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是在美国数学史家斯特洛伊克去世前九个月对他的一次私人访问的基础上写成的,简要介绍了这位享誉国际科学史界的学者的生平及其科学工作、他的坎坷经历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其科学史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介绍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化学教育家、科学史家张资珙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基础和相关工作后,分析他从科学思想史进路和实证主义编史学进路于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从而说明西方科学史研究理论亦能成功应用于中国科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田松在读过了物理学研究生以后,攻读了两个博士学位,一个是哲学博士,一个是理学(科学史)博士。所做论文方向分别为量子物理哲学,中国少数民族科学史(纳西族)。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学者。他的这本著作《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表达了对传统文明的尊重,对现代科学.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想望。  相似文献   

4.
方以智“函雅故,通古今”和“尊疑”、“求实”的科学史治学特点。对其科学哲学思想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帮助,而且他还能以自己提出的科学哲学思想来指导科学研究及科学史工作。这一案例对启发科学史学与科学哲学互动的本土化探索以及促进和加强这两门学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资珙(1904-1968年)是著名教育家和科学史家,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曾在我国多所大学任教,培养造就了几代科技人才。他长期从事科学史特别是化学史研究,做过大量史料考证工作并有独到见解。他是李约瑟的挚友,曾为李约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提供了许多帮助。  相似文献   

6.
谭红红 《大众科技》2009,(7):195-195,187
基于对"科学史"和"科学史教育"的认识,论述了公众科学史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提出并探讨了公众科学史教育的模式和目标,以期为国内公众科学史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谈到科学史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人们不能不回想起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这位对科学史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奠基者。今年正值这位伟大的学者逝世40周年。1884年8月31日,萨顿出生在比利时佛兰德省的根特一个富裕家庭。早期的教育使他对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萨顿进入根特大学学习。最初,他学习的专业是哲学,但很快他就对哲学这门学科感到厌恶。经过一年时间的自学和思考后,萨顿又回到根特  相似文献   

8.
尹传红 《金秋科苑》2013,(18):69-71
阿基米德无疑是古希腊乃至整个科学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科学家,而他一生的全部冲突和悲剧,都集中在他生命的尽头。公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科学史只有描述没有解释。独立后的科学史引入了解释方法 ,从而导致了科学史的分化。不同阶段科学史观的差异决定着科学史解释方法的差异。内史的解释与外史的解释、辉格式的解释与反辉格式的解释等都将在新的综合的科学史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多布罗夫是苏联科学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建了科学学基辅流派。他发展了科学技术潜力及其评估方法的理论,提出科研人员优化的理念和科技预测的思想,在他的努力下,乌克兰科学院组建了“科技潜力与科学史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郭青瑛 《科教文汇》2014,(8):192-193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史教育的意义不断突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史资源被渗透到科学教学中,但是,科学史资源在教学中的高效性与理想的目标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对科学史资源的高效实施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熟悉科学史的朋友可能知道,伽利略为了驳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曾经设计过一个“思想实验”。这一理论设想记载于他晚年出版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至今还作为科学史上“思想实  相似文献   

13.
科恩作为著名的科学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科学史研究主题体现在人物研究、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科学编目研究、科学编史学研究等方面,体现了在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对前人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未来学是英国学者H.G.韦尔斯发明的。在科学史上,他是一个独特的人物。青年时他在伦敦大学学生物学,既未得到学位,也未成为教授,却发明了未来学。在他提出未来学后不久。也即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这就越来越要求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未来进行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之初,科学与人文的隔阂并无减少,科学和人文教育如何整合受到关注,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史产生和发展与此密切相关。结合科学史学科的历史发展,对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做一探讨:科学史学科的发展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目前科学史的教育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在新世纪科学史学科有待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迈克尔·鲁斯(Michael Ruse,图1),1940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970年获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哲学专业)。他曾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任教35年,现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露西尔·韦克迈斯特(Lucyle T. Werkmeister)哲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项目主任。他是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获得过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等。他创办了《生物学与哲学》期刊,现为荣休主编。研究领域为生物学哲学、伦理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在相关领域著述颇丰。  相似文献   

17.
李俨与中国古代圆周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李俨、严敦杰的学术通信和已发表的论著相对照,讨论李俨对四个有争议问题在不同时期的看法和取舍态度,这四个问题是:(1)刘歆的圆周率;(2)《九章.圆田术注》中“晋武库”一段及圆周率3927/1250的作者是谁;(3)如何阐释《隋书.律历志》中关于量器的记载;(4)祖冲之是如何得到圆周率355/113的,李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反映他作为一代科学史宗师的研究思路,学术风格和嘉勉后学的长者风范,他关于史料和算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科学史研究中论点的“假定”性质的看法,对今天的数学史乃至科学史研究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凯德洛夫一生致力于科学史、科学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以及科学发现的心理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800多篇论文,50多部专著,是苏联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学者。他曾三次荣获列宁勋章及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活跃在有关哲学、逻辑、方法论、科学哲学、科学史等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凯德洛夫是一位多产作家,全面评述他浩繁的论文和著作是很困难的。本文仅就凯德洛夫的自然科学哲学思想,从三个方面加以评述。一、凯德洛夫对恩格斯《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凯德洛夫说:“我用了将近五十年的功夫对恩格斯未完成的遗稿《自然辩证法》及其中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李政道促使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创立,他领导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了中国科学重新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心数十年来的工作,在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生物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核心,而生物科学史观的确立是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论文通过阐明生物科学史在生物学科中的地位和生物科学史运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重点探讨如何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