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生物教学中,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就要适当巧用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如能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生物教学中,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就要适当巧用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如能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乔军 《天津教育》2011,(8):35-37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这样,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育中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兴奋点如同"兴奋剂",把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点燃起来,师生互动达到最好状态。本文从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导入、深化、高潮和结局四个环节,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论述创设兴奋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意"的"无意"是艺术活动的应然状态。本文认为,"无意"也是美术教学的理想状态,并提出了相关的应用策略,认为它具有如下美感:无中生有,拓展想象空间;计白当黑,点燃教育力量;偶然之必然,蕴含教育本真;突破与重构,激发人生感悟;无心之有意,获取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6.
田华英 《河南教育》2007,(10):52-53
"你自己没有火花,就无法点燃起别人的火焰。"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也是这张照片中女孩的座右铭。照中的女孩是我的大学同学,名叫贾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点燃与播种的过程,是用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种,用阳光雨露去滋润学生那求知若渴的心田。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播洒阳光的过程,就是—个付诸爱心的过程。谁能在教育过程中创设阳光情境、拥有阳光般博大的胸襟,谁就能赢得孩子们的真隋;谁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洒一缕阳光、播一粒种子,谁就会收获生机昂然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王凤英 《现代语文》2011,(1):123-124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应当回归育人的本真,担当起点燃学生的心灵火焰、启迪学生性灵的重任。而总观当前的作文教学,出于功利,老师在课堂上常热衷于写作技法与语言等指导和训练,从而扼杀了语文教育的本真之一:  相似文献   

9.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未来“概论”课教学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走访调研等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三方面剖析了“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深层动因。文章指出“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制定“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整体规划,明确“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重点任务,“概论”课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助力“四史”教育,提升“概论”课教师“四史”教育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等四个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大体可以概括为"问答式教学",这与弗莱雷所提倡的"对话式教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层面和经验层面。文章论述两者之间的内涵差异,以期推动"对话式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伟 《考试周刊》2011,(2):67-68
语文课要上得“活”,从教学过程看,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因为僵死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氛如同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学生毫无学习兴趣。要想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点燃”的技巧;要使学生充满热情、生动活泼地上好语文课,教师就要有一套科学、民主、独具个性的上“活”语文课的方法。在教学中我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觉得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2.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两课"教学创新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通过在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好"四个结合",教学中进行创新,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两课"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入教学领域,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素质化”。做到教学活动素质化的关键是树立素质教学观(即现代教学观),转变教学中心,实现“教学型”向“学教型”转变。一、素质化教学要求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素质化教学观以“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教会学生会学习”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总目标。因此必然要求构建“培养素质,塑造主体”的现代教学基本模式,这就必然要…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行教育环境下,教育培养学生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圈养"模式。在这个外在的大模式下,教学在理论上被分割为课堂教学和课余教学。"子曰"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而"侍坐"与"对话"则介于课堂与课余教学之间,三者均承继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需要在汲取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圈养"教育模式的缺陷,使其既合乎我国教育现状的发展,又能实现现代教育环境下各类教学方式有效结合,创造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学之“术”指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具体的教学技术、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教学之“道”则指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它体现并融合了执教者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因此,青年教师要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术”的观察与学习,来体验和理解“术”后面的“道”,  相似文献   

16.
识字教学在语文课堂特别是小学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能够点燃学生识字的"火焰",并创造出多种活泼、新颖、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识字,也让我们的识字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学导互动”教学法与“两课”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网络时代的先进手段和信息传播 ,面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 ,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只有深化教学改革 ,引入新的教学理念 ,构建新的教学方法 ,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导互动”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它意味着传统教学策略的改变。在教育心理学上 ,教育策略可以分为两种 :指导的策略和发现的策略。所谓指导的教学策略 ,就是教师按照教学要求 ,事先制定教学程序 ,学生主要在老师的系统讲授和直接指导下学习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所谓发现的教学策略 ,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刘宗玉 《文教资料》2010,(32):67-68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课本,而应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要构建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校其他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变革主体在教学变革中的"破"与"立"对当前教育变革的成败具有直接影响。具体而言,这些"破"与"立"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变革心态、对教学价值观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变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提出“产学研用”结合、“教学做”合一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构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践行“学中做、做中学”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