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理论发展进程中,党的理论形态发生了"四次重大转变"——即从"世界形态"到"中国形态"的转变,从"革命形态"到"建设形态"的转变,以及从"计划经济理论形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态"、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理论形态"到"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理论形态"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就是上述历史性转变和飞跃在当代的光辉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展望聂运麟同19世纪的社会主义相比,20世纪社会主义的成就更为丰厚。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从欧美的运动发展成为世界的运动。自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社会主义运动便不断向前发展。1864年建立的第...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过两次重大的突破。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形态转变为科学形态。其后是列宁、毛泽东分别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化为社会现实形态。这两次突破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总是阶段式地向前推进的。当时代的演进提出某个根本性的主题并且条件逐步成熟之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必然会酝酿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构成了20世纪社会历史画卷的主页,并在其矛盾运动进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错位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端的主要特点;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是曲折性与前进性、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统一;在理论的创新性与教条化的矛盾撞击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即将成为过去.新世纪的曙光已经初露。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一时间。对社会主义的各种责难相继出现.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引导下,大步前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笔者认为:正确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回首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笔者认为:她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自我完善到曲折探索寻求发展的过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  相似文献   

6.
郭东辉 《新高考》2006,(4):27-31
[学法点津]1、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期社会主义运动的比较完整的发展历程。(1)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3)从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从一国到多国、从团结到分裂(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形态,一种国家实体,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回眸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历史,检视其间的得失成败,深入地思考一番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问题,探究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利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学学科规律论陈菊先语文教育学是一门跨世纪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形态,它的建立遵循着语文教育内外部运动规律。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论述它的运动规律,揭示其特征。1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观念经过了由知识型人才逐步向智能型和素质型人才的转变。深深植根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演进历程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1世纪焕发新生,二是标志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到新阶段,三是坚定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四是壮大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深入全面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引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宋紫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44-348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1.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曾经在20世纪取得过历史性突破和辉煌成就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给了我们观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个特别的视点.  相似文献   

13.
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 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历史作用。它们都是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大低潮时期为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都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是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都使社会主义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指导社会主义走出低谷, 蓬勃发展。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地位告诉我们: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社会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指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发展历程中,“故事”这个小说最高要素走了一条从倍受青睐到遭冷遇再到被注目的螺旋形道路。中国小说创作故事理论从横向和纵向不断拓展,自主性和自足性不断增强,从现代形态向当代形态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51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它作为社会思潮、社会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却未能作为社会制度建立起来。进入20世纪,它作为社会运动、社会制度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它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改革浪潮迭起到局部严重受挫,从苏东剧变解体到中国一枝独秀,经历了一段复杂曲折的过程。世纪之末,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演变,探寻其成败得失,对直面现实,展望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就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战后资本主义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宏观背景下由绿色运动发展而来,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成长和90年代的迅速发展,现已经成为当代西方思想理论界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也是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主流。这种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进行了制度上的揭露,并提出了一套旨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从全球化发展的未来趋势看,其坚持的批判性立场和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实现了“以革命为中心的理论形态”到“以建设为中心的理论形态”的历史性飞跃。在实现这一伟大转变和飞跃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完善和发展,是实现这一伟大飞跃的思想理论结晶,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加了具有中国因素和时代特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我国人民经历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张闻天同志,从社会主义建设空想论的重大理论失误中,从我国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的事实中,对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地理论思考。尽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简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主要经历了政策诠释、经验汇编与交流,从经验型研究向理论形态转变等三个阶段。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主要课题有:如何通过管理促使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面对21世纪的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挑战;高校扩招和高校合并引发的相关管理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17年夏,谭平山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遂以“闻道者”的身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苏俄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1920年,谭平山毕业返穗,亲历“五四”运动的他决心在广东宣传新文化和社会主义,逐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广东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在陈独秀的影响下,谭平山成为广东中共党支部的成员之一,标志着其正式成为一名无产阶级职业“革命者”。研究谭平山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不仅可以描摹出其思想转变的轨迹,也能探析广东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