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图书情报工作中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出版图书情报著作、协作组织等三方面的“喜”与“忧”,更侧重“喜”中之“忧”,并提出了解决“忧”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科学言语教育的忽视是我国语文教育由来已久的问题,也是至今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取得应有地位的问题。上世纪末以来关注人文性的风潮更使科学言语教育问题雪上加霜。我们始终强调语文教育的思想教化功能,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忽视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尽管思想教化并不是人文性的全部。同时,我们也从来没有重视过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尽管也时常打着科学的旗号。科学言语的教育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刊今年第5期的两篇文章——《也谈“创造性阅读”》《为学习而阅读》已经应该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所警醒。本期再发一组文章正面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引起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回顾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喜忧参半,喜的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忧的是尽管实施了素质教育,并没有遏制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择校热、补课热、高分复读等现象大有愈演愈热之势。为了切实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索质.我校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吴蔚 《教育与职业》2006,(19):16-19
职业教育法推进十年,职业教育是进步了还是在原地踏步?是喜是忧?业内人士分析说“喜忧各具,总体趋势是我国职教正走出弱势低谷,迈向强势未来!” 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都深受高层的关注,正如《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等7部委部分领导纷纷发言,指明了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而且在职业教育的推动与发展上,一些企业和学校已经走在了前面,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强势发展之光!  相似文献   

5.
张玉芹 《现代教育》2006,(5):56-57,83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再来谈论,可谓老生常谈,但笔者认为确有再探讨之必要。从一些语文报刊、语法修辞著作的讨论文章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接触的情况看,这个问题至今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语言学界仍在争论,分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七、分号应改为句号的:2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教育成为一个问题领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徐九庆先生的教育随笔《中国教育怎么了》是反思和批判中国教育问题的又一力作。翻开书卷,满目忧患:就业之忧、能力之忧、品格之忧、师道之忧、价值之忧、公平之忧、礼仪之忧、留守之忧……忧心如焚,燃烧的是一个民办教育家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心。教育有问题,这是没问题的;然而,  相似文献   

8.
绕着校园走一圈,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故事在上演,是喜?是忧?  相似文献   

9.
徐敏 《上海教育》2011,(21):42-42
最近一则消息引发笔者关注——有媒体报道,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前期工作已启动,幼儿园“去小学化”有望成为法律条文。闻此消息,且喜且忧。  相似文献   

10.
特别关注语文高考是一个让我们又忧又喜的话题。说是忧,是我们往往花了许多时间,考试过后,语文成绩却不见得好,搞得我们学习语文是如履薄冰、忧心重重;说是喜,语文学习如果不是一味地做题,而是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写一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既是对身心的一种调节,也是对性格情操的一种熏陶,这又让我们枯燥的考试生活变得生动起来。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听听老师、同学们的说法。直播间主持人:何郁(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嘉宾:黄玉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既收获麦子,又守望星辰——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在上海,…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今年上高三了,作为家长我真是既喜又忧。喜的是孩子终于要考大学了,这是他多年的愿望。忧的是孩子的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尽管很矛盾,但是我们还是对孩子充满了信心,成绩只能说明眼前,并不能代表最终的结果。所以我们时刻给孩子鼓劲,使得他在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近期听了大约二十节语文课(主要是阅读课),可谓有喜有忧。喜在老师们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意识和拓展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普遍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普遍有所体现;忧在不少课都或多或少地给人以浮华有余而沉实不足之感。  相似文献   

13.
孙慧 《学语文》2004,(9):30-32
女儿,你知不知道,爸爸正在为你写这篇祝贺十岁生日的短文?十年了。十年前,正是我们家的草创时期。爸爸是个插队下乡学生,凭着一双手,现筹备修房,现置办桌凳家具,是真正的“无产者”了。成家两年多,那锅灶还在阶沿上,大风雨,就得等风雨停了再做饭。在这个时候,你却不怕我们的简陋降生了。是喜,是忧?是甜,是苦?是兴旺,还是险逆?  相似文献   

14.
继上期的“读者零距离之职校生的人际关系喜与忧”之后,本期我们带着职校生的学习困惑问题走进四川省旅游学校,与那里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关于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法推进十年,职业教育是进步了还是在原地踏步?是喜是忧?业内人士分析说:“喜忧各具,总体趋势是我国职教正走出弱势低谷,迈向强势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都深受高层的关注,正如《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等7部委部分领导纷纷发言,指明了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而且在职业教育的推动与发展上,一些企业和学校已经走在了前面,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强势发展之光!职教十年 弱势事业的强势未来@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语文界对语感问题越来越关注了。但笔者注意到:对如何培养语感能力即具体训练方法讨论得很热闹,而对语感的对象即感什么,似不够深入。这个问题不明确,那么关于语感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可能会成为无的之矢。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时说“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然后说说是不是真的甲天下。”  相似文献   

18.
没有登过岳阳楼却写“登斯楼也”。这种“忧”和“乐”在别的地方也会有。《岳阳楼记》强调先忧后乐。忧是实在、根本、主题,其它的是衬托。乐是虚无不实。忧是本,乐是末,非存在。忧是楼记的核心词。忧是朝廷之忧,皇家之忧,不是个人忧思,社会之忧、平民之忧,与存在主义哲学殊异。当代人的忧患意识就是看到环境的危机。虽为迁客、谪守,却没有览物的不同感受。阴晴悲喜,情随景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忠于王室,天下之忧乐乃为忧乐天下。朝政腐败,遭遇打击,作为“迁客”,要求改革,这可能是忧患的内容。迁客骚人,怀才不遇,却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这与现代人文精神难以吻合。  相似文献   

19.
高二上学期开设《论语》选修课,许多语文教师对此是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师生可以一起精读一本古代文化名著,祖国语言文化的传承又在我们身上延续着。忧的是。曾几何时。我们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回眸祖国的文化经典.在山一般高大的背影前,我们的眼睛多少都带着些迷惘。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无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喜忧,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引人入胜。因此,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并以此去感染学生,达到“学文”、“明理”、“悟道”相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