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抓住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渴望尊重,它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适当夸张,放大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汉权 《考试周刊》2013,(28):95-96
<正>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有理想计划与现实行为相矛盾的时候,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把"孩子的缺点放大化或普遍化"的事例,有人称之为抱怨教育。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学生守纪,老说学生顽皮;为了学生仔细,老说学生粗心,总是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负面的情绪恶性累积,让学生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逐渐埋藏其发展的潜力。在这种情况下,专家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  相似文献   

3.
<正>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让孩子形成强大的自信心,最终形成"我能行""我最棒"的思想意识。曾经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小学教师霍懋征老师在谈到她的教育理论时,曾提到这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让孩子们不断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教师要因人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在赏识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在一千零一次站起来。”一位孩子的父亲如是说。而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我们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育家夸…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在竞争中人人都渴望被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孩子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及肯定。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赏识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让赏识成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纽带,从而使学校教育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班级管理中又是班主任进行民主管理、全面育人的一味催化剂.班主任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就会使"我能行"这三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杨华 《四川教育》2001,(4):18-18
“赏识教目”模式的创造者周弘能把天生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的海能·凯勒,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启迪。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是的,世养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育者应当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学生,拥抱他们,赞美他们。 赏识教育需要抓庄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用一仰积极的心态去呵护一颗颗纯洁的…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班级管理中又是班主任进行民主管理、全面育人的一味催化剂.班主任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就会使“我能行“这三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在思品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营造赏识氛围,激发学生自信赏识教育操作的第一要诀是:造环境,找感觉。老师时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让学生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救孩子。相信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意味着成功,报怨就会导致失败。"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赏识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2.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本关怀的现代教育思想,基于这一思想,让赏识走进教学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其拥有"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阳光心态。那么,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一、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赏识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一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我国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课改大背景下,赏识教育被提出。赏识教育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教育需求,更人性化,教育方式更灵活。因为孩子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夸奖。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本文针对赏识教育的客观趋势,从赏识教育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赏识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千百年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大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家长对孩子随随便便地说出"行"或"可以",其实是在对孩子无限的宽恕与纵容,同时带来无限的隐患,而为人父母者适时说"不行",这不是强横、冷漠  相似文献   

17.
<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与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鼓励。每个人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在学校,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老师需要领导的赏识。赏识,犹如春风、细雨,悄然决定着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马修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型期的今天,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们的注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念。对于教师说要怀着赏识的态度,真诚的用爱心去对待学生,赏识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