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著名的游记散文。这两篇都是在景物描写中穿插叙事和抒情,同时黄州赤壁,不同的时间景色各异样。两篇文章在景色描写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首先,两篇文章都是在写景中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景色不同,作者的情感也不同,但写作手法相同;其次,两篇都用了散文赋这种体裁,都是以赤壁月夜为景,由于时间不同,景物也随之不同,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自然有了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虽然地点相同,但写景用意不同;其次,描写的景色不同,同是描写同一地方秋月照耀下的江中之景,两篇文章描写的景色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二者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有很大的一致性。尽管是两个不同阶段的两个不同基本纲领 ,但是它们在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两个基本纲领作为不同时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理论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上所持的不同音乐美学观点。这两种观点的提出是因其两家在思想基础、处世态度及审美理想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尽善尽美是儒家的审美理想,它与道家大音希声的审美理想相比较是具有较为浓厚的功利色彩的)。与此同时,儒、道两家又是以中和、淡和为共同审美准则的。因此,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既互相对立斗争,又互相吸取交融。其主体是儒家的,局部是道家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达的重要手段。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是由语言的文化差异所决定的。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词语可有相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而生产力标准同实践标准则是两个领域衡量不同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标准。把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混为一谈既有思想认识的原因 ,又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彭述之和瞿秋白,两个人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国民革命时期优秀的领导者和思想者。在国民革命时期,瞿秋白和彭述之将向导作为阵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具体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认为国民革命不仅带有资产阶级的性质,也是带有国际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提出国民革命是中国各个阶级共同联合的大革命。但是,两人的国民革命思想又各有各的不同和缺陷,彭述之是将马克思主义照搬照抄来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而瞿秋白则是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两人思想不同的原因除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外,也与共产国际等外部因素有关,本文将针对彭述之与瞿秋白两人的国民革命思想进行详细地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存在着多种和亲,西汉的主要和亲模式是兄弟式和亲模式与君臣式和亲模式,采取不同模式的和亲与不同时期汉匈之间力量关系变化存在很大关系。本文就这两种主要模式,从和亲的时间、本质、人选和影响四个角度进行比较,从而在深层次上认识这两种主要和亲模式,进一步阐述两种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8.
句法结构表达语法关系的方式有形态、语序、虚词三种,英汉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决定了句子构造的格局不同。汉语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作为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法意义,属于一种隐形语法;而英语则更多地采用词形变化,即形态来表达语法意义,属于一种显性语法。这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是由各民族的文化及思维习惯不同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是中国清代的一位杰出小说家、诗人,是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爱伦·坡是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一位小说家、诗人,这两位作家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区域相异,但在小说创作上却出现了惊人的相似。论文从两位作家的经历,创作的领域以及以神秘恐怖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方面的比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文学创作确有一些相通的规律,会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得到相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局外人"和"看客"分别是加缪和鲁迅塑造的两种人物形象,他们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他们身上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比较的价值,通过这两类形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类形象及形象背后作家的美学思想与文学精神,促进中国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贾谊的公文体现了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汉初公文的最高成就.从贾谊公文写作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其一,公文写作担负着“经国之大业”的历史重任,它的社会作用是那些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赋所不能比拟的;其二,要使公文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公文写作主体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其三,贾谊公文的文学性、议论性只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历史现象,不能据此将其误读为“文学散文”或“政论文”,现代公文不能盲目地模拟其公文的“文学化”手法及其论证手法  相似文献   

12.
陆贾《新语》是汉初易学发展的重要开端。陆贾继承和发展《周易》的“天地人一体”观,并以“仁”、“义”为最高范畴来阐述其政治学说,显示了其以“仁”、“义”说易的特点,客观上发展了易学。他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过程中,显示了其说易重义理的特点,首开汉初学者重义理以说易的风气。陆贾《新语》虽然不是易学专著,但对易学问题有不少论述,客观上促进了汉代易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惯用"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人生.他笔下的女性可以看作两种文化的代码.以<浮躁>中的小水为代表的"传统"女性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废都>中唐宛儿为代表的女性则体现了他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和批判.从贾平凹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他创作的文化心态及作家对重塑国民性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悲剧性,既有家庭、社会、礼教造成的社会悲剧,也有人物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还有人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悲剧,更有人性的缺陷、弱点造成的人性悲剧,而贾瑞就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以及人性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一些主要作品在国外连获大奖,引起巨大反响。西方读者对其作品的解读与国内部分评论家的见解相似,和作家本人的原创思维也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作品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史必经的特定阶段,真实地描绘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复杂心态。多种因素构成了贾平凹创作中的世界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幻灭史,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高鹗续《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封建家庭里,百无一用,也没有心力想用。最终安排宝玉出家,是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大逻辑的。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考定《醒世姻缘传》为明清之际兖州府人贾凫西所作。在此基础上,从书中“人相异地”“错位”描写的流露、谐音寓意、命名法的使用、独其特色的地方特产和风物风俗的描写、带有个人风格特征的言语对照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夯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贾雨村的"经世实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二度“起复”出仕为标界 ,贾雨村由纯正洒脱的读书人 ,质变为诡诈权变的禄蠹。在并入封建官吏的黑网之前 ,贾雨村不失为彼时具有“崇实黜虚”时代精神的儒林俊才 ,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明清之际“经世实学”者的影子。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现代化的发展也使农村的一些社会问题更加突出。陇东殷家城乡这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婚姻问题是影响农村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对上述婚姻问题,应从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变婚姻观念,普及婚姻法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该乡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陕西作家秉承前辈作家柳青的精神血脉,一直关注着时代生活和农民的生存境遇,致力于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进行逼真记录和历史展示,他们在超越前辈和突破自己的探索中丰富和发展着现实主义,同时也以各自的创作实绩证明了现实主义在不断的流变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位陕籍作家的创作历程充分说明,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对生活和人的独到发现和对这种发现的独到表述,是现实主义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和传承下去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