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根”,语文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其他素质的提高,“教会学生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不可缺少的因子。从理论上说“教会学生学习弥补了教学论长期的管教不管学的空白.从实践上说教会学生学习的教与学两者间找到了结合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书本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教给学习方法,给学生以“如何学”的启示。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授以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写作时常遇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海滨 《学周刊C版》2019,(20):161-161
让书法教育回归中小学课堂中,书法教育离不开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文写字教学。中小学书法教育呼唤语文课堂“四不忘”:语文教学不忘书写指导;语文教学不忘书写评价;语文教学不忘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语文教学不忘书写示范。  相似文献   

3.
写字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内容,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写字教学不是书法培训,但它却是继承书法文化的基础。作为一项技能养成训练,小学写字教学如何在全面提高效益上寻求突破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国家之重,而文化自信的培养应该在教育中开展,教育要体现出民族风格和文化自信。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代语文基础教育中,这一教学却受到冷落,书法教学是一个亟须重返语文基础教育舞台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书法及书法教学的重要性、书法教学在中国语文教育中的演变历程及书法教学如何重返当代语文教育舞台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这是李明新老师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所悟出的“理”,也是虚心学习前辈和同仁先进语文教学经验的体会。“实”与“活”作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指导当前的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尤其是在防止和克服语文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古语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前者剖析了阅读的内涵,而后者则阐述了写字的重要性。阅读与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会阅读、学会写字,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热情,从涓涓细流中感受中外文化的魅力,在“横竖弯钩”中展现个性。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切入,对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和书法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大语文”。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曹晓仪 《职教论坛》2002,(12):31-31
语文教师的板书一方面肩负纯洁与健康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又间接地充当书法(写字)教师的角色。通常,有一定经验的语文老师,对板书的内容选择大都能根据教材特点因文制宜,但往往忽视了板书的形式美,或杂乱无序,或时写时擦,或潦草难认。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在“中用”的前提下,“中看”也是必要的,而且它还可以能动地促进“用”。笔者根据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体会到板书设计的形式美表现在:一、字体美。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独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厚实的美的底蕴,一手刚劲秀丽的板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感染,是…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语文和书法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贯彻落实《纲要》《意见》中肩负的责任,提高书法教育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开展书法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取材是基础。如何取材,如何让学生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写出来,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教育》2005,(11):62-63
记者在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的二期课改课程标准中发现,今后语文老师也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如定期阅读报刊、写作文、认真批改作业,甚至是练书法。  相似文献   

12.
书法教育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无论是从书法教育的载体——汉字自身来说,还是从传统文化来看,汉字书法无不包蕴着巨大的审美因子。寓美育于书法教育中,有助于构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半边天”。然而,现实是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尽管不少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但它至今也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化,人们习惯了快速的生活、工作方式,永远都在寻找更快捷、有效的方式,对小学语文书法教育就容易忽略。书法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值得学习与弘扬的,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语文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养成具有自身独立的品格魅力,锻炼静心能力,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本文主要讲述影响小学语文书法教育的主要因素和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书法教育的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诗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基本环节。其中的“说”是重中之重,抓好“说”,不仅有利于学生“说”的素质本身的形成和提高,对于以“说”促的。现在的小学生大多谈“文”色变,遇到老师布置写作文便如临深渊。究其原因,他们往往说是无东西可写,无话可说。仔细分析,在肯定大多数语文教师讲的要善于思考,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之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不应该忽略“说”的重要作用,以“说”为突破口,抓好作文教学。一、摆正“说”的位置。“思想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这句话,我们…  相似文献   

17.
周茜 《江西教育》2023,(23):56-57
小学语文课堂是培育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双减”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强调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因此,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双减”政策为指导,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本源,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成为书法教育的主力军,书法修养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应通过自修、请教名家等,提高书法修养,为落实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本校”的语文教学资源应包括“本校”、“本班”的学生。一方面.在当代信息传递和获取异常快捷方便的形势下.学生自身拥有的学习资源不一定亚于教师,师生需要“互补互动”;另一方面,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一面在接受语文训练,一面也是语文学习方法的探索者和语文成果的创造者,因而,学生是语文教学可利用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在中学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