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爱玲,白先勇是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位作家,但其小说则有非常相同的悲剧意识内涵,即作为异化的人在被遗弃,被背离的境地中,不能重建自我完善的人格,而是人性的扭曲,人性裂度的加深,构筑出一种悲凉绝望意味更深的悲剧,张爱玲,白先勇的生命悲剧意识完全源于二人的相似的人生体验和所受传统文化的浸染及现代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一直颇受青睐,评论家、作家、读者,一再以话张爱玲为热。由此也产生了一群作家,在写作上与她的风格颇为相似,被称为张派传人,王德威在一系列讨论张爱玲的文章中,将张爱玲与其传人的关系聚集于“鬼话”之延绵与铺陈之上,并列举了一些作家,如台湾的苏伟贞、袁琼琼、施叔青、李昂,香港的钟晓阳、黄碧云等,甚至也罗列了男性作家白先勇、苏童于其中。张爱玲亦因此被王德威戏称为“祖师奶奶”。本文就张爱玲的小说与黄碧云的小说试进行比较,以此来小窥张派传人在写作上对祖师奶奶的继承与超越。表面上看来,两…  相似文献   

3.
苏青、张爱玲是40年代沦陷区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她们都以周围的题材从事写作,张爱玲以小说创作擅长,而苏青以散文写作著名。她们年龄相似、性情相同,又都写女性题材,在生活圈子、爱好情趣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她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在上海的特殊气氛和背景下,大红大紫一时,可视为孤寂文坛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心理分析小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也在我国出现了。周作人最运用心理分析理论来阐释学现象。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作家首开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的先河。 但真正专心致于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的,是活跃于三十年代坛的施蛰存和穆时英两位作家。四十年代可说是我国心理分析小说的鼎盛, 涌现了一大批象路翎和张爱玲这样卓有成就的心理分析小说作家,最后发展到作家无名氏,则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史上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5.
婚恋题材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基本题材。小说中女性人物因为大多生活在上海,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汇聚交流的地方。女性婚恋一方面得因于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根深蒂固的封建生活方式与封建文化,使得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具有浓郁的洋场气息、上海色彩。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小说,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一直颇受青睐,评论家、作家、读,一再以话张爱玲为热。由此也产生了一群作家,在写作上与她的风格颇为相似,被称为张派传人,王德威在一系列讨论张爱玲的章中,将张爱玲与其传人的关系聚集于“鬼话”之延绵与铺陈之上,并列举了一些作家,如台湾的苏伟贞、袁琼琼、施叔青、李昂,香港的钟晓阳、黄碧云等,甚至也罗列了男性作家白先勇、苏童于其中。张爱玲亦因此被王德威戏称为“祖师奶奶”。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前的张爱玲是一位“走红一时”的风云人物。当她的小说在上海报刊上一露面,就立即引起了文艺界和读者们的注意。当年的张爱玲以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登上了作家的宝座,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1 在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虽然也写过散文、电影剧本和诗歌,但真正的成就还是她的小说创作。张爱玲由于对写作题材的熟悉和较高的艺术修养,从他的第一篇小说创作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  相似文献   

8.
邱向峰 《滁州学院学报》2010,12(1):57-59,82
张爱玲、白先勇虽然生存于不同历史语境中,但在东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两位作家的作品都表现出一致倾向:通过对人生、历史的切身感悟,在文本中对人做出了极为深刻的悲剧阐释。他们善于捕捉经营意象来加深故事的悲剧性,特别是文本中月之意象频繁出现。他们对月意象的刻画可谓精雕细琢,传达出一种苍凉之味和世事无常之叹息。但由于两人不尽相同的生活经历,他们笔下的月也些差异。张爱玲的月是华丽里透着无尽凄凉,白先勇的月是悲悯中浸着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9.
在针对文学上海和城市身份建构这个问题上,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和90年代的王安忆在外在形态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即表现庸常生活,认同市民生活价值。分析了蕴涵在两位作家文中不同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0.
乡愁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陈映真和白先勇作为台湾文坛的两位小说大家,他们在"乡愁"主题的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以两位作家的乡愁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类型设置、命运困境的解决之道和小说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共性和差异,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两位大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是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50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已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说》、《十八春》、《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白先勇的同性恋题材小说创作一直贯穿他文学创作的始终,其中每一篇作品都凝聚着白先勇的心血。试通过对白先勇部分同性恋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同性恋者和家庭、社会、他人以及他们自身之间的关系入手,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展现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心,看电影成为上海市民的重要娱乐方式.上海租界的特殊文化语境孕育和催生了张爱玲的电影情结并表现在她的丈学创作中.租界文化影响了张爱玲的电影评论、电影剧本创作及其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4.
梅娘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位优秀女作家。其小说创作以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流利的文笔,为人们真实地再现了东北沦陷区的社会状貌及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与当时上海文坛上的女作家张爱玲享誉齐名,是“读者最喜欢的两位年轻女作家,”素有“南玲北梅”之称。然而时隔六十多年后的今日,张爱玲又重新在海内外红火起来,而关于梅娘及其创作的研究则寥寥无几。笔者认为,我们无论是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方面来看,都应该重新审视梅娘的小说创作,挖掘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予其应有的文学地位。梅娘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享有不同成就和影响力的作家,但在小说创作领域里他们存在着值得分析的类似的创作主旨或艺术手法:鲁迅站在启蒙主义角度对整体国民性加以揭示,张爱玲以启示的小说观对凡人软弱性加以展示;鲁迅凝聚了自身的灵魂与情感却冷静地在普通人事里寻找悲哀,张爱玲以苍凉的个人生命体验不露声色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鲁迅将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统一,张爱玲将中国传统与现代先锋结合;鲁迅用一生绝望的抗争影响着每一代人,张爱玲在世俗生活中寻找永恒的意味,影响力有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旧上海卓尔不群女性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她的小说主要以新旧文化交替的上海为背景,就题材而言,大多是不如意或不幸的恋爱婚姻故事,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金钱价值观对中国传统封建伦理冲击以及社会小市民在这一过程中性格变异和心理的扭曲。她从婚姻家庭的角度表现了平凡的小人物尤其是女性在金钱社会的驱动下人性的退化。本文从这一角度向读者展现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伍尔芙与张爱玲同为20世纪上半叶的女性作家,作为东西方女性意识崛起的突出代表,在伍尔芙和张爱玲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对于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意识的关注。但是,在两位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又存在着差异,这在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伍尔芙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莉莉·布里斯科两位年轻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和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优秀的女作家,两人都因为政治和个人遭际的变化致使创作上发生了变化。但因为两人对待这一变化的态度不同,导致两个人作品境界截然不同。变故发生后,李清照能够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她后期词有了更深的意蕴;而张爱玲则置国家于不顾,丧失了一位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后期的创作几乎毫无社会价值可言。本文通过对两位女作家后期创作的比较研究,在作家的创作动机中,探寻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著名美国华人作家白先勇的创作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白先勇小说描写了台湾特有历史年代的人物,渗透浓郁的历史沧桑感,我试着用尼采的悲剧观来解读白先勇的两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做着“永远不老,青春永驻”的美梦,是一个日神式的悲剧人物。而《孤恋花》中的娟娟是一个酒神式的悲剧人物,她在迷醉中完成了自己凄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时下的“张爱玲热”似乎已推向高潮,我却想起一个曾经也“热”过几浪,目前又不大被现注的作家白先勇来.他同张爱玲一样,都出县名门,受过良好的中西文化教育.创作主题上,可以说都为现代中国中上层社会塑下多面的浮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遗老道少型人物.创作技巧上,她(他)们也都熔古典小说与西洋小说于一炉,而论者提到她(们)们的小说,又都不免会联想到《红楼梦》,这联想,无论从主题,还是从语言,甚至从身世上去考察她(他)们二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两位作家,向来是众说纷柱炎贬不一.有评论称张爱玲为“时代弃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