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当人们步人一个美轮美奂的封闭空间或在清新自然的开敞空间做一些空间转换时,首先给予人们强烈视觉印象的就是“门”。“门”作为空间人口或者出口的特定形象,人们通过它的造型风格与气势就可以感知整个空间的个性。可以说,人口是内部空间序列的开场白或前奏曲,同时也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2.
从作数量、题材内容来看,明清小说与吴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明清小说反映了吴化中的工商化、教育化、信义化等丰富内容。明清小说既是吴化的形象栽体,又促进了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画中画的绘画技法由来已久,马格里特可以说是把这种技法发挥到了极致,观者可以意识到画中融合在一起的室内和室外空间。他曾解释说:“我们置身世外来观察世界,但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我们也可以使现在发生的事成为过去时。时间和空间此时已经失去了我们普遍认为的固有含义。”  相似文献   

4.
'96明清小说研讨会在内江举行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四川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96明清小说研讨会",1996年4月23至26日在内江师专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70余名...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空间叙事研究大致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来自于"空间"转向之后的叙事学界对学科自身的再思考;一种倾向于就已有的对空间叙事理论(或言叙事理论中的"空间")的研究成果,观照、剖析具有叙事性的不同媒介的作品。就小说艺术而言,关于空间叙事问题研究大致集中的热点有两个:第一,真正结合文本实际,探讨"空间"叙事问题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从叙事作品中文本所建构的故事情节发生的"空间"和人物视点角度出发用眼睛和言语看到并讲述后所建构的"空间"研究探索叙事规律。第二,则属于对空间叙事问题的外围研究。主要表现为据佐伦、列斐伏尔、弗兰克及爱德华·索亚等相关"空间"理论对小说空间进行分类,着重解读小说艺术的空间形式以及文本作品的空间叙事结构。还包括对小说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的研究,以及小说空间形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国民性改造与社会价值取向的近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社会价值观的近代变革是近代国民性改造的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章详细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价值观由封建的家族本位主义向资本主义的个人本位主义再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转换过程,揭示了社会价值观近代转换的规律以及对国民性近代改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收藏的大型雕塑作品《气冲斗牛》于9月18日落户大宁灵石公园正门口。该作品由韩国雕塑家金善球创作,作品长4米、高2米。作品使用了金善球一贯解构和穿透的手法,展现猛牛已低头抵足,即将鼎力冲向目标的场景。韩国雕塑家金善球曾获得多项重要的雕塑大奖,其雕塑作品在韩国被誉为“科技时代的英雄颂歌”。《气冲斗牛》被安放存公共空间,成为展示上海城市形象的“艺术名片”。  相似文献   

8.
大足宝顶石刻“孝”的教化胡昭曦大足宝顶山石刻是一座规模宏钜。技法精湛的石窟艺术宝库。众多的具像造型、生活场景和榜题文字,更展现出它所涵盖的社会思想资料的博大,保存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们宣扬的文化,除甚有特色的佛教教义而外,更有儒家的伦常哲理。这既...  相似文献   

9.
现代博物馆正在努力使自己跟上公众和现代艺术瞬息变化的要求,博物馆的概念也因此发展和变化。想象—下西安将来作为一座博物馆之城的未来,将是怎样一个场景——为这座城市滋养更厚重的艺术氛围,提供更开阔的交流空间,反馈给社会更多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这正是我们所希望构建的城市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0.
关注农民命运,关注农村文化,这是现实社会主义中国始终强调的重大问题。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旧时代,农民始终是起稳定的主体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国式的外生型、跨越型的现代化追求实践,中国文化结构的现代转型悄然渐进,农民文化不再是旧时代的主体文化,但也未必转换为现代中国的主体文化。但事实上,中国文化的结构转型也好,中国文化的内涵转换也好,其主要对象,基本问题,核心内容都直指农民文化,农民文化从属于中国文化,而文化,又从属于政治、经济、农民。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的高度,是指城区内空间制高点的高度,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山体等。近几十年来,北京城的高度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对北京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以当代北京城区为界,主要以现存制高点为线索,重点研究当代北京城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马夫 《世界文化》2005,(5):48-49
现在,美国人已经不满足于像英格兰乡间别墅那样的小型住宅了。房屋内墙消失了,人们对空间的追求远远胜过了简单的舒适感:高度相当于传统住房两倍的走廊,超大面积的车库,以及功能齐备、能够容纳多人进餐的厨房,这些无不体现着人们在住房观念上的变化。长期被禁锢在封闭如小盒子般的公寓中的都市人渴望的是开放、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这幅画创作于1926年,当时28岁的马格里特正处于创作的转折点。这一变化已体现在这幅画中,可以说这幅画对他画风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幅画中,马格里特独特的空间表现一点儿也找不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痕迹。他在这里呈现了三层空间,它们各自独立。画中的海滩和树林地面好像被锯子锯过一样,呈现出锯齿状的曲线,而且边缘有一种木头的质感,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08,(10):70-73
近日,坐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七号,广场的大型群雕《明皇贵妃马球图》,以生动写实的造型风格、宏大开阔的气势和精美细致的技法,为这处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公共空间,增添了中国古典艺术的色彩。群雕位于奥运公园中心区北京中轴线上,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惟一与环境景观同时设计的永久性雕塑,也是在中国现代公共艺术领域罕见的一组描绘古代体育运动的大型公共雕塑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藏彝走廊西端金沙江峡谷内的碉房文化,认为碉房的空间意义包含了当地人对生态空间、神圣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整体认知。走廊西端的碉房对反思藏彝走廊族群或民族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藏彝走廊是中国三条主要的民族走廊之一,其历史沉积的久远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空间。这一多元文化空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展现,就是这条走廊上众多的多民族文化汇聚场所。本文以四川松潘黄龙庙会这一多元文化汇聚场所为切入点,通过对黄龙庙会多元文化生态及其形成历史的探讨,从一个具体的点上展现藏彝走廊文化空间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并由此思考在整体上把握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面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华传统道德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不容绕过的严肃的历史性课题。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认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的态度与程度如何,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传统道德与中国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力度如何,以及在关键性环节促进中华传统道德向现代化转换的深度如何,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快慢与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灾后新北川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是文化创意产业.本文对新北川文化创意产业的六大文化资源作了概括性分析,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作了探讨,特别是对创意产业的"情趣群体组织"和柔性管理作了探讨.在理论探讨的同时,对北川政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生动实践作了新的探索,在构筑创意活动空间与搭建创意产业平台、创意人才培养与政策保障等方面,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维舟 《东方文化》2002,(4):125-126
近年来,学术界和思想界各种不同流派之争甚是激烈。多元化的趋势为知识精英们拓宽了思维的空间,互相碰撞激活了思想的力量。如果抛开政治和霸权,学术和思想的空间应该是最敏感又最平等的地方,社会生活的动力基础应该发源于这里,因为这里是与人的内心的真实和渴望贴得最近的。我们曾有过哑默无声的学术思想生活,那是多么荒凉和令人恐惧的生存现实。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8-319
3月,市档案馆接收了1月召开的第十三届上海市人大四次会议音像档案35件。主要内容有:大会的预备会议、开幕式、闭幕式、市长韩正补充发言、主席团会议的录音以及专项审议“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换”等主题的发言录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