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选择和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ERP实施后是否能给企业带经济利益,即如何对ERP的投资价值进行估值?研究发现,ERP投资价值可以通过实施一段期间后的持续收益变化量进行估值。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可以利用ERP投资估值模型进行投资决策,判断企业是否开展经营管理信息化及其程度与规模,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更是可以避免企业盲目投资而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投资要点:1、"价值协同"带来新的盈利模式。2、中药降价创造买入机会。"价值协同"的新盈利模式。并购导致资本市场盈利模式发生新的变化。"一二级联动"创新出"价值协同"的新盈利模式。近几年市场分化造就成长股的"估值高地"和传统板块的"估值洼地"。"估值高地"企业以低于自身市盈率的价格进行一级市场并购,兑现  相似文献   

3.
股市估值标准的确立有助于对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正确判断.股市估值的标准是相对的,世界各国股市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中, 对中国股市的估值,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西方股市的估值标准.投资者应该从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股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业绩提高等因素对股市的影响,科学、全面地对股市估值,坚定在中国股市的投资信心.  相似文献   

4.
借壳上市是企业兼并收购的一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价值创造效应。基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对江南嘉捷被借壳上市前的公司市值进行估值,得到其公司市值约为26亿元;利用基本财务指标得到江南嘉捷被借壳上市后公司市值约为182.5亿元。公司价值的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上源自借壳上市的价值创造效应。建议机构投资者应谨慎持股;个人投资者不易长期持有;政府应做好监管措施,防止机构进行套现;奇虎360公司应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全球掀起了科技创业的热潮.工科大学生因其拥有的技术优势成为了潜在的科技创业者.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工科人才,高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创业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为探索科创竞赛在培养科技创业型工科人才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以"双一流"高校S校的大四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N=145),研究结果表明:1)参加过科创竞赛的学生的创业意图要普遍高于没有参赛经验的学生;2)在科创竞赛情境下,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创业意图具有显著影响;3)虽然参加科创竞赛对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图未存在直接影响,但对其创业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为科创竞赛的人才培养成效提供了实证依据,并为优化科创竞赛的组织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能力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就业能力日益成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的核心要素。文章以就业能力为视角,从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分析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发现该类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求,导致其就业能力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劳动就业市场要求,进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能力培养机制创新视角提出适合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达到就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分析“赛育协同”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探讨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就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赛育协同”融入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科创团队建设、学生创业就业发展三个实践案例阐释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价值为中心的创新是公益创业的根本特征,因此,衡量公益创业的关键,就在于评估其社会价值;关注、扶持和推动公益创业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欧美发达国家,成本收益分析法、社会投资回报法等社会价值评估工具的广泛应用,有力地引导了社会投资与公益创业.但由于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整体性滞后,我国的社会价值评估仍然是个新鲜事.只有通过宣传倡导、典型示范和政府规制推广的共同协力,才能真正让社会价值可见,让公益创业可行.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在价值内核和育人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之间的时代耦合,为我们审视当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新视角。高校应以创新能力为中心,重塑教育理念;以专业融合为抓手,重构教学体系;以师资建设为依托,再造综合配套,重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作为非正式跨学科融合平台日益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其专业异质性、知识整合性、素质结构互补性等团队特性为跨学科融合提供了逻辑起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跨学科实践中存在后续动力不足、主体能力局限、目标愿景缺失以及成果转化困难等阻碍因素。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从"开放性""不平衡性""非线性""涨落性"四个自组织特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动力机制、培育机制、目标机制以及孵化机制是解决困境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区位商方法测算中国各省域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出和经济效益是否存在门槛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不高但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存在东高西低的现象;研发投入是推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对知识产出和经济效益分别存在显著的单门槛和双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研发投入对知识产出的促进作用增强,而对经济效益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应当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鼓励高技术产业大规模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区域甚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主体.他们不仅是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而且众多的中小高科技企业以成长迅速、机制灵活、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科技创新的作用,成为拓展新兴产业、促进科技进步的先头部队。我国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科技力量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推进器功能,完善其在吸纳社会就业渠道、提升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能力,需要在制度上尤其是金融支持政策上做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南省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坚持"科教兴省"的战略思想,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在高新技术领域,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重点投入,力争在某几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培养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自主创新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保证我省在成为经济大省的同时成为科技大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含量、小型化、创新型和高投入、高风险等主要特征探讨的基础上着重对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品创新的原则以及产品创新战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辽宁高新区的创建及其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了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通过对辽宁高新区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辽宁高新区向创新园区转型的必然选择及其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人才建设、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角度,研究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发展能力的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内地专利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常用指标之一。在我国,专利具有集中于沿海分 布的特点;动态数据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专利的空间分布受到社会、经济等因 素的影响。计量模型分析表明,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区域市场发展整体水平对我国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企业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科研人员比例等因素。由此可 以得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增强各地区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具体为:对创新能 力落后的地区给予科技政策上的扶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各地区企业研发能力;重视外商投资 项目中技术的引进;发挥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18.
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等方面介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通过一年的实践教学证明,本课程的改革有利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为类似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以优惠为主的内外有别的外资政策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 ,应该对外资政策进行适时调整 :1 .逐步取消内外有别的优惠税率 ,扩大外商的市场准入范围 ;2 .对吸收外资的方式进行创新 ;3.进行制度创新 ,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4.使外资政策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倾斜。  相似文献   

20.
农业高科技企业成长机会包括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是一个系列递进买方期权,其价值是农业高科技企业价值的核心部分。文章利用二项式分布模型构建了时间和概率因素下成长机会的期权形式价值量化模型,总结了农业高科技企业的期权性质及其特点,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成长机会价值量化模型在农业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