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中国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校应当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青春梦"的升华。"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代表了当代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想根基。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国家的未来,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必须从青年大学生抓起。因此培养"中国精神"是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必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中国历史的集中表述,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当代关切。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和依靠中国力量。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处处体现出自强自立、积极进取、坚忍不拔、责任担当的精神。道家文化则处处展示出无为而为、灵活变通、豁达超然的智慧。二者的有机结合,塑造了国人以自强进取、变化创新为核心的心理弹性特征。这恰恰是"中国梦"必将得以实现的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每一个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大学生"中国梦"的构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把"中国梦"的实现有机融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当中去,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凸显时代性、体现主动性、提高实效性四位一体,以学生为中心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基本原则。通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制度和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和创新教育手段等路径来实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构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中国梦"文化溯源入手,分析了"中国梦"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提出以"中国梦"为契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梦的传承者、追逐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思想保障。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必须要对思想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要在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下展开。下面本文主要从思想内涵、价值维度、责任要义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以"中国梦"为引导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梦"本质上与大学生应树立的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事关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提"中国梦"。本文探索中国梦进课堂的路径,以"中国梦"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高校大学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要后备力量。"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更为成熟的历史时机,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传递了正能量。本文从开展"两课"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为之齐心奋斗的社会理想,也是广大劳动者付诸实践的"彼岸"。劳动是构建"中国梦"场域的动力之源,"中国梦"产生于劳动实践之中,劳动成果支撑起"中国梦",创造性劳动加速现实"中国梦"。"中国梦"场域的形塑之路,是劳动者意义世界形塑的过程,也是场域内劳动人格跃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全社会上下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也应积极地将"中国梦"的思想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中国梦"的思想文化教育,通过新媒体举办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和对中国精神的认同,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把"中国梦"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提升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进而正确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的重要职责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横空出世,能在短时间内受到13亿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拥戴,极大调动起人民参与的热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梦"务实的内涵容纳了13亿中国人共同的期许和愿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其本质是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中国梦",其本质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道路,从而使中国实现富强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和民族振兴之梦。三个梦想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统一,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职生个人理想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应该用"中国梦"引领高职生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又引领着高职生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奋斗。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中国文坛上,龙应台和谭恩美都是有着很高影响力的作家,而她们的作品中又都充斥了浓浓的"中国梦"。但是,就其作品的内涵来说,两人对于"中国梦"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龙应台的作品中,没有批判,只有人文情怀,对于人生命的尊重和对文化的尊重是龙应台所不断探讨的。而由于谭恩美的美国华裔身份,谭恩美的作品中则更多是对于中国复杂性的描写,其中不乏对中国的批判与审视。但是,究其根本,两人都是在不断的书写中饱含着对中国社会的期待,本文就龙应台与谭恩美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来对两人不同的"中国梦"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提高"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其融入的路径有: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挖掘文化育人功能,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搭建"中国梦"实践平台,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中;积极占领主要阵地,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网络主阵地中;充分利用先进典型载体,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进到学习先进典型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民族文化的内在追求、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和当代中国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中国梦"这一宏伟愿景。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在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为指导当今社会发展而提出的重要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培育合格的筑梦人,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必须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具备实现"中国梦"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有:理论路径、实践路径、平台路径和榜样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17年10月是(国发4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4]文件出台3周年之际,以及十九大的顺利召开,都为体育产业的下一步发展做出来规划。体育未来的发展值得我们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所谓的"中国梦"就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础.我们要忽略所取得成绩和数字去发现他们背后的问题,我们要学会从本质去分析,而不是只抓住表面的东西不放。本文通过叙述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让我们能更好地去面对问题,并能妥善的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