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电化学包括原电池、电解、电镀、精炼及金属的腐蚀,应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判断装置名称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即提供电能;而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需消耗电能.所以有无外接电源是正确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依据.确定是电解池后,再从电极反应的特点判断是电解、电镀还是精炼.  相似文献   

2.
电解池是不同于原电池的一种装置,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金属的电镀防护、金属冶炼、工业制氯气等都离不开电解反应,因此电解反应深受命题者青睐,各级考试对电解反应的考查,主要集中于电极的判定、电极反应的规律及书写、电解原理的应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原电池是利用两个电极的电势不同,产生电势差,从而使电子流动,产生电流的。需要注意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外接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原电池中  相似文献   

4.
必修2中原电池教学位于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2节,其标题为化学能与电能。学习原电池除了需要化学能能够转化外,更需要知道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原电池中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往往是以离子的形式出现的,因为掌握离子反应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原电池教学必然涉及电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电学知识也是必要的。现可以将原电池教学知识链绘制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流。一般认为原电池的构成需具备以下条件为:  相似文献   

6.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根据原电池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形式,原电池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一、考查原电池的组成及原理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要组成原电池,必须有两个相连接的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及电解质溶液。学习原电池,我们要能够准确判定原电池和电解池,并能对装置内部的离子移动方向进行判定,如,在原电池中,阳离子总是向正极移动,在电解池中,阳离子总是向阴极移动。  相似文献   

8.
部编高二化学课本P32—44,分别讲述了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的原理,而电镀不过是电解原理的一个应用,因此,关于三池的判别实际上只归结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判别。大家知道,原电池和电解池是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应该说,在这二池里的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共同本质虽然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也有区别。对于原电池说来,是先有反应(氧—还反应)才有电(电子的定向移动);对于电解池说来,则先有电然后才有  相似文献   

9.
在原电池、电解和电镀的教学中,对于电极名称的判断和电极反应等问题,学生常感到困难。其原因是缺乏对上述问题本质的理解和具体分析。现归纳总结如下。一、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现以原电池原理改进的装置往往作直流电源使用。因此,哪个电极电子较多,可以流出电子;哪个电极电子较少,可以流入电子,这在实验和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人们把原电池电极名称规定为:  相似文献   

10.
正电化学是中学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学知识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知识点,其内容主要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必考的考点.考查的重点是①电化学基本理论,电极的种类和电子、离子移动的方向.②电极反应的类型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③电化学的简单计算等.以下用举例说明的形式谈谈电化学部分的复习要点.一、原电池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发生电子转移,如果能够设法使转移的电子  相似文献   

11.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一般由2个电极(正极和负极)、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的电解质)及形成的闭合回路构成.电极分为负极与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导致电子从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从而形成电流.负极材料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石墨、铂、金等导体),正极材料只要是导体即可.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电解氯化铜水溶液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金玲 《成才之路》2011,(20):90-I0019
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教材地位:本课题是从能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承接化学1的氧化还原反应,铺垫选修4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知识内容: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重点是解决原电池原理,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  相似文献   

14.
题目图1装置是电解池的是( )答案:(B).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很多知识.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识别,中学阶段是按下列原则进行的:原电池是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在外接直流电作用下,发生非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一般以有无外接电  相似文献   

15.
“三池”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原电池)或通电引起化学反应(电解、电镀)的装置。也就是常说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或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笔者把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简称为“三池”。怎样掌握好“三池”的有关知识,关键在于辨明电子流动的方向和阴、阳离子的放电规律。本文将“三  相似文献   

16.
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先有化学反应后才产生电流的;电解和电镀是由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一种装置,是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后才引起化学变化的。在教学活动中,我看到不少同学对解既有原电池又有电解、电镀装置的  相似文献   

17.
张志立 《新高考》2006,(11):33-36
一、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关系原电池电解池能量转化化学能一电能电能一化学能反应特征自发进行反应非自发进行反应电极名称由电极本身决定负极:相对较活泼金属正极: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石墨由电源来决定阴极:与负极相连阳极:与正极相连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阴极:还原反  相似文献   

18.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原电池两极的活泼性不同,将原电池两极分为负极和正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负极和正极是原电池中的顶梁柱.与原电池的2个电极有关的常见题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玲 《高中数理化》2009,(4):56-57,59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一般需具备3个条件:①有2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作负极的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的材料用一般导体即可;②有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  相似文献   

20.
原电池是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 ,并将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在不同的电极上 (要适当安排两电极 )进行 ,从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常由正、负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即介质 )组成 .介质不同 ,有时会对原电池电极反应有影响 ,这一点同学们有时会疏忽 .为此 ,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加以例析 .一、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对原电池电极反应的影响1.考虑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问题例 1 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