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视运动规律分极昼地区和非极昼极夜地区进行分析:极昼地区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是一个倾斜的圆;极夜没有太阳视运动;非极昼极夜地区抓住三个特殊位置:日出、日落、正午时太阳所处方位,然后这三点相连就构成了太阳视运动路线。  相似文献   

2.
一、两切点之外地区(极昼出现地区)的视太阳运动 这里的两个切点指的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之处.晨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不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为极昼或极夜.极夜地区太阳在地平圈以下,这里考虑极昼出现地区太阳周日运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南北两极每年都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但北极极昼日数比南极多7天多,极夜日数差则相反。为什么两极的极昼、极夜日数会不同呢?我们知道,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晨昏线通过两极,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此时两极均无极昼、极夜现象。自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晨昏线与南北两极不相交,南北两极分别出现极夜、极昼现象。而自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北两极又分别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如果公转轨道是个正圆,地球的形状为正球体,那么,南北两极的极昼…  相似文献   

4.
季节物象值北半球夏季值北半球冬季日出日落的时间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白昼长于12小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白昼短于12小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日出日落的方位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太下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异北半球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温低于陆地,海洋上的等温线凸向低纬,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南半球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温高于陆地,海洋上的等温线凸向高纬,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低纬。从全球范围看,北半球夏季时…  相似文献   

5.
以一年为周期,地球周而复始的变化叫周年变化,也叫季节变化。一、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般要注意三种不同区域的情况:(1)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时间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一致。(2)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从太阳高度看,极昼是指一天中最小(0时整)太阳高度不小于0;极夜是指一天中最大(12时整)太阳高度不大于0。(3)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时间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二、气温的季节变化研究全球气温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具是中学地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 具,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还能够活跃课堂,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描述了“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模型的制 作’展示了极昼与极夜、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太阳升落方向的 变化情况,以及制作及使用的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太阳东升西落,这在地球人看来是一个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是根据日出日落方位来辨别方向.然而,严格地说,仅把太阳的升落地点作为地平面正东正西方向的判断标准,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地球表面,同一纬度的不同季节,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落的地点均会发生明显变化.以40°N地区为例(图1),除春秋分两日太阳在全球各地都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外,其它日期都不是在固定的正东点和正西点.如在夏至日时,太阳在东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对此学生往往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太阳只能直射在回归线之间,太阳应始终位于40° N以南地区,怎么可能太阳会跑到40° N以北的地方升起?  相似文献   

8.
一、激励学生在学习文本过程中,自主总结规律性知识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自太阳直射点(90°)向南、北递减。2.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日出时0°,正午时增至最大值(不一定为90°),日落时降至0°。3.日出日落方向的年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极昼、极夜区以外的各地皆日  相似文献   

9.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说明器简介房县通省乡教育组丁徽先(442115)四季形成,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都与太阳直射点南北多动有关。可是宇宙太大,小学生对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理解。为此设计并制造了这一种说明器。它能使学生直接...  相似文献   

10.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当太阳直射点位置移位时,会产生哪些要素作关联的变化呢?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中找到相关答案。从这简单的光照图(图1)中可以得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与晨昏线和经线夹角(α)以及AN两点的纬度差是相等的。可以想象,当β变化时会带动α与AN纬度差的变化。可见当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变大,伴随着晨昏线与经线夹角(α)也增大,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范围也在扩大;昼夜差值(ED)也在增大。反之亦然。从上面的…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教学中,众所周知,因为在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所以各地白昼与黑夜的时间相等,都是12小时。而夏至时呢?因为太阳直射在北纬23.5°,所以北极圈以内为极昼(即白昼的时间为24小时),在赤道上白昼仍然为12小时,南极圈以内地区为极夜(即白昼的时间为零小时)。如果学生问:在夏至时北京40N的白昼的时间是多少?若太阳直射点在南纬15时,南京(32°N)的白昼时间又应怎样计算?现在我们根据太阳直射点A地的纬度α和B地的纬度β,来计算B地白昼长的时间。如图:  相似文献   

12.
极昼与极夜是南极景观之一,它给人们对这块神秘的土地以更丰富的遐想。所谓极昼,就是太阳永远不落,天空总是像白昼那样明亮,这种现象也叫白夜;所谓极夜,就是与极昼相反,太阳总不出来,天空总是如夜晚那般黑漆漆的。在南极洲的高纬度地区,那里没有一天24小时的昼夜更替。昼夜交替出现的时间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改变的,纬度越高,极昼与极夜的时间也就越长。在南纬90°,即南极点上,昼夜交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北极不落的太阳每到6月22日(夏至),地球北极圈内的地区太阳全天不落,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就是极地附近特有的极昼现象。这天在北极圈上,午夜前后可以见到太阳从西北天空斜斜落下,当与正北方的地平面稍加接触后,又朝东北天空徐徐升起。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红色乒乓球,落在球台上又立即跳起来。不过,这种景象在北极圈上只有夏至这天才能见到,而且愈接近北极,极昼持续的天数也愈多。  相似文献   

14.
"地球光照演示器"(以下简称演示器)能演示多种地理现象:①昼夜的形成、昼夜长短变化及其分布规律;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极昼极夜范围大小变化;③一年中不同日期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相互关系;④五带的划分以及黄赤交角大小的变化与五带范围大小变化的关系;⑤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太阳出没的方向.它可把复杂抽象的地球运动理论变为直观形象的演示,在教学实践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演示器的制作和利用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5.
极地地区由于有极昼极夜现象,在极昼期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上转圈,终日不落(如图1),即24小时之中每时每刻的太阳高度都是大于或等于0°。笔者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一个命题,学生通过学习,举一反三,可以解答许多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演示方法使用极昼极夜仪要特别注意: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无论运行到什么位置,地球的自转轴所指的方向都不可以改变,必须始终保持北极阳左方倾斜,南极向台方倾斜。  相似文献   

17.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等一些重要气候类型的形成,都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密切相关。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立体几何知识,很难建立起立体模  相似文献   

18.
一、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如图2所示:若黄赤交角增大a度,回归线度数变为23°26′+a,太阳直射范围向南、北各扩展a度;极圈度数变为66°34′-a,极昼(夜)区域各向较低纬推进a度;热带范围增大2a度,南、北寒带各扩大a度,南、北温带各减小2a度。[例1]若其它条件不变,地轴与黄道的夹角增大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平均速度加快B.我国温带地域扩大2°C.极昼、极夜区域向较低纬推进1°D.热带范围缩小2°[解析]地轴与黄道面夹角增大1°,黄赤交角减小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减小但周期不变,因此,太阳直…  相似文献   

19.
第Ⅰ卷(共14 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 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的移动位置图,且x为90°E ,读图1,回答1~4题:1.当直射点处于a→c的时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 .北京由昼最长到夜最长B .珠穆朗玛峰雪线越来越低C .上海日出的地方时越来越早D .圣地亚哥由雨季过渡到旱季2 .当直射c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极圈为极夜,6月2 1日占3 /4B .南极圈为极夜,6月2 1日占3 /4C .北极圈为极昼,6月2 2日占3 /4D .南极圈为极昼,6月2 2日占3 /…  相似文献   

20.
(本套试题请见本刊第5期P51 ̄53)3题解析: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约68°59′N,当太阳直射21°01′N ̄23°26′N时,该地出现极昼现象。在所示图1中,3月21日至6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而①②③④地日出地方时均在6点以前,所以四线所示地区均在北半球。④线所示地在3月21日—6月30日日出未达0时,无极昼,说明在极圈外,不符合题意舍去。③线只在6月30日前的某一天(北半球夏至6月22日前后)出现极昼(地方时0时日出),在北极圈上。①线在3月30日前—6月30日均为极昼,是在北极点附近的很高纬度的地区,接近北极点。②线所示:在5月初—6月30日之间为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