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氏与田氏昔周武王得姜子牙与周公旦辅佐,兴周灭商,大行分封制,分封功臣亲属到各地做诸侯。方其时,寻得黄帝后裔,将其分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其子孙渐渐以陈为姓。春秋初期,当齐国桓公在位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国公子陈完为避乱出逃到齐国,得齐桓公礼遇,被任用为工正(掌管手工业的长官)。这是陈氏在齐国立足的开始。由于当时齐国方言“陈”音与“田”音相似,陈完至齐之后,常被人误呼为“田完”,久而久之,陈氏就变成田氏。至春秋之末,田氏之族日渐兴盛,他们为收买人心,采用“小斗进大斗出”的放贷方式,赢得众多支持。战国初年,田氏基本上控制了…  相似文献   

2.
姓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表明家族的字”。其实,“姓”与“氏”的内涵是有区别的。 一、“姓”是一种族号,用以表明家族系统;“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的。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源,“氏”是分支。所以,“姓”与“氏”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后代“姓”与“氏”不分了,如“张氏”、“王氏”,即“姓张”、“姓王”。 二、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后来,“氏”又用来区别贵贱了。如:对显贵之家称“氏”,而低贱之家则有“名”无“氏”。在婚姻方面,“氏…  相似文献   

3.
姓氏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代表自身和家族的符号。在姓氏大国中国,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可谓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中最为奇特的是,“姓”和“氏”这两个字本身也各为姓氏。对于“姓”姓,清朝张澍《姓氏寻源》:“其人本无姓氏,因即以姓为姓。又或蔡公孙姓、射姓、丁姓之后,以名为氏。”南朝宋朝何承天  相似文献   

4.
姓什么     
佚名 《课外阅读》2007,(3):22-22
有这么一对父子,姓何,一年四季结伴在外做生意,父子俩将江南的丝绸贩往关东,又将关东的药材贩往江南,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天,父子俩又到了关东,晚上住宿时,同室的一位客商问那父亲:“先生,贵姓?”做父亲的连声回答:“免贵姓何,人可何。”那客商“哦”了一声,又朝那儿子问道:“小兄弟,你贵姓?”儿子朝自己的父亲看看,长叹一口气:“唉,我姓可。”  相似文献   

5.
柳飞 《教育文汇》2004,(10):12-13
音乐教育姓什么?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且答题者身份不同,考虑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同:某些音乐教师的答案可能是姓“教”、姓“技”,或是姓“知”;针对教育对象——孩子而言,它可以姓“乐(le)”、姓“玩”、姓“乐(yue)”、  相似文献   

6.
按照当代历史学家的说法,姓是母系币族社会的图腾和族徽演变来的。当时,实行族外同辈婚,甲氏族的同辈众男子,嫁到乙氏族,成为乙氏族同辈众女子的共同丈夫,因而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每一母系氏族只知道自己的始祖母。人们探讨自身的来历,却又无法解释清楚,于是就把某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人格化、神化,认为自己的祖先即始祖母是被这一神化了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所感化而生。因此,这一神物将会永远保护自己。这一神物,就成了这一氏族共同崇拜的“图腾”,成为了甲氏族区别于乙氏族的“族徽”,成为了这一氏族的姓。也许夏氏族是以薏苡为图腾,商氏族是以燕卵为图腾,周氏族是以巨人脚迹为腾图。后人不了解这一历史真象,于是把它看成神话故事。又正因为这一现象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所以写成文字时,“姓”大多被后人加上“女”旁。《说文》说,神农姓“姜”,黄帝姓”姬”,黄帝之后百(鱼攸)姓“姞”,少昊氏姓“嬴”,藻朦姓“姚”,祝融之后姓“(女云)”,等等,全都从“女”。  相似文献   

7.
《史记》中的《秦本纪》、《赵世家》篇都曾记载,秦国与赵国的君主是同宗。他们最早祖先是颛顼。颛顼的后人大费曾帮助舜调驯鸟兽,于是“舜赐姓赢氏”。大费的后人造父曾为周穆王赶车,因有功被封到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于是他的后人便以赵为姓。大费的另一个后人非子,在造父被封到赵城之后,他也“以造父之宠”,“姓  相似文献   

8.
校长究竟“姓”什么?张连平校长应该姓什么,是教育界讨论多年的一个话题,校长应当姓“教”.这似乎已成定论,但现实的问题是,校长又不能仅仅姓“教”,因此校长究竟姓什么,仍是困扰教育的一个难题。校长姓“钱”.办学校离不开钱,而最难搞的也是这个钱。论理,按照...  相似文献   

9.
孙膑     
孙膑是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世子孙.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与鄄城之间)人.生卒年月不详,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与齐威王、宣王同时.孙氏原为陈国公子陈完的后裔,陈完到齐国后称田氏(陈田古音相近,通用).齐景公时因孙武的祖先田书伐莒有功,赐姓孙氏.所以,孙膑属于田齐公族之后,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孙膑从鬼谷子学兵法,表现了非凡的才华,遭到同学庞涓的妒忌,庞涓任魏将后,秘密派人召孙膑到魏国做他的辅佐,以莫须有的罪名处以膑刑(膑刑西周前为去掉膝盖骨,周时改为断足,也称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天,阿Q喝了两碗黄酒,手舞足蹈地说自己是赵太爷本家,结果被赵太爷痛骂一顿,还挨了一记耳光。小说中的赵太爷,是一位势力者,在他看来,像阿Q这样的“浑小子”不会姓赵,也不配姓赵,根本不可能和自己是本家。未庄上的人都认为阿Q不一定姓赵。赵太爷为什么认为阿Q不配姓赵?村里的人根据什么认为阿Q不一定姓赵?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国“姓”的传统说起。在古代,“姓”是一种徽号。同一个姓,代表着一个血统的强大民族。从字形上分析,“姓”是“女”和“生”构成的合体字,它最初的意思是为某女…  相似文献   

11.
北宋初年有一本影响深广的蒙学读物《百家姓》,收录了四百三十八个姓,后来的增补本增加到五百零六个。但这并非汉姓的全部。在这之前,唐林宝的《元和姓纂》收录的姓就有一千四百多个;在这之后,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里所收的姓更增至二千六百多个;而现在一般认为的汉姓有三千多个,也有认为五千多个,甚至有认为汉姓已达一万多的。然而实际上真正的汉姓是很少的,不过几十个,大部分姓原先都是氏。姓和氏现在已连用为双音节词,氏的意义已经虚化,姓氏就是姓。但若从姓氏发展的历史看,现在所说的“姓氏”,大部分应该是氏而不是姓。在上古。姓和氏是两个单音节词,姓是姓,氏是氏,不能含混。中国社会在秦汉以前是一个既有姓又有氏的社会,两者的区分相当严格。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一说到姓和氏,大家都觉得是一回事。所渭“张氏”、“李氏”,换言之即“姓张的”、“姓李的”。但在先秦时代,一般平民是没有姓氏的,奴隶更没有姓氏,有的连名也没有,而且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中国姓氏的产生,大概可远溯到原始社会。姓从女生,该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产物,同一姓代表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说文》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这表示姓是同一母亲所生育的后代。所以,古帝王其姓多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东郭先生、西门豹、司马光、诸葛亮,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在课文里已经和他们"认识"了。东郭先生是西汉的隐士;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因治邺有方而闻名于世;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少年时"破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军事家,以足智多谋流芳百世。你知道他们姓什么吗?他们不姓"东""西""司""诸",而是姓"东郭""西门""司马"  相似文献   

14.
迎着夕阳, 大路上来了一辆两匹马拉的车, 车上坐着一个钓鱼的, 一个手持弓箭的。驾车的问问“您二位贵姓?”“钓鱼的随手抓起一条大鱼, 站了起来, 对着夕阳高高举起, 说说:“我就姓“这个!”第二个乘客把大弓使劲拉开后说说:“看, “这就是我的姓!”他们接着问驾车人姓什么, 驾车人笑嘻嘻地指着前面两匹马说说“看, “这就是!”请猜一猜, 他们三人究竟姓什么?《他们究竟姓什么》:3人的姓依次是鲁、张、冯。《找规律填图》:见图:排列规律为:右1图形加左1图形为左2图形。右1图形减去左1图形为右2,图形。《山上小猴有多…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们的名字一般是三个字或两个字。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字为姓,后面的字为名,如陈X、张XX等。但对古人来说,尤其是先秦时期,这就不太适用了。试举几例:1.孔子并非姓孔。《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但是《史记》也并非完美无缺,他说孔子“姓孔氏”,其实并非如此。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是有...  相似文献   

16.
姓的尴尬     
《初中生》2015,(7):34-35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一“敬”姓大臣因避皇帝石敬瑭的名讳,被迫将姓去“攵”改为“苟”.一千多年后,某地几百名“苟”姓后人不堪祖宗改姓所累,改回“敬”姓. 宁可不上户口,也不让孩儿姓苟 “宁可不给孩儿上户口,也不能让他姓苟.”早在妻子准备怀孕时,河南郑州市民苟先生就决定要给孩子改姓,甚至一度撂下了上边那句狠话. 苟先生从上幼儿园起,就被老师、小朋友们起了“汪汪”等各种外号.因为这,不管父亲怎么打骂,他都不愿意去上学.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70页中有这样一句话 :“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笔者认为应该是秦王赵政 ,而非嬴政。我们知道在氏族社会里 ,同一祖先的后裔往往聚居一处 ,彼此称呼时 ,因同属一姓 ,所以不必去称呼其姓 ,只呼其名。后来由于同族人繁衍 ,越来越多 ,往往分居各处 ,于是各自立氏 ,以为区别。因而周代有“男子称氏 ,女子称姓”之说。就拿贵族来说 ,有以封邑为氏的 ,如齐国之祖太公本姓姜 ,因曾封于吕 ,于是以吕为氏 ,称为吕尚。造父本姓嬴 ,以封于赵 ,以赵为氏。有的以官为氏 ,如司马、司徒之类 …  相似文献   

18.
东方朔     
东方朔②,字曼倩.父张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年二百岁,颜如童子. 朔母田氏寡居,梦太白星临其上,因有娠.田氏叹曰:“无夫而娠,人将弃我.”乃移向代郡东方里为居.五月旦③生朔,因以所居里为氏,朔为名.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时景帝三年也.邻母拾而养之.年三岁,天下秘谶,一览暗诵于口,常指撝④天下,空中独语.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前,有人将股份制姓了“资”,列入私有制的范畴,将二者划了等号;但在近一两年,又有人将股份制姓了“公”,列入公有制的行列,认为没有国家投资的公众持股企业是新的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20.
《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乎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许慎的意思是:姓,是用来表明人们出生的缘由、地点或人们的德性的。古代的神圣的始祖母,被上天感应,生下后代,这后代因此被称为天子。“姓”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左传·隐公八年》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的话。 “因生以赐姓”,前人异说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