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卓华 《内江科技》2011,32(6):174+177-174,177
本文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就业取向、自我价值观等诸多影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以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式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发现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前期准备不足,期望值过高,自身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钟育雄 《科教文汇》2011,(15):196-197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难度大。本文以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出发点,分析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学生就业不良心态有关的问题,并为之寻求解决办法,为促进引导我校毕业生树立良好就业心态服务。方法 :采用分组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结果采用直接概率法。结果 :当前医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如下不利于就业的因素:1就业期望值过高对,毕业生就业第一志愿选择市级医院占76%;2就业自信心不够,32%的毕业生就业过程有焦虑紧张,5%的毕业生还存在自卑感;3就业动机不端正,对选择学医的主要动机的回答有73%同学认为是工作稳定、收入高及较高的社会地位,仅27%同学的动机是"治病救人";4准备不充分,表现在专业不扎实,没有充分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结论:当前医学毕业生就业还存在不利于顺利就业的不良心态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辅导员、班主任需做好指导工作,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是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路径。正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院校在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过程中存在制度制定不完善、人员经费不充足、调查方式不科学、受调对象不配合以及调查结果采纳少等问题。作为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的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应从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奖惩机制、保障人员经费、提高调查技术、采纳调查结果等方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谢春 《大众科技》2011,(8):259-260
当代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全球金融危机、高校扩招、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及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也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快速增长,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文章分析了医学生就业观、就业心理状态等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而山西省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相关教育部门的担忧,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就山西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研究探讨了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并详尽分析了本省人才储备面临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发现我省高校毕业生存在着学科专业不对口、工资薪酬达不到预期值、就业行业不满意、不符合择业单位要求等各类问题。归其本质,还是我省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构建人才储备工程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及其科学性、全面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列举实例加以论证,得到:现行就业率在科学性和全面性方面具有局限性,导致其反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作者引入“就业指标体系”这一概念,论证其不仅在数量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态,而且能够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诚信意识淡薄;制造虚假证书欺骗用人单位;缺乏责任意识、不履行承诺行为等方面就业诚信问题及其原因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解决就业诚信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已经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统招统配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特别是独立学院,学校办学历史不久,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正所谓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将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在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司艺 《科技风》2024,(3):149-152
独立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对于毕业生、学校以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挑战更大、就业质量相对较低以及“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凸显。独立学院应以“就业育人”为就业工作的导向,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育人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全员化的就业育人队伍,构建全过程的就业育人体系,拓展全方位的就业育人载体,提升办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勋 《软科学》2002,16(1):89-92
目前,我国已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市场建设不到位;市场供需信息不畅通;市场发育环境不完善;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交易价格体系没有建立等。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生就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毕业生就业环境是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密织而成的网络,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毕业生正是在与其息息相关的就业环境里,形成了自己的就业观。从毕业生的每一个就业意向中,均可以看到就业环境因素对他...  相似文献   

13.
分析回访美术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和已就业的美术毕业生的调查,对目前专业结构、教育体制、就业政策现状进行分析,从社会角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美术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才市场的建立还比较滞后,对毕业生的包分配取消了,但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或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灵,供需渠道不畅,常常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每年数十次的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一样,拥挤不堪,成功率不高。教育具有滞后效应,从招生到就业至少相隔4~5年,可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没有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上一些地区和学校又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等问题,以致毕业生就业时供需失衡,专业结构失衡。就业市场化意味着各类人才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然而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很多人缺乏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仍然等学校安排,等用人单位来招聘。  相似文献   

15.
李敏 《科教文汇》2007,(11X):24-24,30
2007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再创新高,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指导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努力实践,不断创新,丰富就业服务内容,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张勰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127-127
当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还未走出低谷之际,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迹象,但该专业的招生仍未引起重视,在校生人数依然膨胀,使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与此同时,许多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客观,从业初期眼高手低,稳定性差,给企业、学校及自身均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初期现状着手,从四个方面总结不稳定因素,提出了四条提高就业初期稳定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日前,教育部召开了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不松懈、不动摇,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的重要决策,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黄巧敏 《科教文汇》2011,(12):184-185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困难。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特有的一些特点,相对于公办院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做好毕业生出路指导已成为了独立学院的一大挑战。本文基于福建某独立学院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挖掘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最后提出解决独立学院就业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晶晶 《大众科技》2023,(8):150-152+123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发突出,成为了高校重点关注的内容。“慢就业”现象的形成,主要与职业目标不清、就业能力不足、存在就业偏见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受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针对“慢就业”现象提出了相应策略,以缓解其带来的影响,实现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籍卉林 《今日科苑》2007,(22):267-267
教育大众化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变得多样化,并且更多地面向基层,近几年来随着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必将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就业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