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整理活动的内容应多种多样,讲求实效,才能促使学生积极、认真地完成,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闭眼做某些整理活动比不闭眼做相同的活动效果好。此如学生闭着眼做原地踏步走或第六套广播体操的整理活动时,好象周围的事物已不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闭眼练习法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新奇,集中注意力,又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四种闭眼练习方法介绍如下:一、闭眼单脚站立练习方法:练习者两手叉腰,闭上眼,单脚站立,直到失去平衡(支撑脚移动也算失败)。此练习可以集体做也可分组进行竞赛,反复几次。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按  相似文献   

3.
一、在高抬腿与小步跑练习中的应用练习方法:在距离20米的两条平行线之间,间隔20厘米摆放多个沙包。练习时,学生从起点开始做高抬腿或小步跑,依次跑过各个沙包,在完成所有沙包后,快速向前冲出15-20米。练习要求:1.小步跑时,踝关节灵活发力蹬扒地面;2.高抬腿时,膝关节抬至腰部,然后迅速下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能学会用自然挥臂的方法,持轻物正面投掷,体会掷远时的动作感觉;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游戏的快乐。游公园:走在小路上、小鸟飞、柳条摇、过独木桥、钻山洞…要求:模仿得像一教师讲解要求,激趣引导。走成大圆形,边行进边模仿。大圆形顺序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师活动组织与实施学生活动组织形式1.组织学生尝试掷沙包练习。2.针对学生投掷方法用教儿歌的方式引导学习正面投掷的方法。3.带领学生徒手模仿练习。4.组织学生持轻物投过前面5~6米远一定高度的横线。5.引导学生自设投掷线(15米、20米、30米)6.引导学生“挑战自我”(换手试…  相似文献   

5.
<正>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课的内容之一,一般安排在课的开始部分,时间大约三到四分钟。队列、队形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节奏感、协调性和审美观念;促进身体的一般发展,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他们认为队列、队形教材在小学阶段大部已学过,因而在教学中他们只重视基本教材动作要领的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准备活动内容的安排与组织措施,队列、队形的教学往往被忽视,表现在:1.在教材的安排上千篇一律,从初一到高三,内容几乎一样,节复一节,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2.在教练上缺乏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动作不规范。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动作,练习三到四分钟完成了这个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技巧是体操项目之一,主要教学器材是体操垫,为了保证练习密度和练习次数,学生练习时经常是两人一组,一个班级(约40人)需要约20块体操垫(2米×1米);小学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均有该项内容,且体操垫的  相似文献   

7.
谈谈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整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有部分体育教师不注意体育课结束部分整理活动的科学性。在结束部分安排一节徒手操,或随便练习一下就下课。他们认为运动量在这部分越小越好。也有些教师在结束部分安排素质练习,使这部分的运动量很大。经过体育课锻炼的学生在结束部分中得不到真正整理和恢复,对下节基础理论课  相似文献   

8.
一、腿的动作教学教学重点是翻脚和蹬夹水的动作路线,难点是翻脚动作。1.坐在池边或岸上,上体稍后仰,两手后撑,两腿伸直并拢,按口令做蛙泳的腿部动作练习。开始分四拍做,体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再过渡到两拍,最后是一拍的完整练习。要求练习者边练习边查看自己两腿动作是否正确。2.俯卧凳上或高台上,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可由同伴在后面用手抓住其脚背帮助体会动作。3.练习者一手抓池槽,并屈肘顶住池壁,另一手在水下反撑池壁。肩没入水,身体伸直,头在水面上,由同伴帮助体会动作,然后独立做练习。4.蹬边或蹬底滑行…  相似文献   

9.
<正> 整理活动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上、或在课余训练中,当课即将结束时,一般都由教师领着做整理活动。然而,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当锻炼结束时,却不做或不会做整理活动,这对放松肌肉,调节身体各器管的机能及消除疲劳都是不利的。因此,体育教师应当重视整理活动的教学。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 ,两次 (组 )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 ,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 ;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强度的多次刺激 ,可使机体尽快产生较高的适应性机制 ,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有 :单次 (组 )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 (组 )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休息的方式通常采用静止、肌肉按摩或散步。重复训练法  相似文献   

11.
一、堂堂练的内容应该经常安排哪些项目适宜在制订课时计划时除在准备活动中要恰当地安排些能使学生很快的激起学习新教材兴趣的一些专门性练习外,还要视课堂教材内容而定,在准备活动中每次都要安排一定距离的慢跑步400——800米,或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讲的准备活动是根据瑞士法特莱克的训练原理(即心血管系统的训练,速度、柔韧性、灵活性、力量练习相结合的原理)编制的。准备活动的第一阶段是800—3000米慢跑。之后,做单人或双人的伸展练习。伸展练习做完后即转入第二阶段的专门练习。专门练习是在1000公尺的跑动中进行的(在五分半至六分钟之内完成)。下面举一个例子(在200米的场地内跑五圈)。第一圈:开始是100米加速跑,然后接50米慢跑,再接50米加速跑。快跑时用3/4或  相似文献   

13.
车轮跑教学要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必须考虑到体育课主教材的内容其一,结合主教材设计一般性练习,使参与工作的有关身体部位普遍活动开,进入状态。其二,结合主教材设计专项性练习。例如,在进行技巧类练习时,应安排头、颈、腰、腹等部位的活动。在进行篮、排球练习时,应安排手指、手腕等部位的活动。在进行武术套路练习时,应安排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和肩、臂、腿的柔韧性练习等。其三,结合主教材所使用的场地和器材安排准备活动,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其四,依据主教材的内容合理安排准备活动的运动负荷。准备活动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注…  相似文献   

14.
重复练习法是指在不改变所做练习的动作结构、练习的条件以及对动作的负荷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方法。如30 m反复跑×3,即不改变跑的动作结构,在同一跑道上按照规定的强度反复跑3个30m。变换练习法是指在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动作组合以及动作的速度、幅度、强度等情况下进行练习的方法。如循环练习法就比较典型。在上述的练习方法之下,又可分为连续的和间歇的两种方法: 连续重复法就是每次练习之间没有间歇,连续不断地反复做一个或一组练习。如原地投掷实心球  相似文献   

15.
<正> 组织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应注意:(1)组数、练习数量和难度要符合不同年龄组的特点。(2)各练习的地点和条件要相对集中。(3)练习的开始和结束条件应尽可能地简易。(4)在分组竞赛时应注意条件上的均衡。(5)尽可能地组合一些克服自身重量的力量练习。(6)组织要严密,要系统地记录队员完成练习的时间和练习后的脉搏次数。(7)尽可能安排在准备活动后完成适量的其他训练内容以后为宜,不宜安排在做大量跑的练习后。(8)要注意动作质量,每个练习都要提出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论的发展,体育课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至今的体育课的结构理论已不再停留在一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而是运用教育心理学、教法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保健学等理论和科研成果,研究课的结构。一、对体育课结构的理解所谓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有机的联系以及时间的分配。课的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单纯指课上练习的安排,主要包括教师教的活动(讲解、示范、保护、分析、纠正错误、评价等)和学生学的活动(观察、听讲、做练习、互相帮助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球类活动是学生比较喜爱的,如能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三大球做一些简便、实用、有趣的游戏,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1.专项游戏篮球的传球比多、运球接力、传运结合、运球追拍、闭眼投篮;排球的发球记分、垫球比多;足球的脚下球、踢准比赛等。2.跳跃游戏(1)跳跳龙:每间隔1米放大球8-10个,用双脚或单脚连续跳过。  相似文献   

18.
<正> 作为课外活动内容之一的球操练习,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它对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熟悉球性,提高球感和练习兴趣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同时,还可作为篮、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的辅助练习及准备活动的内容。因此,在安排球操练习时,不要过于集中,要注意与其他练习方法有机结合。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基本简单的练习方法开始,逐渐加大难度,提高要求,切忌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要经常向学生进行防伤教育,使学生懂得只有不受伤,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树立牢固的防伤意识。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防止各种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特别是在跑、跳及各种球类教学练习时,要把活动联、踝关节作为主要内容。3.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目的地采取一些措施,如利用游戏形式,在各种不同的斜面上做各种跑和跳的练习,或在凹凸面上做各种轻跳练习(落地时保持踝关节的紧张度),既可以使膝、躁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一、重视准备活动的安排 准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体温,使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得到增强,呼吸循环系统机能得到保证体育课基本部分练习中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另外,还使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的伸展性增大,关节的有效运动范围增加,减少运动损伤。 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应以走或慢跑的运动为主,用各种体育游戏做准备活动时要结合走和慢跑 的练习进行,以使体温逐渐升高。 (二)可在慢跑后做些徒手操和肌肉的伸展性练习,也可使慢跑和徒手操交替进行。柔韧性练习的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加,应重点加强踝和趾关节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