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分制及教学管理改革陈彭(上海海运学院)1992年底,上海海运学院在深入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学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改革措施,将实施多年的学年制改成学分制,并在93级新生中全面执行学分制教学计划。学分制与学年制有什么区别?学分制究竟有什么优越性?我院全面...  相似文献   

2.
雨什么时候下?风什么时候起?只一个“等”字。 等待即是整个生命,有时是盲目的,有时是清醒的。 当希望未到来之前是等待,当它到来以后还是等待,因为那时又有一个新的希望了。但是有些希望的不会到来,于是生命在不断等待中还有失望。不过不会彻底失望的,因为人的一生当中不止一个希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十年之后,认真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头脑中应该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生字?还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毋庸置疑,后者应该是我们的追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课堂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亚于战场对于士兵,田地对于农民。在教学改革进行十多年后,数学教学到底需要怎样的一个课堂?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用新大纲指导语感训练福建/林润生,林茂盛近几年,研究语感训练的文章多了起来,这对推动小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小学语感训练应达到什么要求?老师的指导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还很少涉及。语感是什么?综合有关研究语感的文章,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语感是对...  相似文献   

6.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我们认为,教学改革,观念先行,全面提升理念,是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谈课程观与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第五章有这样一段话:“本次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所以,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这段话提出了关于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关系的一个观点———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我认为,这个观点是课程理论中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理解这一次课程改革精神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一把钥匙。所谓“课程观”,就是人们对课程、课程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谢娟意 《中学文科》2008,(5):116-117
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正在向开放式教学方式转变。那么什么是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为什么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怎么来实施呢?笔者结合自己在新教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在这里对这些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潜教育,一个崭新的命题,一个充满魅力的、神奇的教育领域。什么是潜教育?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请看作为人而存在的学生,是一个个性完整而丰满的主体。因此,作为对学生实施有目的影响的教育,便应成为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活动过程。而事实上,从学生心理的意识性和无...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育优先发展王拴柱“教育优先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教育优先发展”做一全面分析,以利于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什么是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相对于什么优先发展呢?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是以“教育是国家...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土导者和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在社会公众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囤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的今天,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却每况愈下,常规的课堂教学面临“风马牛”式的尴尬处境,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己然成为每个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而教师对学生的潜能挖掘与激发直接决定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广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接受和理解能力如何?在想什么?有什么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教师角色的转换北师大教育系石中英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是整个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它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工作中会不断地遇到下列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传授这些知识才有价值?传授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应该...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在本刊组织的一次课改活动中,潜江市高石碑小学的邹邦荣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课改已进行了五六年,我们到底该改什么?许多教师感到迷茫。本文作者对课堂教学改革“依据什么来改?”“朝什么方向改?”“改什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是对邹邦荣老师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回应。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参与课改的讨论中来,进行更广泛的探讨和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一线教师必须进行彻底的、科学的教学改革,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教师个人的知识、能力、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教师集体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课程的实施程度,左右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9月正式启动,到现在为止,教师培训工作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以及存在哪些问题呢?教师对于教师培训工作又有什么期望呢?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又需要哪些突破与创新呢?笔者通过对全国10个实验区的课程评估问卷的分析以及结合对教师的座谈和访谈,拟就以上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覆盖全国1…  相似文献   

16.
肖川 《福建教育》2005,(12A):14-15
在我国教育界,“转变观念”喊了很多年了,为什么还在喊?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观念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转变观念”就是一个常议常新的事情。二是我们的理论不彻底,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理论不彻底就难以带给人们确信感,实现由知到信的提升。为了促进教学领域的“转变观念”,我们需要对究竟什么是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个性,它应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各种素质和特征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个性化教育是针对人的个体的差异,通过一定的培养和训练,让受教育者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个性化教育为何迫在眉睫?它有什么重要意义?怎样实施个性化教育?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一个时期,“创新教育”这一概念频频出现在一些报刊上,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人们都在思考: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实施创新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创新教育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实...  相似文献   

19.
200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周课时为3节,高中三年总授课时数为288节。这标志着“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它要达到什么目标?包括那些内容?如何实施和评价?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期望能对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变革有所裨益。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涵界说自杜威(J.Dewey)在20世纪初提出“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最近教育部确定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这给前一阶段媒体沸沸扬扬的猜测画上了一个句号。那么.这套方案是一套什么样的方案?制定这套方案的思路是什么?改革方案将如何实施?实行这套方案对中学教学和考生应考会产生什么影响?带着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记者: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对高考改革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媒体说“改革有6种方案”,屯有的媒体已开始探讨一年考几次的问题,这给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在认识上带来了一些混乱。请问周副部长,这次教育部确定的方案,是一个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