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吉文 《课外阅读》2011,(10):319-319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曾经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孔乙己》、《社戏》、《故乡》、《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祝福》等。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及初中学生实际,要学好鲁迅的文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当代生态小说中狼叙事的叙述母题和小说结构,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作家经历、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把比较视野纳入到中国生态小说中的狼叙事研究中来,将苏联文学经典《断头台》与之进行对照阐释,可以发现中国生态小说狼叙事中的叙述母题、小说结构与《断头台》存在着相互呼应的关系。比较视野的运用,将突破以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中的某种思维定势,为生态文学研究开拓新的空间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陈景韩主编的《新新小说》以“新新不已”为追求目标,不赞成梁启超的改良立宪模式。而要利用小说的社会作用建立一种“侠主义”。“侠主义”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为设立一种无视当时政府的权力系统,第二层次是介绍外国的革命精神、反抗侵略与压迫的精神,第三个层次是传统的“劫富济贫”。1909年lO月,陈景韩与包天笑共同主编的《小说时报》创刊号的首篇是陈景韩的《催醒术》,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虽然有很大差距,但这篇小说表明了陈景韩的思想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的“狂人世家”是有一个发展谱系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早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就开始了,陈景韩的作品可以为证。从《新新小说》到《小说时报》,陈景韩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预言是实现《左传》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同时,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题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提供了技法经验等。  相似文献   

7.
一、文本外围:“推向”驱动与文学预备中介:“社会-家庭/个体”阅读框架的建构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卡夫卡的《变形记》以节选的形式呈现,这在篇幅有限的必修教材中,对外国文学名篇的推介,体现了编者对外国现代小说的重视,而在众多外国现代小说的名篇中保留卡夫卡的《变形记》到高中语文教材中,这与卡夫卡小说个体孤独的表达深刻长远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与理解应该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从《红楼梦》到张恨水小说的中国通俗世情小说与《水浒传》到金庸小说的中国通俗武侠小说这两条中国小说长河各自都具有永不衰褐的艺术生命力.而从《红楼梦》到张恨水小说不仅形成一个不争的审美奇观,而且是座亟待开发的艺术丰矿;不仅形成一片璀璨的审美天地,而且是块常青不衰的艺术沃土;不仅是个巨大的艺术命题,而且是条永永不竭的艺术长河.  相似文献   

9.
秦川 《九江师专学报》1997,16(1):76-78,85
讽刺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两部古代小说;李渔的《十二楼》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作一比较,寻觅其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和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分别是各自时代展示女性精神成长的优秀作品。用成长小说的视角来比较和考量这两部小说,会发现"成长"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现时通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选人鲁迅小说11篇:《故乡》《社戏》《祝福》《药》《一件小事》《风波》《孔乙己》《狂人日记》《非攻》《铸剑》《阿Q正传》等。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没有谁能够像鲁迅这样在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领域如此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依据《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鲁人版《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曲折生动的话本小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思考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诗化小说是小说文体中相对特殊的存在,兼具诗歌与小说的特质。统编教材中没有出现“诗化小说”这一专业术语,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接近此定义的篇目。从诗化小说的定义出发,判断《社戏》是一篇诗化小说。因此,可运用比较法阅读诗化小说的策略展开《社戏》的教学,即比较同类型小说,把握共同特征;比较不同小说,突出诗化特征;比较原文与节选文字,理解诗化意图。  相似文献   

1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跋涉》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跋涉》的写作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潮流与作者独特生活经历的有机契合进发出的火花,在当时的青年作家之中颇有代表性。《跋涉》在思想阐释和艺术表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这表明作者当时尚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但它为萧红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萧红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从《红楼梦》到张恨水小说的中国通俗世情小说与《水浒传》到金庸小说的中国通俗武侠小说这两条中国小说长河各自都具有永不衰褐的艺术生命力。而从《红楼梦》到张恨水小说不仅形成一个不争的审美奇观 ,而且是座亟待开发的艺术丰矿 ;不仅形成一片璀璨的审美天地 ,而且是块常青不衰的艺术沃土 ;不仅是个巨大的艺术命题 ,而且是条永永不竭的艺术长河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之“小说”与中国小说文体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一词 ,始见于《庄子》,但对小说文体进行界定和总结的首推汉代刘向、刘歆。浓缩刘氏父子校出成果、删《七略》之要的《汉书·艺文志》不仅首次确定了小说文体术语 ,著录了小说作品 ,也说出了小说出自民间 ,具有故事性、虚构性的特征 ,标志着中国小说文体在理论上正式确立并开始步入自我发展的正史时代。那种主张将自《汉书·艺文志》开始的目录学“小说”概念与自唐传奇开始的所谓文学小说概念区别开来 ,将唐传奇以前的小说视为中国小说的前史状态的观点 ,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李瑞 《考试周刊》2010,(43):60-61
随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重视,阅读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小说阅读教学又是高中阶段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高中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对教材进行系统研究.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整个高中教学中小说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要根据小说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找准每篇小说的切入点。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诛仙》是中国当代玄幻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而《哈利·波特》系列是西方魔幻小说的翘楚,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影响力.两部小说虽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故事情节、世界设定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反映了全球化趋势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全世界人性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9.
文史不分家,教学两相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现行中学学科设置上,语文、历史等课程各分一家,自成一体,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们却是血肉相连、紧密相依的,故有“文史不分家”之说。中国最初的文学与历史是归于一类的。先秦的《左传》、《国语》等,既是史书,又是文学著作。魏晋时的志怪小说,既是史实,又是文学创作,直到萧统编《文选》,才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0.
小说《高兴》成功改编为电影《高兴》,是2009年初比较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事件。影片改编自贾平凹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进城拓荒的农民刘高兴和五富在大都市生存的故事。导演阿甘一改小说中的沉重悲凉,将该片定位于大众喜剧的模式,集方言和歌舞于一身,通过借鉴国外最新的后现代喜剧拍摄技巧,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剧手法和氛围来完成彻底的大众娱乐。电影《高兴》的成功改编是遵循了文学与传媒共通的艺术规律的结果,也是文学和传媒互补的产物。《高兴》电影被大多数人认可,在商业和文化上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