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20年代,梁思成在国外求学期间,有一天惊喜地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给他的一本书《营造法式》。该书作李诫,字仲明,宋代命官,司职监管公共建筑的建造和修复。此书手稿最初是梁启超的同时代人朱启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南京江苏省立图书馆找到的,朱于1915年曾任内政部长,负责修缮北京故宫,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且研究兴趣不减,《营造法式》手稿就是他退休后找到的,并将它重印。梁启超寄给梁恩成的便是初印本。朱还由此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旨在“破译”中国建筑学的“秘密”。1930年,梁思成从国外学建筑归来,也加盟中国营造学社,并任“法式部”主任,同样钟情于建筑化的他的妻子林徽因任“校理”,这对伉俪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2.
论及中国建筑文物的保护及相关制度,不能不提及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作为有着深厚的西方学术背景和实地考察经历的学者,梁思成先生不仅具有世界的眼光,更有不畏政治羁绊的宽广胸襟和深邃高远的专业睿智,半个世纪以前他留给我们的学术遗产不仅仅只是《营造法式注释》、《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众多的皇皇巨著,他那勇于投身社会、聚焦遗产现实关怀的  相似文献   

3.
李诫的《营造法式》就以其严密的逻辑、丰富的内容、完善的系统堪称我国建筑史上杰出的代表作,为后人提供了无形的文化资产。史学界曾说中国的建筑文化于宋朝达到了一个顶点,其后的元明清只是一种遗承和模仿,并无多少突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北宋砖石建筑特点和单体木结构装饰艺术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成书于北宋的《营造法式》记载内容对北宋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北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诫作为我国古代宋朝优秀的土木建筑学家,对土木结构非常熟悉,通过不断的刻苦努力学习,生平设计了大量的优秀建筑,并将生平建筑经验与实际提炼为理论,著作成书《营造法式》,极大地提高了宋朝的建筑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诫作为我国古代宋朝优秀的土木建筑学家,对土木结构非常熟悉,通过不断的刻苦努力学习,生平设计了大量的优秀建筑,并将生平建筑经验与实际提炼为理论,著作成书《营造法式》,极大地提高了宋朝的建筑水平.  相似文献   

7.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专业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类规范书。其创作历程超过30年,书中涵盖着北宋和以前时代的建筑理念以及建筑风格,并保留唐朝和辽朝的很多建筑遗址,在其中可以发掘出明清建筑风格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顾明智 《兰台世界》2013,(10):91-92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专业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类规范书.其创作历程超过30年,书中涵盖着北宋和以前时代的建筑理念以及建筑风格,并保留唐朝和辽朝的很多建筑遗址,在其中可以发掘出明清建筑风格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建筑在两宋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营造法式》这样的营建专业书籍。作为界画主要描绘对象的建筑,对两宋时期界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对两宋建筑发展历程的分析,有利于对该时期界画的特点进行更深入、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诫是我国宋朝著名的建筑家,曾经为宋代皇室修建诸多皇家建筑。李诫两度编纂《营造法式》,将古代建筑学的理念、工匠的经验等都融合了进去,提出"材、分"模数制,总结四种雕刻方法,为古代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出版广角》2014,(17):97
正《转型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姜长云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当前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政策背景,全面展示了中国政府推行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主要内容,科学地总结了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和成就。《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10册)刘托,等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丛书为国际出版基金项目,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类项目中,选取最能展现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项目10个,编纂而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居建筑》是历时8年完成出版的三卷本厚实著作,对中国民居建筑的状况和历史进行了全面浓缩。《中国民居建筑》的装帧设计力图追求一种装帧设计艺术与中国民居建筑内容最大程度的结合,并完美表现全书的技术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南京图书馆所藏清抄本〈营造法式〉的传承源流,并对其在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史上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献书人丛考》前言郑伟章清高宗乾隆年间,朝廷集中了天下名士纪购、戴震、法式善、朱掏、翁方纲、程晋芳、周永年、邵晋涵等360人,前后花了20年左右的工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直接产物是《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6,(31):79-79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纪念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逝世100周年戏剧季的开幕大戏,《建筑大师》第一次搬上了中国的舞台。 《建筑大师》是易卜生64岁时完成的作品,该剧的主人公索尔尼斯是一名建筑大师,功名成就的他渐渐丧失对生活的憧憬,年轻时的梦想随着对现实的失望而消失。与易卜生的其他剧作,如《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的现实主义风格不同,《建筑大师》充满了象征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朱启钤     
正朱启钤(1872-1962),字桂莘,号蠖园。贵州紫江(今开阳)人。清末举人。民国后,历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内务部总长、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等职。后从事著述,任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李仲明营造法式》等。  相似文献   

18.
千年遗韵话“勾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栏一词原指一种建筑构件,即栏杆。“勾”者,曲折勾联的意思,将栏杆称为“勾栏”,源于一种如“勾”的栏杆纹样(图一),这种样式被称作“勾片造”,其形象最早见于南北朝石刻,并成为最典型的栏杆纹样,后世遂用勾栏一词泛指所有栏杆。勾栏的出现实际上远在汉代之前,甚至早于文字的产生。其最早实例是浙江斜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直棂栏杆,其时尚值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六千年。此后数千年间,勾栏的样式逐渐演进,形制日趋丰富。北宋徽宗崇宁二年,将作监李诫作《营造法式》,其中载有“单钩栏”和“重台钩栏”做法,其样式、尺度记…  相似文献   

19.
在各大媒体大肆炒卖楼盘的“欧陆风格”,都市人热衷于古希腊罗马式西洋风格建筑的今天,我们拿到了陆元鼎教授的《中国民居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沉甸甸的就如其中展示的民居历史,其实除了产生的渊源外,它展示的还是活生生的中国各地乡村民众最为真切的生活状况,一如铺在大地上的测量坐标,从住的侧面体现不同地域民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 《中国民居建筑》分三卷,上卷是民居总论,是对民居建筑的简史、装饰、营造、空间形态及民居与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的解说,中卷则是对北方、南方、各家及港澳台各地民居的介绍,更为难…  相似文献   

20.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韵书是《切韵》。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第一部诗集是《诗经》。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是《七略》。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寄》。第一部音乐论著是《琴史》。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我国文学史上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