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慧友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19-I0020
<正>科技日报长沙9月29日电(记者俞慧友)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最近取得重大突破:袁隆平团队与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Y两优900"湖南隆回百亩高产示范片,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现场测产,按算术平均计算方法,平均亩产达1006.1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9月24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八家单位的专家,对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的超高产水稻新组合"Y两优900"高  相似文献   

2.
高寒山区示范推广超级稻品种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配套栽培措施,为提高水稻单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6-16
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当天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发布会,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宣布,经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4.
该文系统总结了绿色超级稻的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及其与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关系。在探讨绿色超级稻多功能价值的基础上,揭示出绿色超级稻的时代意蕴,包括:绿色超级稻研发顺应了生物经济时代发展趋势;绿色超级稻是农业多功能拓展的主导领域;绿色超级稻的多功能价值体现农业边界淡化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孟凡 《今日科苑》2007,(19):12-15
刘文炳,1937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中共党员、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他长期扎根在农村、农业第一线,从农50年,经历我国高秆改低秆、常规稻改杂交稻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超级稻选育与应用三次绿色革命。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3年入选中国人物年鉴、2005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2007年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获得"连续最多年培育高产水稻的人"等称号。主持研究科研的重要成果有: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超级稻选育、光身杂交稻研究三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以来选育引进并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有16个,其中两个"国审稻",选育的三个超级稻连续三年刷新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6.
我国超级稻再次刷新世界高产新纪录,新品种“协优107”亩产获1287公斤。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两系杂交种"Y两优900"百亩示范亩产达988.1公斤,再创世界杂交水稻较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这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二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课题"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2011年,两系强优势水稻杂交种"Y两优2号"百亩示范亩产926.6公斤,实现了中国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  相似文献   

8.
<正>自1990年开始,王化永在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租赁水田156亩,其中108亩用于科技部"863"计划超级稻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试验,2010年,攻关片亩产达到872公斤,2011年亩产926.6公斤,提前4年实现全国第三期超级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目标。2012年起,王化永继续承担袁隆平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高产攻关试验,被袁隆平院士称为"个人土地流转承担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9.
推广超级稻是提高水稻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江西省超级稻示范推广”是江西省农业厅牵头,厅科教处组织,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承担,江西农业大学协作实施,通过“产、学、研、推”示范推广新机制,项目实施,实现了“超级稻”生产“双增一百”的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创新》2004,(7):21-21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超级杂交稻品种选育的“竞争”中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已成功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将有望扭转近年来中国水稻单产年年下滑的局面。4月17日,在海南省琼海举行的超级稻育种技术论坛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出,我国在水稻高产理论和育种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初步揭示了水稻超高产的遗传和生理基础奥秘,至今共培育出9个超级水稻新品种,以及10多个超高产杂交稻品种。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介绍,超级稻新品种在过去5年的累计播种面积已超过1.12亿亩,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高的达到了30%。…  相似文献   

11.
湖湘扫描     
正袁隆平团队试种1.9米高巨型稻已入成熟期"梦见禾下乘凉,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这个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做过两次。近日,在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的梦想已经实现。该镇的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出现1.9米左右的"巨型稻"。据悉,该"巨型稻"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新品种,产量高、米质优。目前,"巨型稻"已齐穗进入成熟期。"这巨型稻比我还高,接近2米。"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负责人王化永站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我国成功实现了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目标。 2004年,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 而今年此次湖南省隆回县百亩范围内平均亩产超900公斤,这是我国超级稻攻关一个重大突破,意味着中国的杂交稻研究水平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3.
海峰 《华夏星火》2011,(7):22-22
近日,农业部在吉林长春召开“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会议”,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超级稻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拓展一期应用范围、深化二期研究推广、努力实现三期目标”的发展思路,创新育种方法,加快品种选育,促进技术配套,强化示范推广,扩大面积,主攻单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14-314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傅向东研究员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的科研团队,从中国超级稻品种中成功分离出了控制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DEP1。DEP1基因会因突变而形成dep1基因。dep1基因能促进细胞分裂,使得稻穗变密、枝梗数增加、每穗籽粒数增多,从而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是蒙自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00公顷左右,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占第二位,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3%。但产量居第一位,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7%。由此说明,水稻产量的丰与欠对蒙自县粮食生产十分重要。2008年在省、州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又有新的突破,单产得到不断提高,使全县的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秋收时节,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珠街乡小河湾村老科协超级稻新品种样板示范区传来喜讯,示范区水稻在大旱之年获得丰收,经科技人员实地测试,超级稻亩产最高达908.6公斤,比2009年增加9.8公斤,创历史新高。这一科技成果是老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也凝聚着曲靖市老科协会长高大桥的心血。  相似文献   

17.
专家档案郑家奎1961年2月生,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博士导师。农业部超级稻研究与示范推广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十一五"水稻育种攻关组首席专家,第三届全国  相似文献   

18.
培育超高产水稻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水稻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先后于1981年和1989年实施水稻超高产育种和超级稻(后改称“新株型”稻)育种计划,但因其难度大和技术路线问题,至今都尚未实现。1996年,我国农业部设立“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计划分两期,以中稻为例,第一、二期目标分别是:到2000年、2005年育成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省隆回县百余亩试验田"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产量的又一个高峰。然而,袁隆平院士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如果我们的杂交水稻再不"走出去",少则5年,多则10年,国外的杂交水稻技术将很可能超越我们,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将不复存在。袁隆平院士何出此言?记者采访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万宜珍。  相似文献   

20.
国内速递     
正袁隆平超级稻高纬度实验亩产超1000公斤10月10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该基地的水稻实验品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