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氧化还原滴定教学中学生易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林邦的副反应思想,把一个半反应看作是另一个半反应的副反应,以此建立了氧化还原滴定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使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和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的表达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雯  丁伟 《化学教学》2023,(7):69-72
基于碘量法原理,采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被测物中碘元素的含量。借助氧化还原电势传感器和液滴数传感器获得滴定曲线图并确定滴定终点,从而测得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与传统实验相比,运用数字化实验数据进行表征使氧化还原滴定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氧化还原滴定误差公式的推导方法.该误差公式分别用终点组分浓度及终点电位表示,适用于任意电对间的氧化还原滴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氧化还原滴定过程的讨论,依据滴定过程中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的变化,推导出体系电位E值与滴定百分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滴定百分数与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导出了滴定过程,体系电位E值变化与之间的新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滴定分析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是分析化学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表面上看其内容多(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究其类型只有两个:一是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二是样品含量的测定。学生在做实验时由于重复次数有限,测定结果准确度不能确定,加上各实验组数据之间不便联系,因而无法得到可靠而准确的测量结果。教师或分析工作者要客观、准确评价分析测量结果,往往要做大量的工作,且人为因素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氧化还原滴定误差公式的推导方法。该误差公式分别用终点组分浓度及终点电位表示,适用于任意电对间的氧化还原滴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和滴定的考点出发,分析中和滴定在试题中的拓展应用,并详细分析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高频考点和定量计算的思维建模。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滴定中等当点电位及在突跃线上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氧化还原滴定中,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数n值对等当点在滴定曲线上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阐述了运用基本单元这一概念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计算中的应用,可使计算简单明了,减少运算步骤。  相似文献   

12.
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并对产品进行表征,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聚苯胺对Cr(VI)的吸附性能,分析了聚苯胺粒径、加入量、吸附时间以及初始铬浓度对吸附的影响,构成了一个集合成、表征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实验。该实验涉及到有机高分子合成及表征、分析化学和表面吸附等理论知识,包含合成操作、滴定分析、数据处理等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可作为化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代入法推导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计算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氧化还原滴定中,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数n值对等当点在滴定曲线上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推导了一个普通适用于各类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电位通用计算式,并对该通用计算式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电位的计算公式。公式对任一氧化还原反应均合适,且公式中不含浓度项,使公式大大简化,计算简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标准电极电势表中的电极反应和标准电极电势,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以及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依据。章对标准电极电势表在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滴定等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遵循氧化还原滴定各个阶段的浓度与电位变化规律,运用能斯特公式,探讨了能适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对称电对的林邦误差公式,具有便于记忆与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酸碱、络合、氧化还原、沉淀滴定分析法所具有的相近本质出发,用统一的方法处理其有关问题,得到了形式相同的描述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的数学方程式,把四种滴定分析法中重要问题的解决较好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对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量点电势的通用计算公式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对公式作了准确表述和具体证明.该通用计算公式能解决对称电对、不对称电对和有H+参加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量点电势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