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在沙漠中心》教学片断某次教学研讨会,一位教师执教《在沙漠中心》,经过"激情导入,研读感知""揣摩心理"和"情感升华"三个教学环节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片断实录如下:师:向课文中的"我"学习什么?(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生1:学习他的坚强。生2:学习他的勇敢和乐观。师: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回答得再深入一些?生3: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4:学习他热爱自己的飞行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为了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了一些思考。一、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有甘为人梯、乐观博爱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教学虽说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城市学校相比还是很落后,所以农村高中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大部分高中生呈学困状态.这里所说的"学困生"是指思想上不够乐观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先有自信才有奇迹.有坚强的意志,有坚强的信心,往往使得平庸的男女也能成就奇迹的事业."所以说自信是高中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营养之一,这也告诉我们高中教师: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抓住有利契机,让学困生重新高扬自信的风帆.  相似文献   

4.
正一、"亲和型"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可见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一位学生心中喜欢的教师、敬仰的教师即"亲和型"教师,显然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二、"主体性"学生提高教学效率"主体性"学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主要以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为主,让他  相似文献   

5.
梁素君 《成才之路》2014,(35):74-74
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有教育家说:"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从爱出发,引发兴趣有人说:"爱是最好的教育。"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是生活上关心。对学生问寒问暖,给学生讲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体凉、帮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学习上帮助。对学生耐心辅导,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三是谈  相似文献   

6.
<詹天佑>一课,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造性工作是教学重点.课堂上,我启发学生:詹天佑设计了"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他为什么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方法?他的动力来自哪里?许多学生说:"来自他的爱国心."突然一个声音不紧不慢地飘出:"因为有奖金."我一听,顿时就火了,这不是玷污詹天佑的人格吗?好你个调皮鬼,学习不认真,说这些倒挺来劲儿.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既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识品质的任务。可以说,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综合性的。叶老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经过不断学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他还说:"语文文字,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培养一种习惯。"可见,叶老早就重视"养成习惯"的培养。培养  相似文献   

8.
狄德罗说过:"疑问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疑问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想问、敢问、会问呢?一、我想问——更新教师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学生是否具有质疑的意识,与教师是否具有质疑意识有直接关系。教师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就会影响他的教学行为,能改变长期以来教学中直接深入讲解,而不讲思维方法的  相似文献   

9.
一、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1.重新审视什么是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应该有两项内容: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相比之下,我们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注意学生"学习什么"而完全忽略了"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他所得到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历史是为了什么?是社会对历史教育的一个共同疑惑。汪瀛老师以株洲市四中学生学情为基础,以导学案、多媒体等为载体,设计出多个富有思辨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对这一疑惑的解答。他诠释了自己与许多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终极追求:"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即"用历史智慧启迪现实思考"。汪老师说:"凡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但教师的教学追求投射到现实教学中又是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上《视死如归》的分析课,在总结时提问:王若飞是一个怎样的人?扫视了学生一眼后说:"刚才是找好同学答问题,现在我要找几个差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看看怎么样."教师这么一说,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许多学生将头埋得低低的,似乎在躲避一场厄运.一个"差"生被点名站起,嗫嚅了好一阵,才低声说:"他……坚强……"未等他说完,一个急得不耐烦的"优"生迅速站起:"不对!王若飞不怕死,勇敢顽强,视死如归."那个"差"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如何变学生依赖教师学为积极主动地学?同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我试行了"六个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飞跃到"会学",建构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意思是说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必须有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才能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把学生教好.那么,是不是教师的知识越多,教学能力就越强呢?教师的知识越多一定能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吗?通过问卷调查、档案查阅和听课证实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多重因素相关,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并非唯教师自身知识水平而转移.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德国的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变老师教为学生主动去学呢?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觉得,积极,乐观,向上的主动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最美的风景。怎么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呢?一、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成功的学习体验,荡涤着学生稚小的心灵,教师让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历体验,无疑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知识的习得以及能力的提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上应充分关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遇到的重重困难,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力。作为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创造一个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学习环境,使学生们能够产生奇想和探索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做法。一、自主学习的诱因——激发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实施新课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子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地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他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老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完成由老师"导学"向学生"自学"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更应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生长点,即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是否已达到或部分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凭自己的主观感觉或教学经验判断学生的这种学习生长点,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成人与儿童的思维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意断式的"认为"容易造成主观认识偏离客观实际,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为了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前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学习前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编制成测试题目,在备课之前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会较为准确地告诉我们学生"现在已走到了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