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她反叛“五·四”早期白话诗的滥情和散漫,提出新的诗歌理论与美学原则,并积极进行新格律诗的创作试验。本文着重阐释新月诗派诗歌理论的“三美”主张和“理性节制情感”的原则,并以闻一多、徐志摩等创作为例,阐明新月诗歌的创作特色及确立新月诗派在中国新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格律诗理论是新月诗派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杰出贡献。闻一多于1926年5月13日《晨报副刊·诗镌))7号发表的《诗的格律》一文是集新月诗派关于新诗格律的主张之大成的一篇纲领性诗论。这篇诗论提出应当建立新的格律诗的任务,而格律化新诗之美学原则就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三者的结合。加上饶孟侃、徐志摩、朱湘、陈梦家等人先后的阐述与补充,“三美”理论更加细密和具体,成为中国新诗坛上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完整而富有说服力的美学理论。艺术以束缚为生,而死于自由。新月诗派把“三美”作为艺术信条,并付诸创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新月诗派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译介,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体现了新月诗派相似的译介取向。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译介,一方面是新月诗派自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新月诗派在诗歌的情感特质、个性特质和自然特质方面深受译介对象所影响的痕迹,从而突显了新月诗派的浪漫主义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既是情景的高度融合,更是研究诗歌艺术的重要凭证。纳兰容若巧妙地将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融入其作品,无论抒写相思的凄苦、哀叹爱妻,还是动伤春伤离之思绪,均能意到笔随,巨细必达。本文通过对纳兰词意境美、取境美和韵味美的分析,感悟了纳兰词凄婉而深蕴的意境以及纳兰容若纤柔善感的词心。  相似文献   

5.
新月派是一个以诗歌著称的文学流派,评论者多是从格律诗的角度研究探讨新月派的诗歌,新月派的小说领域一般则是以个案的方式加以论述。本文从诗化的角度切入新月派的小说,从古典诗美与诗化、意境与诗化及虚化与诗化三对范畴入手,剖析了新月派小说的诗化特征。本文切入新月派小说的诗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月派的小说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特殊的诗教传统,中国的古典诗歌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诗歌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从语言形式上对传统诗歌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由于启蒙的需要,诗歌的功利性传统并未改变.新月派上承南北朝诗风追求艺术独立性之余绪,外接康德美学审美无功利性之成果,对古典诗歌的功利性进行解构.但由于意识形态的渗入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新月派的解构遇到了困惑.为了走出困境,新月派采取了妥协的策略,从而达到了解构与重构的艰难弥合.  相似文献   

7.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8.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9.
新月诗派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时新诗创作存在的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不满,而这些弊端也引起诗人们对新诗形式的关注和探索,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特殊的时代因素使这一诗派的形成成为可能。加上闻一多等人的学识、才情以及对诗歌形式美探索的狂热,以他们为首的一个执著寻求诗美的诗派如一弯新月徐徐升起,照亮了诗国的天空。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只要是诗歌艺术的精品,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作品时,要通过语言的媒介,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空灵美和美学内涵,强调“空灵”是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并指出虚实相生的造境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新月诗派的格律化主张表现为对诗歌“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自觉探求,这是对于前期白话诗运动矫枉过正的反正,对于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我之境—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孙景阳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充分地体现了艺术美。特别是在诗歌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中,人们更是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是因为从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的民族特质来看,与西方古典美学...  相似文献   

14.
<正>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将其诗歌理论主张概括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这“三美”主张可说是新月诗派建设新格律诗的理论纲领和共同追求的方向。而在这“三美”主张中,音乐美又显然是其理论核心和最根本的要求。朱湘指出:“诗无音乐,那简直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相等。”陈梦家更从诗是“美的文学”,而且“应当是可以观赏的歌咏的思味的文学”这一新诗艺术特质的独特见解出发,强调了音乐美的重要意义。可见,新月诗人是把音乐美作为诗美诸因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意境与情趣是评价中国文化传统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将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荟萃在一起,与园林中山水、泉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种新的空间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同样具有意境美与情趣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是诗画与园林的结合,园林是凝固的诗,又是立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的情趣,是把古诗文、历史传说中的意境赋予园林景观之中,使之具有古风雅趣。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只要是诗歌艺术的精品,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作品时,要通过语言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诗歌艺术的独特性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在于他将性灵、意象、意境、韵律共同组成其诗歌的艺术整体,这使他的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新诗的发展里程中,他在探索诗的性灵美、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等方面,取得了前人没有的成就,作出了同代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磊 《语文知识》2003,(9):45-46
诗歌的最高美学层次是它的境界。所谓境界,即古典诗歌中的意境,它是意与境的统一,是情与景的和谐。王国维说:“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以说,意境是诗歌的艺术精灵,评赏一首诗的艺术效力和审美价值,最基本的审美准则就是看其有无独特的意境创造。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以其清幽的意境,使作品富有独特的魅力,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项峰”。在诗歌中,诗人将主观感情与客观外物结合起来,细致地描绘了春江之夜从月升到月落的迷人景致,字字句句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离别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性美、韵味美、音义美等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与作为载体的汉语的特征密切联系。本文将从汉语文字的具象性、句法的意合性、语音的表情性三个方面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诗歌上述美学特征形成的影响,以期从汉语文化的视角探寻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古代诗歌处处蕴涵着意境美,常令人沉吟玩味,难以忘怀。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的古典诗歌、书画、音乐等都十分重视意境,是艺术中一种"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是启迪学生美感、帮助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好教材。因此,笔者的古诗新教法就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