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是开阔孩子视野、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兴趣。我们的做法是——一、营造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孩子总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不然就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我相信,在一个举手就可拿到书的环境里成长,很少有孩子会对书籍产生抗拒。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我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少看电视多读书,经常交流读书的心得,谈论读书的乐趣,让孩子从父母的喜悦中渐渐体会到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参与到我们的交流中来了。二、带孩子上书市和图书馆要读书,首先要买…  相似文献   

2.
家长谈心得对于孩子的阅读,我的体会是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我经常鼓励我的女儿通过读书自己去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家长我认为要孩子喜欢读书。首先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同时,如果家长喜欢看书的话,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也慢慢地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广泛的阅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 ,加强家校配合,让学生感受读书乐趣,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给孩子设个“读书角"董涛日前,淄博市几所中小学校向全按学生家长发出倡议,要求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建议家长在家中给孩子设立“读书角”,营造一方读书学习的小天地,以抵制“环境污染”,让孩子健康成长。此举值得提倡。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主环境...  相似文献   

5.
青云 《家长》2010,(5):9-10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自己要起表率作用,也要读书。若自己不读书,强求孩子爱读书是难以说服、打动孩子的。还有,如果一个家庭每到中午、晚上都是电视的声音,那么怎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呢?列宁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父母对儿时自己的教育时,曾写道:  相似文献   

6.
潘巧燕 《考试周刊》2014,(30):37-37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读好书的习惯,语文教师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地封闭教学,必须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书贵在读,贵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开读时的那一份虔诚。读书时,思维在书中神游,情感在书中起落,书的魅力便在于此。读书,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更可以开阔视野,帮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我们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能力,让孩子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就要从小处入手,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营造氛围,提高阅读兴趣书本就是知识,如果让孩子学会读书,爱上阅读,是功德无量的事!笔者以为这是大智慧。  相似文献   

8.
著名翻译家柳无忌先生曾在《梦里闻书香》中深情地写道:"我特别爱好书香这个形容词,它与铜臭作一对照……我们要提倡读书,养成读书的嗜好。"课外阅读对孩子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文笔的美化以及知识的丰富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抓住孩子读书的黄金阶段,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引领他们踏入课外阅读的神奇殿堂。一、营造氛围——好读书孟母三迁的故事已成经典,孟母为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连搬三次家,可见一个良好的阅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学好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要靠平时多读书多积累。但教师不能凡事亲力亲为,督促学生读书的重担就落在了家长的肩膀上,研究表明,家长如果能够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那么将会对孩子的阅读学习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针对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的地开展语文学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燕 《广西教育》2013,(13):36-36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读书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必将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所以教师首先要营造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但也很容易失去兴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校应携手,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共同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2.
——家庭 家长有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帮助子女养成读书的习惯。另外,“计划”提出,要举行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家长对读书活动的认识和指导孩子读书的能力。比如公共图书馆为家长开设讲座,宣传读书活动的相关知识;市町村在公民馆等机构举行各种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介绍孩子发展的各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不但能开拓孩子的眼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而且能从中学习读书方法,提高孩子的读书和写作能力。家长应该怎样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准备工作: 1.搜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和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成长的故事。 2.查阅资料弄清“开卷有益”的来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习惯中,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创设多种读书活动,为孩子的阅读活动搭建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15.
1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孩子具有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那么,美国人是如何开发孩子的阅读能力呢?◆营造阅读氛围1.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从小就看到家长的生活离不开好书。2.让孩子尽早体会集体阅读之乐。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3.组办诸如“父子读书俱乐部”或“母女读书俱乐部”,由大人和孩子共同读同一本书,然后在周末展开讨论。同时鼓励孩子在读到好的篇章时向全家人朗读。4.在与孩子玩耍、散步或锻炼时,可以…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读书兴趣与习惯,孩子就可以自觉主动地去读书学习,就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与速度,并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样,就不愁孩子在学业上和做人处事方面不长进。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孙女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教重于言教。孙女美美从小就和我们一起过。在她四五岁看图识字时起,便在书房我的书桌旁,也给她安排一张书桌,还特地为她也做了一个小书柜,专门陈列她的看图识字等读物。自她读学前班之日起,每天和我同时在各自的书桌伏案学习。她温习功课、做作业和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17.
<正>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孩子学习期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优秀的文学修养,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读书则是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读书之于孩子的重要性,才会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孩子  相似文献   

18.
营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氛围的营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做:一是班级读书环境的布置。如,在教室里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小故事,开辟"好书大家读"、"快乐读书屋"等评比栏。二是家校沟通,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小书架。在学生识字伊始,教师就和家长商量,给孩子成立家庭小书库。现在很多学生在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与儿童的成才直接相关,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学习习惯好,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不是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说起读书,恐怕好多人都会说,读书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读书是一种爱好;把读书当作消遣,可以说这种方式的阅读是可有可无的;把读书当作爱好的,那读书的意义就比较深远了。因为喜欢,所以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当一种兴趣经时间的培养下就成为了习惯。读书的习惯就这样在时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在语言发展的词汇爆发期,对于母语的吸收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强,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一年级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营造"人人爱读书,人人想读书"书香班集体的"特殊敏感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时期,精心创建书香飘溢的班集体。一、开学第一天,写下明亮诗篇的第一行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九月一日这一天不同寻常:从这一天起,他们都有了一个新的神奇的名字——"小学生";要像大哥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