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说,要建设和谐社会。毛主席在矛盾具有普遍性中讲:"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①因此,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具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与创新,也是处在历史机遇(转型)期的现实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诉求.当前,摆在新闻宣传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要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基本概念,认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进而要思考: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怎样设置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本文在"和谐与冲突"理论视阈内,对社会问题报道这一独特的新闻报道类型予以探讨,其主旨在于提出不断强化和改进对社会问题的报道,是主流媒体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社会问题报道领域的拓宽、内容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是主流媒体进一步发挥社会功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新闻宣传要维护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不是一团和气,不讲原则。它是建立在深刻的、具有中国气派的哲学基础之上的治国理念和社会理想。这个理念和理想的关键词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世界充满矛盾,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特点,人们的意识千差万别。世界正是以此而生机勃勃,而姹紫嫣红。不同的意识相切相磋,世界于是得以克服矛盾,向前演进。世界之如此客观存在,正是和而不同的最大表现。如果事物没有差别了,人的见解千篇一律,那时候,世界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是促进社会包容的重要场所,社会包容是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包容中所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与矛盾,可以从消除社会排斥的角度出发予以解决,如消除制度性排斥、消除人为性排斥、消除物理性排斥等。  相似文献   

5.
江珊 《大观周刊》2011,(48):15-15
道德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进度的一种体现,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阶级它有着不同的社会道德观念,没有任何的一种道德它是永恒而不变的。然而在和谐的社会中,公民道德行为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在传统道德中来吸取经验与不足,传统的道德思想经过现代社会的洗礼,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所适合的道德,才可以快速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国民精神及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这是新近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一句表述,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被称为“第四种权力”,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一“权力”来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依笔看来,要成为一面好的“防火墙”.一个好的“减压阀”,媒体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及其关系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融洽、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稳定可以压倒一切,但稳定并不一定就能代表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也是一个“不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各种才能、各种职业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人人都感到满意,彼此没有冲突。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闻屿  吴涛 《兰台世界》2016,(2):129-130
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一直是救济社会困难群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是近代才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有很多举措和政策值得研读和探讨,本文对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分阶段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政策措施,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9.
林靖 《新闻知识》2006,(4):77-78
随着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高敏感期和高风险期,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随之产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在这个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这是一个重大而正确的举措。我们的新闻媒体,就应当做好社会问题的报道工作,起到反映民情民意,调节社会矛盾,稳定民众情绪,构建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一、社会问题含义及其特点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中一个常用概念与研究视角,从抽象意义上讲,它是指实际条件和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  相似文献   

10.
张品良 《网络传播》2005,(10):12-13
“当今世界正在向网络社会时代过渡,互联网正在创造一个特殊的、虚拟的社会空间,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虚拟社会是历史和现实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的挑战。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网络传播的种种功能,社会对网络传播的利用、驾御、掌控能力已经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构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飞跃,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既有形态。”  相似文献   

11.
张帆 《新闻记者》2014,(1):84-87
当下中国舆论形态的变动,同时发生在全球化与媒介化两个语境中。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国际舆论与国内舆论互动显得更加频繁,舆论形态更为复杂;另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不仅是一种传播的手段和载体,更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管理的方式。新媒体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了话语表达空间,为民主增添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转型中国的各种矛盾与冲突。这些冲突与矛盾,集中表现在新媒体与群体性事件的结合上。毫无疑问,新媒体加速了社会动员的速度,扩大了社会聚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社会包容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认可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社会包容与社会排斥相对立,在论述社会排斥涵义的基础上对社会包容的概念进行解释,指出社会包容的核心精神是宽容和公正.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包容的重要载体,而社会包容对公共图书馆提供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包容使命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避免政治排斥、人格排斥、设施排斥和制度排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使命是非公理性的,它有可能与社会责任使命相冲突.  相似文献   

13.
《兰台世界》2013,(Z4):149-150
<正>救孤济困、扶老助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环节。中国历代社会对老弱群体的救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历史文献档案的分析,研究历代救济思想,探索其在实践中救济管理方式、动作特点及由此体现的政府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一、古代救济思想1.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中论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古代思想家对弱势群体救济的萌芽。《书·无逸》也说: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礼  相似文献   

14.
改革、发展、稳定,稳定是基础、是前提、是保证。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一切都是空话。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日益向纵深推进、各种社会矛盾纷繁交织的新形势下。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承扫着重要的角色。理应忠实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5.
社会矛盾与“国泰民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由陌生人构成的大型、流动的社会。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就是不稳定的,不同色彩的人组成一种波澜壮阔、波涛奔腾的大海,那正是它的活力所在。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只有运用合法和公开的社会手段,即互相同意的条文条规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和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回答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报纸诞生于阶级社会中,它是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在世界上存在着阶级区分的时期.它又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资产阶级新闻学对报纸所下的定义可谓多矣,有的说它是公众的信托所,有的说它是社会的言论机关,有的说它是人们的父母、学校、剧场及顾问……等等.不管定义有多少种,总之,没有一种不是否认报纸的本质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没有一种不是把报纸的本质歪曲成超阶级的东西的.  相似文献   

17.
李亚奇 《记者摇篮》2006,(12):30-32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当前人们关注最多的话题和付诸实践的课题。作为新闻媒体,有责任用正确的宣传手段和方法,做好积极引导工作,化解和处理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王晶 《兰台内外》2010,(5):12-12
一、档案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极强的工作,其主体是档案,即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作为社会共享的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19.
胡耕  程彻 《新闻前哨》2005,(12):52-5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作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探寻舆论监督的和谐路径,对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加强监督和改进监督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尽管南宋创造了高度的文化和文明,然而最终却沦落在蒙元铁蹄下呻吟,根源在于中国文化的理念。但是历史书写告诉我们是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南宋灭亡,却没有从文化方面入手去分析。由此,《蒙》书成为历史书写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