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唐的诗坛,经过王、杨、卢、骆“四杰”的努力,开始逐步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扫除齐梁诗风的任务,却是由比“四杰”稍后的陈子昂来完成的。继后,唐诗发展到“盛唐”跃入繁荣的顶峰,也有着陈子昂的不朽功绩。笔者拟就陈子昂在唐诗繁荣史上的功绩略谈如下浅见: 陈子昂是初唐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歌革新家。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见解都出类拔萃。他处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其文才曾被武则天赏识,然面武则天只重他  相似文献   

2.
初唐五古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贞观君臣和王绩为代表,其五古特点为:气象恢宏、气势壮大,以述怀言志为主的中长篇五古明显增多,少数篇什已颇近古调;第二阶段以“四杰”为代表,他们用五古写作山水景物,开盛唐山水五古的先声,一部分五古长篇具有明显的仿古倾向,说明于律诗形成颇有贡献的“四杰”已在有意区别古、近体制。五古的上述演变,为第三阶段陈子昂以复古为革新,写作五古组诗《感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勃和陈子昂都是初唐时期杰出的诗人。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大书特书,论及初唐诗风改革之功,往往把陈子昂推称为诗风改革的旗手,而对王勃及其同时期的其他诗人所作的贡献则予以排斥。韩愈有“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诗句,欧阳修也有“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的评价。好象陈子昂是初唐诗歌改革揭竿而起的第一人,相形之下,王勃等人的地位则显得十分冷落。位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有此不公正的对待,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本文拟从王勃的生平事迹、诗歌思想内容和对诗风改革的贡献诸方面作一探讨,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初唐四杰之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建立了显赫功绩的陈子昂,以其执着的进取精神,高举文学的革新旗帜,标举汉魏,对六朝以来的华靡文风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真正揭开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文革新的序幕。陈子昂的理论主张,主要见于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简称(序)》)。在著名的《序》中,陈子昂全面提出了他的诗歌主张: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相似文献   

5.
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边塞诗是一个群星难灿的流派,尤其是高适、岑参两位,既是其开拓者和继承者,又是当时诗坛的校使者和中坚力量,在推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体风格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功勋。他们继承了“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传统,深入体验边塞生活,积极进行边塞诗创作,且艺术上日臻成熟,达到了边塞诗的鼎盛。然而,尽管他们有着比较接近的人生经历,也有许多艺术共识,但其创作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是同中有异.一、高适、岑率的边塞诗集申表现了时代精神,是典型的盛唐之音.隋唐以来,由于边境战争耗霞万土扩大,各民…  相似文献   

6.
初唐四杰在唐代初期为唐代诗歌的奠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六朝的浮艳诗体进行了革新,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从题材的选择到体裁的革新,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中华文学的瑰宝。四杰不但给沈佺期、宋之问的成就奠定基础,更给之后的陈子昂,大小李杜和白居易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唐诗独具匠心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将中国文学推动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边塞诗,滥觞于隋朝,形成于初唐,经历了以虞世南为代表的“萌芽期”、以“四杰”为代表的“成长期”、以陈子昂为代表的“壮大期”三个阶段,到了高适、岑参时进入“成熟期”。初唐边塞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初盛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在文学上尤多建树。不仅以诗歌创作为盛唐诗导夫先路,而且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文学思想。“通变”是张说文学思想的特色:既有继承“四杰”、陈子昂等人革新理论的一面,也有超迈前贤、创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初唐前期,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沿袭宫体。"初唐四杰"探索新道路,改造宫体诗,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四杰"的作品未能完全摆脱齐、梁浮艳诗风的影响。陈子昂继"四杰"之后,从汉魏风骨中汲取素养,大力倡导诗歌革新。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要有风骨。陈子昂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超越了"初唐四杰"。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元七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活跃着被尊为“四杰”的几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志同道合,相互呼应,“开辟翰苑,扫荡文场”①自觉地改革文坛积习,使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生机。“四杰”的诗歌理论与他们的诗歌创作一样,同样充溢着变革现实诗坛的高亢激情和创造新的诗歌风貌的强烈愿望。其中关于诗歌感发兴会,问题的理解和阐释是“四杰”诗论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中渗透着“四杰”对诗的独特理解,也显示出了他们的诗学精神和文化品格c本文拟对“四杰’咱9这一理论作一分析、梳理,或许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论初唐四杰对骈文的革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初唐四杰的文学观及骈文作品的分析,展示他们在唐代文学和中国骈文发展史上的贡献,即在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从为情纬文的角度出发,改革六朝以来的骈文文风,使初唐骈文在思想内容和审美形态上展现出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针对齐梁文风,初唐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张扬兴寄风骨的诗风,千余年来受到极高的评价,“子昂始变雅正”成了千古不易的定论。但我们对陈子昂的文学史地位应有全面客观的评价。陈子昂在文学在理论上对六朝文学特别是对齐梁文风进行总体否定,就艺术发展的角度看,是一种退化。他对六朝文学的批判远不如魏征等人所倡导的合南北文风之说那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 庾信老年的诗文,凌云健笔、意境开阔,更加成熟。有人竟对他的作品评头品足, 只怪他们对前贤品格的认识极其模糊。他对这帮后生还有什么畏惧? (二) 须知“四杰”诗风仍染初唐风尚, 对六朝的华靡余习还没有彻底扫荡。有人仍然讥笑他们为文“轻薄”,殊不知讥笑者早已被人遗忘。而“四杰”的诗文仍如长江大河奔流荡漾。  相似文献   

14.
人们评论初唐四杰,往往只注意他们诗歌的共性,但对其诗歌个性的研究却不很充分。本文将初唐四杰的诗歌放在唐诗由六朝向盛唐过渡的大背景上,通过比较研究,既考察了四杰诗歌在思想、艺术上的共性,又探讨了四杰诗歌的艺术个性,并对四杰面目各异的诗歌艺术风格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未名社的四位骨干成员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都是安徽霍邱叶集人,而且是小学同学,因此被称为叶集“未名四杰”。在鲁迅的影响和指导下,短短几年里,“未名四杰”在翻译、创作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现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探讨“未名四杰”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且阐述这种文化熏陶对他们的精神意志、人格品质、人生道路、创作个性、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文艺发展史上,凡是才华出众的作家,往往是见解出众的批评家;他们不仅在文艺创作上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文艺批评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的进步文学主张,对扭转齐梁“绮丽”的文风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新乐府运动的开展。车尔尼雪夫斯  相似文献   

17.
皖西“未名四杰”指安徽霍邱籍的革命文学家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和台静农4人。他们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未名社”的骨干力量。在鲁迅革命思想的指引下,“未名四杰”翻译出版了大量具有进步意义的苏俄及东欧文学作品,不仅为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新文学提供了作品,而且为其提供了艺术技巧与范式。“未名四杰”的革命文学翻译继承了鲁迅的文学理念和文化品格,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对“未名四杰”革命文学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二是严肃认真、有错必纠的严谨文风;三是提携新人、泽被后学的文化传承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学期八七级“古代文学”课学习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现把隋、唐、五代文学的学习重点与具体要求谈一下。 隋、唐、五代三个时期中,唐代文学成就最高,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唐代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每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重点。 初唐(618—713):这时期可分为两段。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南朝诗风的文学革新主张,为唐诗的繁荣开辟了健康道路。这一时期“四杰”与陈子昂是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一代自有一代的诗风。盛唐时雄浑朴实、刚健清新的诗风的形成,是与陈子昂的率先倡导分不开的。南宋诗人刘克庄《后村诗话》云:“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朝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这段话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可以说,陈子昂是初唐诗坛上第一个自觉地起来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余绪的杰出诗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陈子昂山水诗的申美价值,发现在山水诗由六朝向唐代的发展进程中,陈子昂具有主要的过渡意义。他的山水诗在审美观照方式、文化内涵、语言风格以及形式结构上均对六朝诗有重大突破,实开唐代山水诗之先河。所以尽管陈诗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六朝因素,其扫变风气之功不可抹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