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接见烟台驻军!邓小平同志在烟台地委礼堂接见地直机关干部!邓小平同志与烟台海军负责人合影▲邓小平同志在烟台与亲属合影"#邓小平同志在烟台海水浴场(烟台市档案局提供)1979年邓小平视察烟台$烟台市档案局~~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学习悼念邓小平同志重要文献 通知说,我们要以更加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和怀念之情。为了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中央决定,当前,各级党委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央《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和《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出版 本书汇集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致悼词》,《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这些天来,人们怀着无限敬仰和思念之情,认真学习和阅读《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以及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深切悼念邓小平同志,缅怀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颂扬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情操和崇高品质,决心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努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人民日报的几代人抚今思昔,缅怀伟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深情回忆邓小平同志在人民日报发展历程中给予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体会邓小平同志关于新闻工作重要指示的丰富深刻的思  相似文献   

5.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播出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在亿万观众高度赞扬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传来了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在全国上下沉痛悼念邓小平的日子里,电视台再度重播《邓小平》,构成了悼念邓小平现场,追思邓小平同志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概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和贡献,重点颂扬和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看过此片之后,我们清楚地感到什么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邓小平》第8集一开头介绍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谈话中讲的一段话: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一部全面反映邓小平同志关于新闻宣传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邓小平论新闻宣传》,与广大读者见面了。邓小平的新闻宣传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论新闻宣传》一书的出版,为我们新闻界学习贯彻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小平同志对新闻宣传的论述非常丰富,既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对新闻工作的原则精神,又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新华社组织了对这一讲话和此前已发表的邓小平历次讲话的学习。1993年1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新华社再次组织了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做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全面学习这一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学习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论述并作了分类摘录读书笔记。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论述对搞好我国新时期新闻工作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像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一样,…  相似文献   

8.
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座谈会举行 在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5周年之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2月18曰在京举行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座谈会,并出版发行《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经济理论(摘编)》。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作了题为《坚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的序言。 新闻出版署召开出版界人士座谈会,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 在京的60余位出版界人士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出版事业的关怀、指导,表示要以更加努力做好出版工作的实际行动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同时,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的鲜明的革命风格。他指出:小平同志“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理论的同时,认真学习他的文风,对于改进新闻工作,’提高宣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是十分重视文风问题的。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未篇,他对“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自《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展览》10日在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以来,已经有近万名首都各界群众前往参观、缅怀邓小平同志。人们从一件件展品中,再次感受到小平同志的伟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邓小平同志的论著,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论著,涉及新闻宣传工作的论述,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为了能更好地以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理论指导我们的宣传工作,必须认真地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论述。本文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一点初步体会——正确认识我国新闻事业的使命。新闻事业在革命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使命邓小平同志像我党其他领导人一样,把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认为它是党从事革命斗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采访往往都与准备充分有关,准备得越充分,采访就会越顺手,反之亦然。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刘振敏一次采访邓小平同志到十三陵植树。开始问邓小平同志有什么感想,邓小平同志说:“我是来劳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英国培格曼出版社达成协议,《邓小平文集》(英文本)将于1984年12月在伦敦出版。这本文集包括邓小平同志1956年至1984年以来的部分重要讲话,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等十篇作品。邓小平同志为《文集》的出版撰写了前言。培格曼出版社董事长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曾于1982年请邓小平同志书面回答他所提的问题,也包括在《文集》之中。此外三十一幅表现邓小平同志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也是《文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邓小平同志历史地位的认识和江西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特殊情感,在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江西广播电影电视局与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电视台共同拍摄了《小平您好》这部六集电视文献片,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一代伟人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7,(7):39-41
2月优异策划 ☆《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廿周年》,《新民周刊》,2017年第7期,2月20日 简介: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1988年到1994年,邓小平同志曾在上海度过7个春节,对上海的改革开放大局带来了历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8月18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和省档案局、省文联主办的“邓小平同志来辽宁图片展”、“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展”,在辽宁美术馆同时开幕。这是我省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7.
无限深情的凝聚——人民日报报道邓小平同志逝世侧记王欣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人民日报的全体同志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投入到悼念邓小平同志的报道中,发表了大量悼念文字和照片。2月20日,在一版以突出位置刊登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大...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1月8日至11月20日,新华社党组组织了第一期局以上干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书班,29位同志集中精力,认真阅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学习,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根本保证。抓住四个“基本”掌握理论精髓要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键是什么?读书班开班时,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郭超人要求大家首先要认真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学习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本刊付印之时,噩耗传来,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了。为悼念邓小平同志,本刊特发表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牢记邓小平同志对新闻工作的教导,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哀思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邓小平同志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在对新闻宣传思想和办报实践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建树和创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在近七十年的沧桑经历中,邓小平同志曾经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中央机关报《经星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他是第一任主编。以后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