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日,读了《内蒙古教育》2005年7期李化中先生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应用》一文。此文针对《内蒙古教》2005年3期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一文而作。文中反驳了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试教育”与“应用教育”的两种学说,最后得出,语文教育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周燕 《内蒙古教育》2005,(10):34-35
2005年《内蒙古教育》第3期上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与第7期上李化中先生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应用》这两篇文章,引发了我对语文教育价值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2007,(9):4-6
田本娜:女,生于1928年,天津市人。1952年毕业于原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教育科学及小学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我与小学语文教学》,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和《小学教育学》,参加编写的著作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外国教育家评传》《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在《宁夏教育》发表第一篇文章是1994年,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不经意中,发现《宁夏教育》记载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历程。我在《宁夏教育》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充分利用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2003年又发表了《新课程的语文教材观》,这其中反映了我对语文教材认识的不断深入、十年前我认为“教师要教好语文首先要  相似文献   

5.
彭霞光 《吉林教育》2008,(14):46-47
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与文明的语言,本应是最能诠释教育的快乐本质的学科。然而,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所搜寻来的信息多是厚重的压抑和灰色的叹息:《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教育忧思录》、《杞人忧师》、《审视中国语文教育》……不经意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已陷入一片悲声中。这些"口诛笔伐"的文字读来让人心下惶然和汗颜。  相似文献   

6.
何谓“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我以为。为此,我曾写了一篇《“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的文章(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7.
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设有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门课程,现代语文教育由此诞生。就百年来语文教育发展进程而言,《癸卯学制》中语文独立设科也许更表现为形式上的意义,而接下来由民国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实质性影响则可能更为直接或者程度更深。  相似文献   

8.
曹明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与语文教育博士点带头人。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文学解读学导论》《语文教育文化学》《语文阅读活动论》《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等学术著作20多部,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同时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九五立项基金课题《文学解读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课题《语文教育文化学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研究》等近10项,曾获全国第一届教育理论图书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多项。兼任中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多种学术团体职务。  相似文献   

9.
1997年,《北京文学》11期刊登了《女儿的作业》《文学教育的悲哀》《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三篇文章.可以说是紧随“人文性”的争论之后在世纪末掀起的关于语文教育问题讨论的又一波热潮。与前一波讨论不同的是.语文教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几乎整个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日后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和调整。12年过去.回望这段历史,它给我们语文教育到底以怎样的影响.给我们今天的语文人怎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0.
【评议论文】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类型》。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9期 【原文提要】在语文教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上把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这种简单化的分类忽略了语文教育研究的类型特征和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读了《人民教育》2006年第10期《旧话重提: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一文后,笔者也想发表一点浅见。笔者认为,我们探讨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问题,平台还应该更高  相似文献   

12.
蔡欣欣 《教书育人》2009,(11):60-61
1985年张孝纯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从此“大语文教育”便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念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大语文作文”教学观,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母体,并通过延伸拓展,从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翼作文方面,丰富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使“大语文教育”思想更具有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3.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欲立先破 ,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 ,表明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开始越过“瓶颈” ,向改革的纵深方向发展。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 ,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是不断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 ,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一、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 ,着力提高语文素养1 实施感性教育 ,开发感性素质语文教育是实施感性教育的有效载体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感性素质开发和…  相似文献   

14.
学慧 《江西教育》2003,(12):14-15
周仁康男,1956年出生,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语文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先后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普教研究》、《教育探索》、《课程与教法》等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并有多项教改实验成果获奖。在小学习作教学、写字教学的研究中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小学语文教与学》),荟萃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为了帮助大家把握前沿研究动态,了解一年中的重要实践探索成果,本文在对2015年《小学语文教与学》所转载文章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原发期刊的...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有力武器,也是新思想碰撞诞生的土壤。本文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解读《新青年》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主要有三点:倡导民主与科学,促进语文教育研究科学化;倡导白话文,推动了语文教学和教材的改革;以《新青年》为媒介传播语文教育思想,推动语文教育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语文教育研究,以吕叔湘1978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为起点,以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析其历史背景,梳理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记述其具有重要影响的语文人物与语文事件,重点归纳总结值得借鉴吸收的经验教训。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8.
30年汇聚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精华.30年引领语文教改方向,推动课改实践。《中学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搭建了最重要的平台.祝愿她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自创刊以来,曾刊发过赵文汉老师好几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有《我的教师观》《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缘何堪忧》两篇;这几年,翻阅其他一些教育报刊也经常看到他的文章。文汉是语文教师,他的课余之作都来自他的实践与思考,全是一些语文教改的热点、焦点问题,没有一篇应景文章,更看不到一点“功利性”成分。记得有一年《中国教育报》头版报眼上,  相似文献   

20.
正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中都体现了德育的内容。我国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段话阐明了听说读写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目的之一,思想教育要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