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各类广播节目中,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样式之一。近年来,广播音乐节目在市场化的发展中营造了新的市场,节目质量和收听率不断攀升,很多音乐台的收听率在各系列台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广告额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创造了广播新亮点。但是,广播音乐节目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广播节目之间的竞争,还有与电视和网络的竞争。面对严酷的竞争态势,广播音乐节目的主创人员必须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2.
如今广播收听率已经成为广播行业发展竞争必不可少的衡量参照手段,越来越多的广播电台将收听率纳入管理与考核体系和节目改版的依据,广告公司广告客户也根据收听率调查结果来挑选广告品牌所投放的频率和节目。因此,广播收听数据对广播电台来说变的越来越重要和必不可少。一、广播调查公司目前被我国广播电台广泛应用并认可的广播调查公司其一是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SNR),其号称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3.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中挂牌成立。中国股市由此高起点地迈出了它的第一步。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向了成熟。沪深两市的A股股票已超过1千只,中国股民的数量已经超过4千万。证券已经成为老百姓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庞大的股民队伍是证券投资服务的一个巨大市场,理所当然成为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潜在的受众群。各媒体纷纷开办证券节目或栏目,以争取更多的听众资源和市场效益。中国广播人以高度的市场敏感及时把握先机,率先走出了第一步,开办了广播证券节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广播经历了由初期集中在以节目构成方式,播音主持风格为对象的广播业务改革,发展到涵盖节目制作,技术改造、广告经营、人事管理,激励机制、资金运作等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的全面改革。诞生,成长于中国广播改革黄金岁月的广州电台,十年来也走出了一条以品质优良的节目为动力,带动市场认同的收听率为发展基础,转化为持续增长的经营效益为物质支持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广播古典音乐节目的三大功能 多年来,我国的广播古典音乐节目一直在普及古典音乐知识、提高全民音乐欣赏水平等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近两年来,由于收听率日渐不敌流行音乐节目,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有些音乐电台的广播古典音乐节目时间被大幅压缩,而播出的时间段也越来越偏。整段的黄金时间被流行音乐节目占据。是什么原因导致广播古典音乐节目收听率下降呢?  相似文献   

6.
一 传统的广播广告理论认为,广播广告的兴衰,是维系在广播的各类节目上.节目办得好,收听率高,很自然地便会促进广告收听率的提高,从而扩大影响,吸引投入,增加创收.  相似文献   

7.
陈虹 《新闻记者》2006,(1):63-65
广播节目市场化,是中国广播体制和业务改革的产物。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对广播节目市场的介入,不仅为电台提供了更多的节目选择,而且也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可以说间接提高了电台的收听率。同时,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在推广节目的过程中,促进了广播节目交流.使全国电台通过这些节目了解、学习和借鉴到其他地域的广播节目风格。  相似文献   

8.
陈叶红 《视听界》2011,(5):75-78
广播的收听率调查已为多数电台接受并采用。在广告推介申,电台主要使用的是节目或时段的收听量、吸纳的听众人数等数据,再进一步会涉及到主要节目或时段的听众特征数据,如收听节目的听众是哪些人,以此来判断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吸引广告投放。广告主也主要根据节目或时段的听众收听量,来衡量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指导广告投放。  相似文献   

9.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罗欣 《中国广播》2008,(5):13-14
沈阳电台经济广播的财经证券类节目,初创于1992年。由于当时证券市场刚刚兴起,加之信息渠道并不发达,因此,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追捧。16年来,由最初股市收盘后的《经广证券时间》一档节目,演变为全天多档不同类型节目,从清晨信息播报类的《证券早报》、中午休市时点评类的《午间股市快报》、到全天收盘后综述类的《经广证券时间》和晚间漫谈类的《锵锵股市》,各档节目均为广大投资者所津津乐道。到2008年,《经广证券时间》已经成为沈城投资者家喻户晓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11.
节目编排指的是把节目内容进行整合、串联,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广播专题节目编排对编辑的稿件组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好的广播专题节目编排可以使节目提要引人入胜,内容搭配合理,过渡顺畅自然,对充分发挥传播功能,提高收听率,办好节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广播专题节目在注重稿件质量的同时,节目编排上要在提要编写、内容搭配、栏目过渡这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广播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平衡开支,在前几年媒介格局急速变化的环境下,广播的收听率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听率的下降连带着广告经营也出现了滑坡,单一的收入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开拓多元化的盈利渠道成为广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于此,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选择开发了广播购物的新纪元,与红极一时的电视购物并驾齐驱,成为大众消费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现在电台越来越多,为了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大家都在研究如何“讨巧”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其中如何定位就是大家经常研究的议题之一,如节目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也有人把这种定位具体成了专业化运作,因而电台就有了“经济台”、“艺台”、“娱乐台”、“新闻台”等。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和愿望相违背的,有的自以为定位很专业,但收听率却上不去,或说是不理想,相对来说广告收入也上不去。结果为了有更高的收听率,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许多电台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偏离自己原先定的节目内容,开始往里面  相似文献   

14.
正证券广播节目作为投资者了解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与投资者一同经历中国股市二十几年风雨彩虹。在此期间,证券市场环境与传播媒介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使证券节目既能体现专业性满足投资者需求,又能符合广播传播特点,从而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是证券广播节目一直探索与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面对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满足投资者不断提升的时效性需求,针对错综复杂的财经事件与海量财经信息提高节目信息传播的高效力,专业内容通俗化解读确保内容传播的有效性,不失为提高证券广播节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广播《今日证券》节目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10个系列频率中唯一的一档专业财经证券类节目。从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不问断播出了17个年头,即使在股市暗淡的998点时期,也没有停播过。可以说,《今日证券》节目见证了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陪伴着天津和周边城市三百多万股民共同经历了中国股市的跌宕起伏,经历了股市人生中的酸甜与苦辣,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16.
刘蕾 《新闻世界》2010,(8):122-123
广播的发展与听众的需求催生了广播夜话节目,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广播夜话节目方兴未艾,并一度成为高收听率节目。然而,目前广播夜话节目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将成为制约该类节目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着重从节目自身及听众两个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夜话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广播夜话节目的传播效果,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播民生节目逐步壮大.由于独特的"互动"式节目形态,广播类民生节目有着深厚根基和长远发展空间.以珠海电台<市民热线>节目为例,这类节目一直在收听率和广告投放量占据优势.该节目一部分专门受理投诉;一部分则针对热门话题,请相关负责人或专家学者与市民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李绍东 《视听界》2007,(1):58-59
《新闻麻辣烫》是辽宁交通广播1998年创建的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创办伊始,就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上至省级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熟悉这档节目。8年来,节目收听率在辽沈广播二十多个频率的所有节目中,一直名列第一位,2006年,吸纳品牌广告超过一千万元,是目前辽宁广播界的第一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9.
说农民话的陕西农村广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农村广播是2003年3月28日正式开播的.作为全国第一家面向三农,以农民为听众对象的广播频率.开播两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2003年.2004年两年由专业调查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陕西农村广播的综合排名排在陕西广播媒体的前列.节目的收听率以及听众对节目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捅标都很高。2003年,广告收入是300万元.2004年广告收入达到了700万元.今年的广告创收计划是900万元.两年的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广播品牌的现实背景品牌竞争,是广播产业发展的核心。广播品牌受众接触率最高的是频率、栏目、节目,其质量高低、影响大小,决定着收听率,决定着广告创收和媒体经营,决定着产业方向。频率的价值在于核心栏目是否突出,因为单一节目无法产生品牌效应,只有精心打造栏目,使其在成为媒体(频率)中的强势品牌,由此拉动整个媒体(频率)的受众关注度,才是振兴广播的明智之举。评选中国广播“十佳栏目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实施的。2004年6月14~16日,“十佳公共栏目奖”最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