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扬子页岩气勘探领域广阔,资源丰富,纵向上主要集中在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下寒武牛蹄塘组三套层系。鄂西渝东石柱建南地区是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勘探的有利区;鄂西渝东石柱盐井地区、湘鄂西Ⅱ区块、江汉平原枝江—当阳区块是上奥陶统五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勘探的有利区;湘鄂西Ⅰ区块、桑植—石门区块是下寒武牛蹄塘组深层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采自四川盆地南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以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暗色泥页岩的样品进行显微组分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量以及岩石快速热解分析,研究不同烃源岩以及各分析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各分析方法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描述煤层气和页岩气成藏烃源岩条件中显微组分成分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量和岩石热解对烃源岩有机质和热成熟度研究的影响。通过这项研究,希望为该地区煤层气和页岩气烃源岩评价提供一些方法或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3.
黔北坳陷及周缘位于上扬子板块西南缘,具备良好的原始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但后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研究区内发育中-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娄山关群膏盐岩、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以及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韩家店组泥页岩三套下组合区域性盖层,盖层分布稳定,封闭性良好;该区构造运动强烈,燕山-喜山运动造成区内区域性抬升剥蚀、断裂发育,是本区早期油气藏破坏的主导因素。整体而言,由北向南,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差,但黔北坳陷复向斜深层、川南盆缘区仍具备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湘西北地区龙马溪组厚度具有自东向西增加的特点,岩性以富含炭质、硅质的页岩为特征,成层薄,水平纹层发育,富含笔石化石,颜色呈黑色、褐黑色,常见黄铁矿结核,为水体相对较深、水流不畅、缺氧的还原条件下的闭塞陆棚沉积。具有有机炭含量高、有机质成熟度有利于油气的生成、黑色页岩埋深适中的特点,是湘西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目的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艳玲 《科技风》2015,(5):200-201
本文以页岩气地段的地质情况为出发点,分析了南方扬子地区下寒武页岩,识别出了一些在页岩地区隧道施工的风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等级评估,为在页岩气地段隧道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讲述了对页岩气的基本认识,并对其存在特点、应用价值进行了概述。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在页岩气领域的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地震勘探技术在页岩气勘探时应着重解决的几个方面,即寻找页岩区构造,页岩层储层标定,页岩的厚度和埋深,并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页岩气敏感属性进行优选、分析和提取,最终实现对页岩气"甜点"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发育三套暗色泥页岩,具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演化程度高的特征,其中须家河组三段和须家河组五段埋深相对较小,是陆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在不同构造带游离气含量和吸附气含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页岩气资源量计算,须家河组五段和须家河组三段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1.9297167×1012m3和4.1412208×1012m3,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9)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大,但页岩储层的低孔、特低渗性导致其测井响应变化较弱。在川南地区龙马溪组优质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上,建立了直观、有效、快速识别优质页岩的方法:曲线重叠法、雷达图法、聚类分析法,建立了矿物组分、TOC、孔隙度、脆性等页岩参数的测井计算模型,对川南页岩气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评价,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刘丽真  李毒明  李亮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18-218,243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页岩气是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美国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类似页岩层序中寻找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热情,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正在我国油气资源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贵州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区块进行优选,依据贵州牛蹄塘组10个不同地区页岩气井或剖面的页岩储层的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成熟度(RO),脆性矿物、黏土矿物、孔隙率、渗透率6个特征参数。采用SPSS21.0软件对页岩气区块进行因子分析,通过降维的方法,提取出二个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分别为生烃因子和储集因子。根据主成分加权得分得出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通过分值得出德江、松桃等地区页岩气富集条件较好,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该方法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3,(7):47-48
<正>页岩气是产自于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页岩气藏属连续型气藏,为非常规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页岩气藏具有分布广、易发现、丰度低、难动用的特点。本研究已四川盆地威远地区为对象,围绕地质录井工作展开了一系列论述,从钻时录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三个角度分析了页岩气地质录井的特点。本研究可以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巨大影响引发了全球页岩气开发的热情。该研究整合了公开有效的数据信息如沉积、区域构造以及地球化学方面等,使用生物地层学限定下的层序地层学模型评估中国页岩油资源潜力,高品质关键开采层以及分析构造地质对产量影响。构造剖面和镜质组反射率数据限制了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渤海盆地)的古生油窗深度。成熟油地层的埋深、厚度、生油岩评价仪参数、镜质组反射率、孔隙度以及沉积环境等用以评估非常规资源潜力。构造对热成熟度的影响对于可能的甜点区的空间展布起到关键作用;对准噶尔和三塘胡盆地而言,二叠系页岩是勘探的理想候选对象,产量取决于埋深和保存条件。该研究同时将中国湖相页岩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以及美国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的方法一实验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调研北美页岩气成功开发经验入手,在储层背景地质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具体方法。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可包括三个方面:(1)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包括地球化学分析、黏土矿物定量分析和孔隙度、渗透率分析等;(2)页岩储层含气性分析实验,包括解析气与吸附气含量分析;(3)页岩测井评价,包括常规测井系列和特殊测井系列:其中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和页岩含气性分析实验是页岩储层评价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一个盲区。  相似文献   

14.
张毅 《内江科技》2012,(9):152+146
中扬子西部上震旦统灯影组经过后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演化程度高,构造气藏的勘探难度大。本文从沉积相、储层特征、岩溶改造等方面对灯影组储层进行了评价,认为灯影组储层发育,台地边缘带是储层发育带。中上部岩溶作用改造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利川地区和永顺-张家界-慈利地区是储层最发育区。从岩性气藏的角度考虑,认为永顺-张家界-慈利地区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5.
陈俊 《内江科技》2011,32(4):94-94,120
本文对AVO叠前反演的原理进行了简单剖析,并以勘探开发程度较为成熟的福特沃斯盆地Barnett页岩为例,制作页岩气岩性模板,为国内的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深入研究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类型是认识页岩气储层的基础。本文以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通过场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对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及结构进行分析,认为TOC是牛蹄塘组页岩中比表面积及其纳米级孔隙体积的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页岩储层中粘土矿物和脆性矿物还是其它孔径尺度的孔隙体积的重要贡献者,尤其是脆性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代石油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武陵山复杂构造区油气勘查始终未有重大发现。2012—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和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项目资助下,对南方古生界油气形成富集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深入研究。在对武陵山复杂构造带主要残留向斜油气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油气成藏主要参数的对比,提出了注重沉积与构造保存的选区评价思路,优选了安场向斜有利区。该向斜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一套深水陆棚相沉积地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具备较好的页岩气地质条件;二叠系栖霞组和志留系石牛栏组见大量油苗显示,裂缝和岩溶发育,具有常规油气成藏条件;奥陶系宝塔组紧邻上覆烃源岩层,且裂缝发育,具备上生下储的成藏条件。运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一体化方法,在向斜西翼部署实施了安页1井,在栖霞组、石牛栏组、五峰-龙马溪组及宝塔组均获得天然气重大发现和突破。该项成果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页岩气储层的特征,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常用页岩气资源潜力定量计算方法,结合中国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现状,建议根据区块页岩资料掌握情况,综合利用类比法和容积法估算资源量。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气,储存在页岩中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存在的天然气,准确预测页岩气层的含气量显得非常重要,测井资料解释是页岩气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主要以吸附和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全球沉积岩中泥页岩约占总量的60%,因此页岩气资源的前景异常巨大。美国页岩气产量由2005年的196亿立方米快速增至2014年的3 806亿立方米,成为世界第一产气大国,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被称作“页岩气革命”。页岩气革命还直接带动了页岩油技术的突破。据国土资源部2015年发布的《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年)估计,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达25万亿立方米(图1),其中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三种类型三分天下。勘探开发页岩气将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且可显著改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