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沟通技术手段,微博为网络问政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高效的途径,并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智慧。虽然在某些层面上,“微博问政”的确促进执政党的民主建设,但如何实现微博问政和党的民主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如何避免“虚热”的“做秀”行为,如何更好地促进党的建设网络化、信息化,并使“微博问政”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政治参与路径,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也需要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网络问政作为中国执政生态的新事物,以其快捷性、互动性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便捷的互动方式,“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矛盾的释放,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理念与方式的创新,有助于营造政府与民众互动沟通的良性政治文化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由于网络问政发展现状中存在着娱乐化倾向严重,非理性网络舆论蔓延等缺陷,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机制,科学引导网络舆论倾向等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是公共管理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倾听民意、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日益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构建地方政府网络问政模式的思路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建立网络问政平台,畅通政府与社会沟通渠道;以多种形式及时回应网民,保证网络问政持续推进;建立问责机制,协调、监管网络问政工作;切实做到“网上访民意,网下解民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官民交流方式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日本经济产业省商务信息政策局在2010年11月19日发布了关于借助“想法箱”这一网络问政的模式建立开放型政府的规划书。“想法箱”作为日本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出现的一种官民互动的新型模式,正在其政府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网络问政逐渐成为一个热词,这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政府创新执政方式的新期待.也反映出各级党政机关顺应和紧跟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执政方式创新的新实践。今年,各地在网络问政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如广东省委举办“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云南省将发起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词语。"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作为网络问政首要参与者的各级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明确政府部门提高网络问政水平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网络问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政府部门网络问政水平的对策建议,[1]这对于实现"互联网+"背景下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问政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网民的参政热情高涨,并呈现出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河南省的网络问政情况,以郑州市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河南省网络问政的发展前景,河南省网络问政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如何构建成熟有序的网络问政体系。  相似文献   

8.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问政日益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全新形式。博客、微博、即时通讯、BBS、电子邮件等网络环境催生的新的表意途径使广大网民以极低的成本践行话语权,履行监督权。问政环境的虚拟性、主体的平等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互动性、途径的便捷性使网络问政与传统的问政途径泾渭分明,在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实践政府工作透明化的要求和塑造政府形象几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网络问政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扼要梳理,认为网络问政研究正处在开创期,研究者们对其进行的一般性、相关性研究多,具体性、直接性分析较少,至于如何区分网络问政与正在热议和讨论的网络政治参与、网络舆论、网络监督、网络政治沟通等概念,怎样科学确立网络问政的研究主题、范围、内容等基础性问题;以及当前我国网络问政表现为哪几种基本形式、模式或形态,合理而规范的网络问政是怎样的,如何优化和整合各种网络问政模式……这些都还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向全党全国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基于此,高等教育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下理论界与实践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刊特围绕“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话题,组织专家学者从强国建设、共同富裕、学术治理权以及“双一流”建设四个角度展开讨论,希冀为构想面向2035高等教育美好未来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1.
目前,网络问政已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一项新形式。鉴于我国开展网络问政时间较短,网络问政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本文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作为新兴的政治现象,其兴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逐渐显示出不可忽视的生命力和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阻碍了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应对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常态化,并真正形成长效机制.本文在梳理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基本问题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应对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制度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已对当前中国民主决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网络问政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部分基层干部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网络问政的能力与艺术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问政是信息时代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民主执政的新途径,也是广大网民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新选择,其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网民的理性互动。而现阶段网民非理性的问政不仅破坏两者的互信,更消减了网络问政的权威。探究了问政背景下网民的责任内涵,将责任内化为网民的自我约束,以期成为提升网络问政效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问政已成为政府执政、公民伸张正义的一种重要渠道。文中阐释了网络问政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广西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建设广西网络问政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政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形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新景象。新时代,网络问政的民主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网络问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新路径,是政府服务职能的新手段,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天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网络问政是群众问事于政府和政府问计于人民的有机统一,是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尝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但是,目前网络问政还很不完善,需要理性看待网络问政,不仅要看到其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多方面积极探索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问政的逐渐兴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能否正确应对"网络问政",提高"网络问政"能力,已经成为贴近民众、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新要求。本文试图就提高网络民意回应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提高网络媒体环境下执政能力等方面论述党政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知识问题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指导并引领网络课程的发展方向。当前,知识世界正在发生着诸如知识范式、知识形态、知识政体的转变或被颠覆,即“知识转型”的变革,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迎接知识转型的变革?一是注重平台建设的多元化与包容性,构筑知识共享的新型组织化图景;二是融合三边网络与混合组织力量,化解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权之歧的矛盾;三是获取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的大学教师支持,专业发展为数字化教师,转向知识、能力与技术的合成者;四是探索SPOC开发运营模式,为MOOC坚守的知识“开放”和“共享”理念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新闻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第四权”的新闻监督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 ,也是推动社会日益发展的积极因素。可以说 ,新闻监督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由于种种原因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而存在的新闻监督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其“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分别存在着“不自觉、不成熟、不自由”和“逃避与麻木”的情况 ,在其行为的发生过程中 ,更是存在着多种反向阻碍力。如何正确地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 ,是新闻监督能否得到真正加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