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六年级阶段总体处在小学向初中过渡的阶段,六年级的知识与初中知识接轨,也是异常关键的阶段。而小学六年级也是小学升初中考试的重要复习时期,对于学生未来三年的初中生涯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那么在小学六年级时期,语文学科的过渡需要怎样进行,是语文教师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来探讨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转变小学时代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第二部分讨论教师如何引导并教会学生阅读;第三部分则探讨教师对学生掌握国学知识的敦促。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升入初中后,会面临很多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学生从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过渡,并不只是简单的升级,而是学习生活的一次跨越,也是他们人生历程中的一次转折。如果说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大厦破土动工的地基阶段,那么,初中阶段就是教育大厦的初建阶  相似文献   

3.
一、目的与方法去年十二月,我们使用林传鼎教授等根据澳大利亚教育学会制定的同一水平的学习能力测验改编制定的《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分别对河南师大附中(省重点完全中学)初中一年级五个班和附小五、六年级三个班的367名少年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测验.目的是:1、分析研究重点中学初中一年级和一般小学毕业班少年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一般水平及其差异,为改进中小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心理学依据,并对附小毕业生可能进入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但是对于刚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基础知识不够牢靠,并且在学习中会受小学数学知识的影响,导致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较薄弱。有理数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包含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所涉及的运算定律及知识比较复杂,因此对于七年级而言可能难以掌握有理数运算的全部定律,这就直接导致运算的时候出现错误,还由于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也会导致有理数运算出现较多错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帮助七年级学生攻克有理数运算这道难关,因此下面就七年级学生有理数运算错误较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谈谈应该如何避免七年级学生有理数运算错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初中与小学的学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学生们进入了初中后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英语学习,在六、七年级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从六年级到初一结束,这种分化越来越严重,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因为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6.
小学六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不仅要复习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要为初中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任务的教授,还要注重为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7.
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制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2)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求知欲和学习环境;(3)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一学生显著低于六年级学生,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还要低;(4)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六年级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进行小组讨论,以课文内容开展游戏活动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氛围不浓,无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自主学习中。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趣味十足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实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寓教于乐,为学生顺利升入初中打好基础,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一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数学学习中,运用方程思想解应用题是七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难点。七年级学生从小学阶段升入初中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推理演绎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此时期的要求,导致学生运用方程思想解题时出现一些困难。本文对七年级学生用方程思想解题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排除障碍且树立解题信心。  相似文献   

10.
万瑾 《快乐阅读》2011,(10):174-175
七年级学生之前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有限,现进入七年级学习,学习科目较多,知识面拓宽,学习内容深化,针对学生原有的机械记忆和简单学习方法及做"哺乳儿"学习习惯,再也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谭冰 《考试周刊》2014,(10):70-71
<正>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升入中学阶段的过渡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七年级数学教学如何与小学数学衔接好,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成绩,甚至决定他们的终身发展.七年级数学就学习内容和应用而言,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七年级数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一、数学叙述语言与符号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文字叙述通常都简单易懂,而到初中,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学习内容的加深,数学叙述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七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基础,每位教师都会非常重视七年级的基础教学,尤其关注学生从六年级升入七年级后是否适应初中的学习,指导并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衔接过渡.下面我就七年级数学与六年级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占有重要地位,六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关键学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单就成绩来说,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一方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对该校语文教学水平的考量,因此,校方及老师要提起对语文的高度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交际能力,老师要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对如何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仅笔者愚见,望广大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概括、分析和归纳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文学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待改善,针对当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数学从七年级就开始称为代数,不再是小学里纯属数的范畴,进入了字母代替数的广阔天地因而内容更加丰富抽象,思维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从小学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自制能力弱,思维习惯于直观化,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当处理教材改进教法,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代数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58):6-7
抽样调查C市市区、农村共8所小学和初中800多名学生习作习惯,结果表明,习作习惯直接影响习作水平,习作习惯好的学生习作水平高;六七年级的女生写作习惯普遍优于男生,且有上升趋势;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习惯优于初中七年级学生。建议六七年级教学要注重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要重视加大习作修改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八年级的学生在进行了初中一年的数学学习之后,对于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之间的差别他们可以略有感知,即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有增加。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主要还是巩固小学数学的知识,而到了八年级,才是真正重、难点的学习,并且已经开始与高中数学接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为中学教育进行铺垫和养成学习习惯的阶段。小学六年级是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更是与初中的学习联系更加紧密。在人教版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培养更为重要,可以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1.加强沟通,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七年级数学是学生结束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开始初中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若没有打牢固,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班级里的部分后进生,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对其进行转化,这也是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针对七年级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教了一轮;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我教了近两轮。我认为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小学有不同的特点。如何使小学毕业生一踏入中学就步入正轨,这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教师应注意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善于巧妙地铺路搭桥,把学生平稳地带进中学学习轨道,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同题。那应当怎样衔接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