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6)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研究不断深入,汽油能源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研究汽车新能源与技能技术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对汽车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汽车发展混合动力技术,加强人才队伍保障等方面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推动了再生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一种能实现非电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的技术,约75%以上的电能都需要经过电力电子处理后才能使用。电力电子技术为新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发展带来活力,对未来能源发展有着举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夏雪 《科学中国人》2011,(19):68-68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能源安全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紧迫,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新能源材料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对能源的消耗日益加剧,两者之间矛盾越发尖锐。由此可见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开发以及新材料的开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现阶段,电子技术行业发展迅速,为汽车、军事、电能等多领域能源替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材料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已经不断的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提倡新能源的使用,以减少我国的一些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能源强度是指能源利用与经济或物力产出之比.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能源强度是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本文将对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能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的重要地位日益显露。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规能源已无法满足,甚至出现能源短缺问题。 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占70%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因素之一。因此,寻找新能源,利用新能源就成了我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渐加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能源危机以来新能源的分类以及使用原理上来论述新能源产品在未来使用的广泛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能源在过去几年中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但仍面临认识不充分、科技创新不足和市场开拓不够等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虽然由于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给予有关新能源发展的公司和企业大力度的扶持和补贴,但是许多公司并没有很好的做到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关注到能源利用的问题.导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能源利用申报上面存在的很大的漏洞,留下了不小的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就从我国新能源产业能源利用的角度出发,就我国新能源产业能源利用申报平台的开发、应用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战略和社会生活中愈发重要,推广新能源汽车,媒体对社会公众的科技传播不容忽视。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2004—2021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3 782篇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报道,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科技传播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动力。结果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科技传播经历了科技环保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车(2004—2009年)、产业政策激励下的新能源汽车(2010—2015年)、成就与挫折并存的新能源汽车(2016—2018年)和多元收益强调下的新能源汽车(2019—2021年)4个阶段。而媒体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科技传播主要受到三大动力因素的影响。第一,国家政策的驱动。政府在不同阶段出台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对媒体报道量、新闻框架和媒体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语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国家发展话语的采用。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策略中,媒体报道被嵌入到国家发展话语中,以提高公众对新技术、新产业的认可度。第三,逐步强化的环境形象建构的需求。媒体报道也向国际社会表明,我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已经从被动的“污染解决者”转变为主动的“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的科技水平得到了跨步式的提升,但伴随而来的便是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寻找新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新能源发电的种类以及未来的发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11月12日,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并启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这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而制定的又一个重要规划,对于调整国家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2.
吴琼  潘光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172+61-172,61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我国的新能源发展面临着核心技术缺乏、市场培育滞后、产业盲目扩张等矛盾,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不是风和日丽,本文着重剖析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其稳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以期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能尽快摆脱现在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全球受环境问题的影响,使得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新的瓶颈。人类开始不断寻找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在一些发达国家,新能源发电技术现在已经成了他们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的特点,接着详细介绍了几种新能源发电技术,包括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最后阐释了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9)
电力能源是21世纪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当下我国电力能源仍然主要以火电为主,水电、风电、太阳能以及核能发电等相关电力新能源的比重依旧占很小的比重。火电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但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必然会有开发枯竭的时候,电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但当下,电力新能源的开发应用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基础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高效安全的利用好电力新能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今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而对新兴环保新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应用大大提高了太阳能逆变过程能量的利用率,必将成为光伏发电系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蔡立亚  郭剑锋  姬强 《资源科学》2013,35(2):250-260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对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潜在资源量予以定义和整理,以此为基础提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指数(REPPI),对八国集团和金砖四国从2000年-2008年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进行动态评价.之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与宏观经济条件、技术进步、电力消费和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REPPI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但REPPI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丰富的国家,REPPI普遍低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匮乏的国家;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R&D投入比重在推动REPPI提高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太阳能的利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中开发利用水平高,应用较广泛的能源,尤其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应用更为广泛。本文主要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了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对光伏并网中最重要部分——逆变器进行研究。再次,提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并网光伏发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的优势,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是太阳能规模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并网发电,并逐步推广"屋顶计划"。太阳能并网发电正在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8.
《预测》1984,(Z2)
1、关于能源及新能源能源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能源也显现出异常的丰富多样。但是需要量也愈来愈大。预计到2,000年将增加四倍左右。如何获取新能源虽然屡有捷报,但要真正解决,还差很远。为了适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在全球能源日趋枯竭的当下,发展新型能源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研究者所重视。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令斌正是一位在新型能源材料研究领域刻苦钻研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主要从事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针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组装技术进行着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的核心一动力电池则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动力、能源系统转型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使得电池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策给力锂电池电池材料是锂离干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占据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约30%的正极材料销售趋势,能很人程度的反应钾离了电池产业的发展现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