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另类老师     
这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新老师姓李,中等个子,相貌很平常,但听他教过的学生讲,这个李老师有点另类。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的另类。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李老师要求我们用“曼”这个字组词。在沉默了十几秒钟后,一位同学举着字典说了“轻歌曼舞”这个词。李老师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后,又问:“还有什么词?”“刷刷刷”,教室里响起一阵翻字典、翻《课课通》的声音。响声结束了,没有一个人举手。李老师显然有点不高兴,他扁了扁嘴说:“大家仔细想想,这个字很好组词,我们经常碰到!”又沉默了十几秒钟,我们班的调皮大王吴…  相似文献   

2.
拿出那本珍藏很久的语文书,我仿佛又看到了李老师的样子。“铃铃铃……”上课了。“你们怎么还不进教室?”走廊里突然传来了李老师雷鸣般的“吼声”。李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同学们都很怕他,甚至不敢和他说话,不敢和他接近。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老师还不敢面对学生?”是的,我们先去听一节王老师的思想政治课。王老师教政治有十几年了,可我们听他的课还是第一次,没有想到,王老师讲课,很多时候是瞅着后面的黑板讲。他的视线越过学生头顶,高高在上。学生们赞许的目光他享受不到;学生着急、疑惑的表情他也察觉不了。他自顾自地讲着,课堂因为缺少自信、缺少交流,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4.
另类老师     
这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新老师娃李,中等个子,相貌很平常,但听他教过的学生讲,这个李老师有点另类。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的另类。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李老师要求我们用"曼"这个字组词。在沉默了十几秒钟后,一位同学举着字典说了"轻歌曼舞"这个词。  相似文献   

5.
识字真有趣     
我最爱听武老师讲汉字。不管多难的字,只要她一讲,我们很容易就记牢上了。 学“金”字时,武老师让大家猜谜语,她说:“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着两块糖。”  相似文献   

6.
这一次地震,让所有的人措手不及。也是这次地震,让我们班的幸存者永远记住了这位伟大的老师——李佳萍。 当地震发生时,我门正在上李老师的政治课,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教室剧烈摇晃,同学们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李老师大吼了一声:“快跑!”同时飞快地为我们打开门,拉着推着催着我们往外逃。  相似文献   

7.
黄发林是我高中语文老师,他讲 不敢这么胆大妄为了。”我小心翼翼课喜欢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上高中学 地问:“照这么说,编课本的人很势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 利啰?”黄老师笑一笑说:“从这一月色》,黄老师说,原文在描写荷花 点来看,那些专家就是一帮势利小的时候,有一句“又像刚出浴的美 人。”人”,编进课本时被删掉了。我们好 黄老师的奇谈怪论,让我们长了奇地问,为什么要删掉呢?黄老师 许多见识,更让我们懂得,应该用自说:“大概编课本的人怕同学们读了 己的眼光去看事物…  相似文献   

8.
2月11日晴改变,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所有的改变,都从努力开始。昨天,因为我们班的同学上语文课时都不怎么发言,所以,李老师说:"明天,我们班要上一节公开课,我很犹豫,是用咱们班讲,还是用其他班讲。"所以,今天早上,我们非常紧张——因为我们还要让其他班老师看到。李老师在一号会议室开始了这节课。上课前,她说:"今天,我们要用行动证明给外班老师看,我们班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9.
裤子的麻烦     
李启和 《红领巾》2011,(9):37-37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为了不让我们班“名落孙山”,李老师专门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让我们训练。 我一向喜欢运动,当然想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训练时也不敢马虎。  相似文献   

10.
今天,由于大一班两位老师有事请假,班上只剩李老师一个人。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暂时到大一班帮忙。午饭时,陆少威的饭、菜都快吃完了,却哭了起来,拉着李老师的手央求着说:“李老师,我不让你走。”李老师轻声劝说着他,可是陆少威没松手。为了给李老师解围,我随口说:“李老师中午回家给小姐姐做饭,一会儿就回来。”陆少威不理我,还是哭。一会儿,他手里拿着蒸饼说:“我有病,我头疼。我爸说我有病就来接我。”我用手摸了摸他的头,不热,就说:“行,吃完饭老师给你试试表,如果发烧就给你爸打电话,好吗?你先把饭吃了。”他不肯吃…  相似文献   

11.
“升堂!”,“威武——”我们班的“县官”(班头黄杰)开始“升堂办案”。刚一上课,李老师便被校长找去。临走 时,他让我们背诵刚学的课文——《桂林山 水》。可我们班……你看,李老师前脚刚走 出教室,我们班就大乱起来,班长没办法, 只好用这一招了。  相似文献   

12.
秋月     
华凯 《湖南教育》2004,(16):44-44
山里的小学留不住人,张老师走了,李老师也走了,只剩下王老师一个人。王老师一个人教不了三个班,他就轮着教,每天教一个班,让两个班的学生回家。秋月是王老师班上最漂亮的学生。她回到家,问父亲:“阿爸,张老师和李老师为什么要走?”父亲说:“山里苦,他们怕娶不到老婆。”有一天,  相似文献   

13.
观摩课     
快放学时,班主任传达了教务处的紧急通知:明天教委领导和兄弟学校要来我校观摩语文课,地点就在我们班。教语文的李老师是很有才华的青年教师,在古汉语方面颇有研究。但为防万一,教务处决定放学后让我们几个班委陪李老师进行一次“战前演习”,以确保观摩课的质量。明天学《乐羊子妻》,我们足足“演习”了两个钟头,教务主任亲自督阵,严格把关,甚至我们回答问题的语气、站立的姿势都要做到令他满意为止。第二天早上,观摩课开始。李老师看了看教室后面坐着的几排密密匝匝的人,扶了一下眼镜,然后开始讲课了。读课文、翻译成现代白话…  相似文献   

14.
我爱我家     
我爱我的家,每一只粉笔和每一盆花……四年二班是我的第二个家,53个兄弟姐妹共同爱护着它。老师———一家之主。他又高又瘦,戴着一副厚厚的高度近视眼镜,看起来很严肃,很有老夫子的味道。其实老师是个很爱笑的人,他很关心我们,他怕我们太累,常常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可是,我们还总是不懂事,常常惹老师生气,现在我们都知道错了。班头———一人之下,五十二人之上的班长大人。班头在我们这个家里是个很权威的人,我们对她都很服气,都很支持她的工作。不过,除了集体活动之外,平时我们可没有“官民”之分。才女———家里的骄傲。她被我们称为女中…  相似文献   

15.
转化“学困生”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 李镇西老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做了大量艰辛而细致的工作。他自愿把人见人厌的“差生”要到自己班级,并动员一批优秀教师和他一起教这个班。他告诉老师们:“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我们在教这个班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我们想像不到的难题。教书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恩师     
在生命的长河中,遇到一位影响你一生且是师长兼朋友的人,可谓可遇不可求。然而,上天很宠幸我,偏偏让我遇到了一位。他,就是李印老师,现在驻马店市一中教书。李老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古文根底深厚。他早自习时常拿些“四书五经”类的书,摇头晃脑地“子曰诗云”。讲课时更是妙语连珠,旁征博引。于是乎,其文质彬彬的儒雅风度倾倒“众生”。“众生”皆以“孔老大”呼之,李老师欣然接受。在班内,和李老师最“铁”的就是我和照片中左边的这位同学了。同学们都说我俩是李老师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在生活中,我们三人更是无拘无束,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17.
七(1)班星期二下午有一节数研课,同学们总是非常期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数学老师李老师总是提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大家解决,而且李老师很少自己讲,大部分情况都是先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自己解决,然后才作适当地点评,同学们对这种教学方式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人有N个头     
今天,李老师很神秘地问了个问题:“人有几个头?”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头!”李老师又问我们:“真的只有一个头吗?”同学们呆住了,只见伍和张开手指,似乎在数着什么,引得大家都在看他。  相似文献   

19.
流沙 《家长》2003,(Z1)
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向我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幼年的时候,母亲让他向一位老师学艺。老师拿来一张纸对他说:“墨,用我的;纸,你可得自己拿钱买。”老师指着一张宣纸又说:“一张纸5元,每天来学艺时,你一定要带来。”5元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回家对母亲说:“这纸太贵,我不去学书法了。”可是,母亲却给了他5元钱,让他带给老师。老师收了钱,拿出一张宣纸,在上面写了一个字,然后对他说:“你跟着我写。”他觉得这纸来之不易,不敢随便下笔,因此用心揣摩着老师的写法。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每天带着5元钱给老师。为了…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课上,老师用英语在讲一个他自编的小故事,讲着讲着,老师把北极存在企鹅写在了黑板上。刚写完,同学们就议论起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性格直爽的广日同学终于忍不住,“腾”地站起身来,大声说:“老师,你写错了。北极没有企鹅!”老师笑了,看着广日说:“北极有冰川,有冰川就有企鹅。这是常识,你难道不知道吗?”广日同学低着头坐下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得鸦雀无声。“哈哈!”老师的笑声打破了沉静,说:“我们上的是英语课,不是生物课,让北极的企鹅们到一边去吧,现在书归正传,继续我们的English!”老师笑得很坦然,或许他自认为刚才说的话很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