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真热呀!我坐在电扇前一直吹还是不解热,身旁的小狗“嘟嘟”也将肚皮贴着地面,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我想,“嘟嘟”一身长毛,这种天气,千万别热坏了,不如给它理发,剪剪它那身长毛吧。说干就干,我准备好工具,唤了一声“嘟嘟”。“嘟嘟”“啪”一声站了起来,冲着我直摇尾巴。我一把将它抱起放在腿上,左手提着它的双耳,右手拿着剪刀就剪。嘟嘟”从没见过这种玩法,吓得汪”的一声从我身上蹿了出去。然后无论我怎么唤,就是不肯靠前。我追它,它就和我玩游戏似的东躲西藏。我只好找来一根肉骨头扔在门后,“嘟嘟”就像“难民”发现…  相似文献   

2.
我家有四口人,可户口簿上却只写了三位,那另一位神秘成员是谁呢?它是一只乌龟。因为它背上有三道花纹十分突出,所以我们全家都叫它“三剑客”。别小看那只有七厘米的“三剑客”,它在我家的待遇可是最高的:吃饭用铜碗,睡觉用铜盆,还经常出来“遛弯儿”,真是无忧无虑。“三剑客”还有一个爱好———登山。我经常训练它登山。“三剑客”的架子可大了,普通的山它不登,要登就登“8848”。看,它又开始登山了。它慢悠悠地向上爬两步,就伸长头到处观望;然后又向上爬,又观望。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战,它终于上了一号营地———沙发…  相似文献   

3.
可爱de凯莉     
哥哥家养了一条狗。那狗别提有多漂亮了,一身洁白的毛,两只乌黑的大眼睛,嘴巴小小的,憨态可掬。哥哥为它取名为“凯莉”。我第一次看见它时,就忍不住跑过去将它抱了起来。这下“凯莉”可急坏了,“呜,呜”地对着我叫,身子扭来扭去,不让我亲近。原来,它还怕生呢!我只好把它放了下来。“凯莉”一着地,就立即跑到墙角躲了起来,时不时地伸出脑袋审视我……两个多月过去了,“凯莉”渐渐长大了。它变得越来越可爱,与我也亲近了起来。那天,我去哥哥家玩。一进门,“凯莉”就冲出来,跳到我身上。它东嗅嗅,西闻闻,在我怀里撒娇。午…  相似文献   

4.
“丁冬、丁冬”,这是一支永无休止的歌,“丁冬,丁冬”,这是小溪流的歌。听,“丁冬、丁冬”……但它已经厌倦了这个曲调,它想变得更大,更宽广。“来做‘数学’吧!”鱼儿对它说,“多接收些雨水、露水,来吧,你会变得更大。”“好吧,先做‘加法’!”它喃喃地说,“高山的泉水来吧!清晨的露水来吧!我要长大!”“哗哗”,它已从小溪汇成了大河,它正载着一条条竹筏向下流去。“‘加法’不过瘾!我要做‘乘法’!”它心想。但却被巨石挡在了悬崖边。它不愿变成一潭死水,使劲冲撞着巨石,但却无济于事。当悬崖上水多得不能再多时,“轰”…  相似文献   

5.
有一条长板凳,它竟然有六条腿。哇,哪一条凳子能像它有那么多的腿。“给我一条腿吧,”一个伤员说,“我的一条腿截肢了,正急着要一条木头的腿。”“给你吧。”长板凳一口答应了,“没事的,我身子底下还有五条腿,够多的啦。”“给我一条腿吧,”一个农夫说,“我的椅子坏了,正缺一条腿。”“给你吧。”长板凳又一口答应了。“这样正好,我还有四条腿,就是成了一条普普通通的凳子了。”过了一天,一个学生又要走了它的一条腿。“我只有三条腿了,确实有些不方便了。”长板凳自言自语:“不过不要紧,我可以当一个木砧板,三条腿的木砧…  相似文献   

6.
爸爸的故事     
爷爷告诉我,爸爸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天,他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只漂亮的小鸟,好像受了伤。于是他就猛地一扑,捉住了它,并把它放在书包里,准备带回家替它养伤,然后再让它回归大自然。上课了,教室里应该是鸦雀无声的,可是那个“小东西”开始捣乱了,“叽叽喳喳”不停地叫。同学们追随着叫声把目光转移到了爸爸身上。爸爸脸红了,把手伸进课桌里,捏一下书包,警告那个“小东西”别乱动,否则随时都可能会有“危险”。别说,这招还真灵,“小东西”不叫了,教室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就这样,时间一分一…  相似文献   

7.
“一一”是词还是词组康健“一”是人们最为熟悉、写起来最为简单的一个字。“一”,老百姓管它叫“数儿”或“数字”,语言文字工作者把它称作“数词”。不管叫它“数儿”、“数字”还是“数词”,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使用都是统一,的:即“一”表示数目,是最小的整数,常...  相似文献   

8.
我家的小狗     
我家养了一条小狗,头和身体的毛花花的,脖子、四肢和尾巴却是纯白的,尤其是脖子上的一圈白色,好像一条天然的“项链”,真是可爱极了!我给小狗取名叫“Mag-ic”,意思是“有魔力的”,因为我喜欢哈利·波特,我的小狗嘛,当然要有点魔力了。看来这个名字是取对了。Magic对拖把和扫把有一种特殊的好感。无论它睡得多么香,只要拖把或扫把一动,它立刻就醒了,而且飞奔过去,拼命地咬住它不放,与我们开展一场“争夺战”,或者坐在上面,随我们拖来拖去,好像这真的是它的“飞天拖把”一样!有时,我们故意逗它,来一个“急刹车”,它…  相似文献   

9.
荆平 《天津教育》2011,(3):15-15
新年伊始,“奥数”争论波澜再起。1月下旬,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批评“奥数”被严重妖魔化,并发出了“奥数不是反革命”的强音。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反批评”。有人撰文指出,“奥数”之所以如火如荼,不是大多数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数学爱好者,“原因在于有人不愿让它与升学脱钩,坚持把它作为‘选优’、  相似文献   

10.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正如一部部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都是由“细节”组成,并通过细节来感染人一样,课堂教学也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教学细节”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上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会那样充实饱满,那样激情跌宕,  相似文献   

11.
奔跑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它十分惊奇,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奔跑的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相似文献   

12.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总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我最了解它的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去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我一只“小瓷猪储蓄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只小瓷猪十分可爱,它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一对又弯又细的眉毛,它的嘴巴又大又圆。它肥嘟嘟的,可能是原来吃多了。小瓷猪的背上有一个小口,那是投币口。不过,小瓷猪不会“新陈代谢”,它把“食物”全存在肚子里,从不“排泄”出来。自从有了这个小瓷猪以后,我不再乱花钱了。只要一拿到零花钱,我就往小猪的肚子里塞。一开始,猪肚子里的声音只是“哐啷哐啷”的,后来又变成了“哗啦、哗啦”的,最后又成了“沙啦、沙啦”的了。日久天长,小瓷猪被我喂…  相似文献   

14.
“/”的联想     
“/”是什么?它像一个符号、一个数字、一件物品……望着它,我不禁陷入遐想之中。“/”像家里晒衣服的竹竿。它天天暴露在外,任凭风吹雨打,默默地为人们服务。有了它,我们才能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像一支筷子。我们每天吃饭都离不开它,筷子能帮助我们自如地夹菜吃饭。“/”像一根电棒。防暴警察随身携带着它,一旦遇到坏蛋,警察就可以用电棒打击并有效地制伏犯罪分子。“/”像一枚缝衣针。母亲用它来为即将远行的儿女缝衣服,钉扣子。那一针一线倾注了母亲无数的关爱、思念和不舍之情。它是伟大母爱的最好见证,它最了解甚…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在上活动课时,老师带来了一把油纸伞,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大家都争相讲述:“这是一把纸做的伞。”“这是一把木棒做的伞,伞面是纸做的,上面有颜料。”……老师问:“为什么纸伞也能挡雨呢?”“因为伞面上涂了一层油。”“因为它上面贴有胶纸。”“它上面涂了一层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苍蝇风波     
下午,我家来了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它就是人人喊打的苍蝇。它舞着那对沾满细菌的翅膀,在我家跳起了“苍蝇舞”。开始我还当着小观众,没想到它更加放肆起来,把我的牛奶杯当成了它的舞台。这下我可大发雷霆,抓着苍蝇拍向它扑去。“叭”的一声,苍蝇没打着,牛奶杯却打碎了,牛奶顺着桌沿流到地上。苍蝇在空中打了几个转转,停在墙角边,搓着“手”向我示威呢。“气死我啦!”我操起扫帚对着苍蝇打去。“吱溜”一声,我重重地摔在地上,爬起来回过头一看,唉!原来踩到牛奶上了。转眼一瞧,苍蝇飞到椅子上,正唱着胜利之歌哩。爸爸听见了…  相似文献   

17.
你注意过“A”字吗?在语文中,它是汉语拼音中的一员;在英语中,它是英文字母之首;在物理中,它是电流的单位……“A”似乎在哪儿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A”,在26个英文字母中排行第一,如果把26个英文字母比喻成一件事,那么“A”就当之无愧地成了事情的开端。“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做好“A”的艰巨与重要。就像学骑车,学会在车上掌握平衡难,但学会了掌握平衡,“骑”就不成问题了;学游泳,憋气难,会憋气了,“游”就容易多了。“A”,从外型看,像个山峰。我给它取了个美丽的名字:“成功的顶峰…  相似文献   

18.
李静 《辅导员》2010,(12):24-2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把结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相似文献   

19.
佛莱奇曾为欧本海默公司拟写过一篇题为《微笑在圣诞节的价值》的广告词,对“笑”作了深刻的阐释:“它产生在一刹那之间,但有时给人一种永远的记忆。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它,也没有人穷得没有它。……它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近几年来。网络上有一流行语,叫作“牙齿晒太阳”,超有人气,人们动辄拿它作文说事。某作家还出版了一本小说,书名就叫《牙齿天天晒太阳》,据说也卖得很火暴。所谓“牙齿晒太阳”,其实就是指露出牙齿开心地笑。人们钟情于“笑”,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中庸思想按照西方对哲学一词的理解可视为“道德的哲学”,它是由“道德的进路”化升出的智慧。从这一特征来看,它又可称之为“流动哲学”。本文从“义中”、“时中”、“次中”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了构成这一“流动哲学”的智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