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6年6月5日, <朝闻天下>在原<早间新闻>基础上诞生,其栏目口号为: <朝闻天下>,开启全新一天.节目横跨央视一套和新闻两个频道,每天6:00-7:00新闻频道直播,7:00-8:30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并机直播, (此次改版后延长至9点)8:30-9:00新闻频道继续直播.  相似文献   

2.
央视新闻频道从2003年7月1日开播到现在,已经经历9个多年头。从播时对"非典"的关注到女主播胡蝶的闪亮登场,央视新闻频道在探索的进程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不断完善,历经多次改版。在多次的改版中,央视新闻频道的重点是调整节目的编排、推出新的栏目、转变节目风格、创新新闻表达方式等,以扩大频道的影响力和提升频道品牌价值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善弈者谋势.为了在时代的变迁中站稳脚跟,从7月底起,央视新闻频道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改版动作.8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改版的收官动作--将上午,下午两大时段打通,推出<新闻直播间>,滚动播出新近发生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14:50分,震后22分钟,央视就播出滚动字幕新闻;震后32分钟,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以头条方式正式播发地震发生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备受瞩目的央视新闻改革以日新月异的态势陆续推向台前:在央视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与<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等作为单个栏目的面貌变化相比较,央视4套以<中国新闻>为统一品牌的改版更具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央视改版轰动一时,新闻类栏目成为改版力度最大的板块.本文以<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为范例,着重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对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前后的栏目进行讨论分析,并由此探讨电视新闻类节目产生意义的途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实话实说>将告别观众.这个红极一时的节目曾从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中被"踢到"了央视一套,如今又将在央视一套改为高清频道的变革中被"淘汰".据悉,央视新一轮改版工作终于开始"动刀",<实话实说>节目由于收视率不理想而停播,告别荧屏.  相似文献   

8.
"<央视论坛>是2003年5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而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在新闻频道中,它的功能相当于平面媒体的'时评'或评论员文章.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栏目的追求,那就是--透过现象说本质."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26日,署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网友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发表了题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是为"出国考察门事件".[1]紧接着,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以及央视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信息时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从本事件可以看出,公民新闻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27日,<朝闻天下>悄然"变脸",率先拉开了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大幕.全新动感的包装,青春亲切的新主持人,丰富活泼的新闻内容,都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改版的相关信息,我们联系了<朝闻天下>的制片人李骏先生.刚结束一宿工作的李骏在梅地亚中心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
一、解读<新闻日日睇>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4年2月2日开播的一档新闻评论类的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以它鲜明的特点吸引着广大观众.节目的特点十分鲜明,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化":题材本土化、语言方言化、立场平民化.  相似文献   

12.
央视新闻频道和CNN U.S.频道在管理体制、频道定位、意识形态、运营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别,然而,两者都是以各自国内的观众为主要目标受众,都追求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在具体的新闻制作理念和新闻报道业务方法上,央视新闻频道可以借鉴CNN U.S.频道的某些有益经验.将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和CNN U.S.频道进行对比,人们会发现一些前者克隆、模仿和借鉴后者的影子,一些观众和网友将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简单地归结为"打造中国的CNN".  相似文献   

13.
<法治在线>节目的文本形态由"第一现场"和"法治聚焦"两个版块组成."第一现场"版块是对某一法治事件的新闻性叙述,实现当期节目内容的"故事化表达"与"议题设置";"法治聚焦"版块通过对同一事件的法理分析完成"议题"的思想性延伸.作为一档日播法治类专题栏目,<法治在线>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定位与新闻品牌策略主要是通过"第一现场"来加以打造并实现的.<法治在线>的"现场体"新闻叙事模式不仅是对央视新闻频道整体定位的吻合与呼应,更是对法治类新闻题材"强纪实性"电视传播手法的探索与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福建新闻频道全新推出24小时全媒体直播互动平台"直播福建",依托福建新闻频道20年专业新闻基础及福建省唯一应急电视频道平台,以大量一线记者、著名电视主播为班底,以新闻事件直播和原创短视频为亮点,联合全省各大直播平台,微博、微信、头条,海博TV、央视网络直播平台等均可同步直播,形成网络直播矩阵,并可与传统电视大屏同步跨屏直播,将传统电视公信力影响力与新媒体实时互动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节目是电视台的根本,新闻则是电视媒体的最基本特征.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战略,中央电视台于近期加大改革力度,用国际化的标准推进节目创新以加强三个着力点的建设:一是新闻立台,二是强调频道的专业化,三是打造"品牌栏目".自2009年7月刮起改版风暴,到8月中旬为止,改版涉及了一套、新闻频道、二套、三套和四套,200多名主持人的一岗位面临调整.为响应央视的"品牌战略",新闻频道此次改版的目的是强化直播、调整节目编排、转变文风、创新新闻表达方式、增加信息含量、提高新闻质量,引起了最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版央视新闻额道为对象进行内容分析,考察其在传播符号、节目体裁、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分析改版反映出的新闻频道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高晓晨 《声屏世界》2013,(10):27-28
从1999年5月23日我国首个电视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以来.十余年间.我国的电视新闻频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当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整合央视新闻资源成立新闻频道后,全国各省市新闻频道的创办和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但是纵观全国电视新闻频道。在播出内容与运营上能名副其实的除了央视新闻频道之外,多数省级和市级电视新闻频道差强人意,有的甚至徒有其名。笔者对国内两个较为成熟的电视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构架和编排进行对比后发现。去栏目化、实现大时段、大编排、大构架是设置电视新闻频道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新闻联播>改版的消息传出后,业界和民间的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的特殊地位和央视新闻的示范作用决定了这次改版的非常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电视新闻理念的阶段性认定.  相似文献   

20.
"金豆、银豆,不如天天吃豆!""油脂无罪,吃法要对."这是2007年十·一黄金周,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广而告之"特别节目--"消费者学校"的播出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