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结撰探微江苏南通黄瑛俊《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要求合格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结构布局,语言艺术的品鉴欣赏能力,是高层次的研读和理解,也是审...  相似文献   

2.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人文素养。为此,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此再度列为“考试内容”。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考生看到《考试说明》已是2001年3月),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它将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如何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牢固识记面广量大、需要高中三年掌握的名句名篇,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笔者以为只…  相似文献   

3.
“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这是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能力目标。而历年来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则对这种鉴赏能力提出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自1991年以来,高考语文则把对中国古代诗歌作为测试“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应“初步具有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 2003版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对“鉴赏评价”的考查也明确到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几年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一直是一个考查热点,从未间断,而且由过去的客观选择题过渡到主观简答题,试题进一步向深度发展。其实,主观性试题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鉴赏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创造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鉴赏习惯,这也是适应新课标的大势所趋。而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是一个薄弱环节,丢分现象比较严重。例如 2003年高考试题17小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它将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九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鉴赏部分两题分别涉及到唐杜甫的《漫成一首》以及《绝句》,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裴度的《溪居》、唐柳宗元的《江雪》五首古诗,试题分别从诗的文学、写法、题材、意境等方面对考生进行考察,这就要求考生需掌握一些古诗鉴赏方法,具有初步的对古诗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古诗  相似文献   

7.
湖北教育出版社郑重承诺:凡使用《超级考生》并取得2007年高考湖北前五名的考生可获得一年学费的奖励杨金水——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教科院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超级考生·备战高考·一轮复习·语文》紧紧瞄准高考语文的目标,依据高考语文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形成训练。  相似文献   

8.
12010年高考模块命题概况 物质结构理论是高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亮点之一.2010年高考试题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在理综试卷中试题一般采取“二选一”或“三选一”的形式来进行选择做答,虽然很多考生喜欢选择《有机化学模块》部分,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命题更科学,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考试手册》是高考的指导性文件,认真研读《考试手册》的“考试目标”“考试细则”“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乃至“样题”,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面临高考的广大考生,尤其要了解和正确把握《考试手册》在2004年的调整和变化,以便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复习。与去年相比,高考语文试卷的基本框架保持不变,阅读和写作的占分比例稳定。《考试手册》调整和变化的主要内容有: 一、文言文阅读分值的调整为了逐步向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过渡,文言文阅读的分值今年调整为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语文教师和考生面前。说它以全新的面貌是因为2000年《考试说明》增加了透明度且透明度很大。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带号的内容不考查:语音、标点、应用文;第一次明确地公开了试卷每部分要考查的题量及赋分情况,对于全社会关注的作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题60分;第一次在作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一、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共分七个部分。第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 6题 18分第二、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4题 12分第三、文…  相似文献   

11.
欧阳睿 《高中生》2011,(7):58-59
编者按:每年高考的《考试说明》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同时也是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2011年湖南高考《考试说明》是2010年湖南高考。《考试说明》的进一步完善每相对于2010年的《考试说明》来看,2011年的湖南高考《考试说明》整体保持不变,局部进行了微调。本刊现分别对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考试说明》进行解读,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贺树军 《教学考试》2023,(46):40-43
<正>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自陈村的散文《给儿子》,第9题给出两组关键词,要求考生选择一组写文学短评的思路,这一创新题型扣合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这一学习任务群。考试是对教学的回应,“文学短评”写作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征稿     
《中国高校招生》2009,(1):F0002-F0002
敬爱的读者: 非常感谢您多年来对《高校招生》的大力支持。《高校招生》是一份集指导类、知识类和阅读欣赏等内容为一体的高考备考刊物。自创刊以来.得到全国考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和肯定。为更好地服务考生。本刊特设“编读往来”栏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就 2 0 0 3年上海市高考试卷谈一些总体的认识 ,作一些简要的评述。一、重视对文本的赏析、品味 ,以提高考生文化修养为着眼点 ,引导学生与优秀文化对话 语文高考试卷 ,年年粗看相似 ,岁岁细品不同。与往年相比 ,今年上海的语文高考试卷更加重视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也就是更加重视考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所谓的语文鉴赏能力其实是一个人对于文章的敏锐把握能力、体验领悟能力和评价赏析能力。“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这句话表明缀文者 (作者 )写作的因子往往是基于某种情感 :感性的、理性的、激情澎湃的、哲理意味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把对成语的考查扩大为考查熟语,这是今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最大的变化之一。2004年《考试说明》这一微小的变化,无疑给考生的复习  相似文献   

16.
“发展等级”是高考语文提出的概念。 2 0 0 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把写作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基础等级”强调的是考生的基本素质 ,是大多数考生都能达到的一般要求 ,“发展等级”突出对考生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这是高考性质转换的要求。随着高校扩招 ,原来以“难”见长选拔“精英”的试题 ,增强“等级”检测功能 ,能科学地将考生划分为不同层次。不仅将难以适合高校学习的考生淘汰 ,而且要为向不同学校输送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服务。这种全新的命题理念 ,不仅语文考试得到贯彻 ,在政治中也得到突出体现。一…  相似文献   

17.
聂莉 《高中生》2011,(12):6-7
2010年高考湖南语文卷出现了二选一的选做题,其中一题的设题对象为"文化经典",要求考生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本文认为2011年高考湖南卷考查外国小说阅读的可能性比较大,试就其考查形式和解题技巧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对积极备考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考题解析外国小说是文学世界中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中新课标教材选修部分的内容。高考选  相似文献   

18.
鉴赏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技能。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不仅在“教学要求”部分的阅读能力方面,明确地提出了对初中生应“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要求,而且在“教学内容”部分的阅读训练中作了具体的说明,即“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这为我们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鉴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理解题,为近十年高考每年必考的稳定考点,也“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标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刘真福)。《考试说明》将它规定为“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从历次高考后的调查分析看,考生失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