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学的那天雨下得很大。我踏着泥泞的小路冒雨报到。 接待我的是一位头发、胡须发白,但精神矍铄的长者。后来才知道是退休在职的老校长。老校长很认真地看着我的报到书说:“菏泽师范刘华东。”  相似文献   

2.
王艳 《小读者》2011,(11):I0016-I0016
新学期开学了.一位韩国爸爸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到我校报到。在交流中,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一个疑问:“你们家的经济条件很不错。怎么没考虑给孩子们择校?”听完我的话.这位韩国爸爸微笑着反问我:“我为什么要择校?”他形象地比喻说:  相似文献   

3.
漏车事件     
韦帮干 《广西教育》2013,(28):65-65
今年元月3日,正是“元旦”收假的时间,从下午三点半开始,学生们陆陆续续地从各个地方赶回学校,按照我班假前的规定,3日下午收假时,学生一定要先到班主任处报到。于是,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我这里报到,一直到下午五点半左右,学生们基本上都到学校了,我才松了一口气,收起签到表即将离开教室,最后对后面来报到的几位学生说:“好的,大家表现很好,都到齐了。”  相似文献   

4.
杨远征 《教师》2010,(1):44-44
开学报到的前一天,我们刚刚开完人事分工的教师会议,遇见了来校报到的原七年级班我教过的学生郑格和她的两个同学。这学期她们要读九年级了。她们笑着大声问我:“老师,这个学期是不是你教我们班英语?”我对她们说:“不是,我这学期带七年级班,你们的英语老师没有变。”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见到肖兔,是高一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因为站错了班级,我误入了别班。当我狼狈至极地回到本班时,班主任正拿着点名册要点名。我战战兢兢地站在前面做着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自家宁,刚才走错了班级。”  相似文献   

6.
背景 1995年暑假后的一天,我在教室里迎接初一新生报到。突然,一个学生家长模样的男子领着孩子闯进教室,见到我就劈头盖脸地说:“你就是班主任李老师吧,说实话,我的孩子就应该上一中,就不该分到二中来!”他的话极大地伤了我的自尊,我被击怒了,没好气地说:“我没请你来,有本事就别来上!”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刚上高一。因为上学早,我比周围的同学都小。我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娃娃衫、七分裤,就跑去报到了。在教室门前,被一个穿白衬衫的大男生拦住:“喂,小朋友,你找人?”小朋友?我愣了愣,确定他是对我说话,然后摇摇头:“我来报到。”我故意把最后两个字咬得很重,以显示我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王琴 《辽宁教育》2009,(11):29-30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一年级新生报到第一天,我拿着班级学生名单,在班上挨个点名,每一个被点到的学生都立刻起立,大声喊“到”。从起立的速度和喊“到”声的大小,我基本可以判断该生的性格是活泼还是文静,胆量是大还是小。“孙文杰”,半天没回声。我提高了一下音量,“孙文杰”,10秒之后,第一组最后一个学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似乎没听清楚“到”,我又叫了一声该生的姓名。“到!”没错,似有一个含糊不清的声音在粗声粗气地回答。  相似文献   

9.
三位校长     
作为教师,直接的顶头上司便是校长。工作十多年来,我有幸遇到了三位好校长。 第一位校长,是位姓郭的女校长。称她校长,其实不确切,她的头衔前还应加个“代”字。她是我走出校门转而为师后的第一位领导。 记得那是暑假末的一天,我骑一辆破旧得除了铃儿不响其他部件都响的自行车,带着简单的行李,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报到。走进校门,看到的是小小操场上煞是茂盛的青草。我在校园里转了转,不见人影儿。正欲离去,从一间角落小屋里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同志,她面带微笑地说:“你是来报到的吧?”我点点头,她便客气地把我请进屋,敬…  相似文献   

10.
陈成杰是去年插班到我班的。刚报到时他很不情愿来,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把脸扭到一边,由妈妈代答。我翻看他的学生手册,成绩是自己用笔改过的,我问,“这是谁改的?”他口气很硬:“反正不是我改的!”我出一道简单的连线题,让他做做,他却蛮横地说:“这些老师没教过,我不做!”  相似文献   

11.
哦,眼睛……     
哦,眼睛,永远也忘不了的那双眼睛……那是1996年的一个夏末,是新生报到的日子,大半天的忙碌过后,其他班主任都收摊回班了,唯有我还在守着我的报名处:许颖———一个很秀气的名字———还没来。“老师,是在这儿报到吗?”一个怯怯的细细的问声传来,我抬头一看...  相似文献   

12.
学课前奏曲     
下午第三节课刚下,一向准时的“老大”(我们的数学老师)又早早来“报到”了。“老大”一反常态地一声令下:“都到操场走一圈再回来!去!”  相似文献   

13.
新生报到的时候,所有人依次站到前面作自我介绍。一个瘦弱的女孩细声细语地说:“我叫郝一,生在内蒙古。”柔软的头发温柔地覆在脸上,睫毛忽闪忽闪的。  相似文献   

14.
女儿今年高考后,如愿以偿地上了她向往已久的大连理丁大学。送她报到的那天,我故作如释重负态,说:“这下可把个大包袱抖掉了。”女儿用背包撞了我一下,说:“搞没搞错?我走了,谁陪你打羽毛球?谁为你这鸭嗓子伴奏?”“谁陪谁呀?”……我们如同龄人般的对话惹得周围的人都好奇地看着我们。可谁会想到,就在四年前,女儿在家对我和她妈几乎是无话可说,两代人之间如隔着深沟一般。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期学生报到的前一天,学校召开了全校教职工会议,校长在布置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时,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不染头发、不戴首饰等。同时,校长注意到一些青年教师也染黄了头发,于是说了一句:“明天学生来报到前,请某些老师把头发染黑了。”这句话使这些老师感到尴尬和为难,有位“爆炸头”老师打趣地自嘲:“我是饿成这样子的。”  相似文献   

16.
努力     
《小读者》2004,(9)
一名新生第一次来到北京,要到清华大学报到。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大爷,我怎样才能到清华大学去?”“努力,不断地努力。”老大爷语重心长地说。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月夜蟹塘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江苏兴化,每当丹桂飘香,我的心就被一股看不见的魔力拉扯着.急不可待地要赶回老家。这股“魔力”就来自我三叔公承包的那一大片蟹塘。这不,秋天又到了,我赶紧兴冲冲地回老家报到!  相似文献   

18.
微小说     
那年站台 高考我只上了二本线,彻底毁了家人的期望。妈妈说:“早知这样还上啥学,不如去打工!”我无语。学校报到那天,我背着行李来到车站,上车那刻父亲突然出现,气喘吁吁:“走也不说一声!给,这是你妈买的鞋。”车开了,我透过车窗望着父亲那年迈瘦小的身躯,早已控制不住眼泪……  相似文献   

19.
黄杰 《山东教育》2008,(4):18-18
新生报到的第一天,班里来了个新学生,名字叫彤彤,眼睛大大的,头上扎着两个小辫,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老师,能给我们孩子调一下班吗?”彤彤妈悄悄地问我。 “调班,为什么?”我一脸困惑地望着她。  相似文献   

20.
“1元报到!”“5元报到!”“10元报到!”…… “本小队应到20元,实到20元,损失零元,请长官过目。”捧着新领的零用钱,我不禁得意扬扬,因为我的作战补给又有了,算上上次余额一共有34块钱,已为本月大作战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