想的中和说出自《中庸》,并深刻影响了他后来心性论体系的主要结构,而且《中庸》也是他的修身功夫论的基本依据。《中庸章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充分体现了朱熹的训诂理念和训诂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万尼·薄迦丘(1313~1375),意大利著名作家,和但丁并为众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从小在小市民的生活中长大,但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作品很多,有传奇、史诗和短篇故事集等,如《菲洛柯洛》、《大鸦》和《十日谈》。《十日谈》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学题材。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集中表现在《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里。《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柩纽,亦云极矣。”意思是,他作《文心雕龙》是以道为本,以“圣人”为师,以儒家“经典”为楷模,参酌纬书,寻究《楚辞》的变化写成的。他认为文章的关键,也不过这些了。这是他对《文心雕龙》基本思想的概括,也是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12.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他撰写了汉代国史——《汉书》,他也是著名的经学家,整理编撰了东汉国宪——《白虎通》,他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诗、赋、文兼善。班固一生著述颇丰,在其部分著作中,他还阐述了他的文学观念,虽不系统,却极有特色。班固的文学观念集中体现于他对屈原及其作品和对汉赋的评价上。班团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主要见诸《(离骚)序》和《(离骚)赞序》(均见《全后汉文》卷二十五)。在们离骚)赞序》中,班固对屈原的人品及作品作了评价:“……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犹遭也;‘骚…  相似文献   

13.
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全书的灵魂。他法力无边,最令人羡慕的是他的七十二般变化,随心所欲,无所不能。自《西游记》诞生至今,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也经历了极为丰富的变化。他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性格散漫,无拘无束;没有等级观念,见了玉帝、佛祖也不是毕恭毕敬。他忠诚、明辨是非、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他还是个急脾气,做事毛躁、  相似文献   

14.
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一生才高行僻。他留给后人的主要著作是他用毕生心血评点的“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其中最能够代表他的思想观念、阶级意识及艺术成就的是他评点的七十四《水浒传》。因此这本书也就成了后人评价金圣叹历史功过的主要依据。可是,对于金圣叹在《水浒传》评改中去其忠  相似文献   

16.
<正>乔治·卢卡奇是本世纪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他在莫斯科生活和工作了大约15年,并且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这里他写了一部广为人知的著作《青年黑格尔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一书,该书也是他通过博士论文的著作。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这部论文集里最重要的评论《物质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也是用俄文首先发表在苏联《社会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 刘知几史学的批判精神和对优良传统的发扬刘知几,字子玄,徐州彭城人,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九年,(七二一年)。他是唐代的大史学家、大著作家。他自著书,有《刘氏家乘》十五卷,《刘氏谱考》三卷,《史通》二十卷,《睿宗实录》十卷,《刘子玄集》三十卷。和别人合修的书有《三教珠英》一千三百一十三卷,《姓族系录》二百卷,《唐书》八十卷,《高宗实录》二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则天皇后实录》三十卷。《史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唯一流传的专门著作,其中也有三篇佚失了,有一篇的原来面貌也失真了。  相似文献   

18.
罗丹之约     
早春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罗丹作品要来中国,他的《思想者》,他的《地狱之门》,他的《青铜时代》,他的《加莱义民》("CalaisUprising");他的《吻》……这些作品将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把法国最伟大的青铜作品介绍到具有伟大的青铜文明的古老中国,也许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这又仿佛是罗丹生前的一桩心愿,因为神秘的东方艺术也曾经给过他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诗人的臧克家,他早年也写过一些小说。从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他总共发表了十九篇小说,如《义务打杂》、《债权人》、《牢骚客》、《重庆人》等。小说集一共出过两本,一是《挂红》,一九四七年六月由上海读书出版社出版;一是《拥抱》,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由寰星图书杂志社(寰星书店)印行。他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显露了自己的创作特色。一  相似文献   

20.
约翰·勒卡雷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才崭露头角的间谍小说家。迄今他已出版了十一部作品,大多都是间谍小说,它们是《打给死者的电话》、《饱经风霜归来的间谍》、《镜子战》、《德国一小城》、《锅匠、裁缝、军人、间谍》等。勒卡雷声誉鹊起,被誉为“他的时代、也许是一切时代的首屈一指的间谍小说家”。他的小说很明显地师承康拉德和格林。可是,他对他们并非亦步亦趋,一味模仿。他在吸收他俩的革新精神的同时,也接受了某些传统间谍小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