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出不来,出于好心,便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茧壳,让这只幼蝶轻松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大一会,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是在锻炼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让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从茧中出来后能够生存和飞翔。可见,“替蝶破茧”,恰恰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相似文献   

2.
杨洋 《教育文汇》2004,(6):46-47
近日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地把茧剪掉了一些,果然这只幼蝶轻而易举地爬了出来。然而,不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在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得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见,恰恰是人的“好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幼蝶在茧中苦苦挣扎,一位好心人出于怜悯就用剪刀小心地把茧剪掉了一些,幼蝶轻而易举地爬了出来。不一会儿,幼蝶却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的过程是锻炼和完善自己的过程,是自主奋斗的过程。只有迈过这道必经的坎儿,它才能  相似文献   

4.
王素军 《家教世界》2013,(10):242-243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掉了一些,让这只幼蝶轻易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大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是锻炼完善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见,"替蝶破茧"恰恰害死了这只本可以翩翩起舞的蝴蝶,多么可悲可怕。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在学校教育中"替蝶破茧"的现象屡禁不止,而化学实验课犹忌"替蝶破茧"。  相似文献   

5.
杨洋 《下一代》2013,(5):12-1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可能会犯很多错误,但最具普遍性也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好心"的错误。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地把茧剪掉了一些,果然这只幼蝶轻而易举地爬了出来。然而,不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在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见,恰恰是人的"好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掉了一些,让这只幼蝶轻易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大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可以锻炼完善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见,“替蝶破茧”恰恰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由此,我想到了教育,想到了在教育中很多教师经常犯“爱心”的错误。他们忽视了学生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面对困难、挫折的挣扎、拼搏是在完善、锻炼自己。如果用“剪刀”剪去学生遇到的束缚和磨…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掉了一些,让这只幼蝶轻易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大一会,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  相似文献   

8.
为家长喝彩     
中午放学送队,典典的妈妈刚好急匆匆地赶到了路口。我知道今天她要带孩子到单位去排节目,便让典典走出了路队。可典典又归队了,直至终点,妈妈才将他接走了。多走几步又何妨———望着典典妈妈渐去渐远的背影,我明白了典典为什么是一个纪律性强、做事认真负责、学习一丝不苟的好学生。曾见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看到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好久,觉得它太累了,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掉一些,让它轻易地爬了出来。不大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是锻炼完善自己,让身体更结实,翅膀更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9.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壳中痛苦地挣扎着,觉得它太可怜了。于是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壳剪开了一些,以方便幼蝶爬出来。  相似文献   

10.
杨士军 《上海教育》2013,(17):62-63
在黄宗之、朱雪梅著的长篇小说《破茧》一书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一位教授在后院里发现了一只虫茧,里面的小幼蝶拼命地咬着茧壳,累得筋疲力尽。好心的教授用剪刀把咬破的洞口剪大,幼蝶轻松地爬出了茧壳,可是身躯臃肿,双翅干细,怎么也飞不起来。经过长时间的潜心观察和研究,教授惊奇地发现,原来小幼蝶在咬破茧子、拼命挣扎爬出来的时候,积蓄在体内的血液会被挤压,流进幼蝶细小干瘪的翅膀里,这样的小幼蝶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蝴蝶,拥有一对能够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好心人,看到一只稚蝶挣扎着从茧里脱出,他想帮它,于是轻轻地将茧丝拉开一个口子。稚蝶从茧里出来了,扑楞着翅膀,却不能飞。这个好心人不知道,稚蝶的翅膀只有通过挣扎,才能坚硬到能飞的程度。于是乎,我联想到了  相似文献   

12.
孟欣 《中学文科》2006,(10):28-28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一只小蝴蝶正艰难地将自己柔弱的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挣扎出来。几个小时过去了,蝴蝶仍未成功。有一个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他用剪刀将茧破开,小蝴蝶便很轻松地脱茧而出了。他屏住呼吸,期待着小蝴蝶展翅飞翔。但是,这只可怜的小蝴蝶只是拖着萎缩的身躯和干瘪的翅膀在地上爬行了一阵子,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好心人并不知道,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出来,是大自然的造化,蝴蝶要通过这一挣扎过程,将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在脱茧而出后展翅飞翔。  相似文献   

13.
断翅的蝴蝶     
一位好心的老人,在草地上看到一只蝶蛹,便把它带回家精心保护起来。过了几天,蛹里的幼蝶拱破了一道缝,可挣扎了好长时间总出不来。老人急了,便为它做了个手术:用剪刀将蛹壳剪开,帮助幼蝶脱壳而出。蝶是出来了,但它是病态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个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中蠕动“,苦苦”挣扎了好一阵子,还不能完全冲破那牢牢的茧儿尽早来到大自然中自由地飞舞,享受人世间的欢乐。那个人站在旁边急不可待,便一番好意找来剪刀,小心翼翼地替蝴蝶剪开了茧。结果那只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然而,不幸的是,这只蝴蝶出壳后身躯臃  相似文献   

15.
破茧成蝶     
一个十分喜欢昆虫的男孩,在一次野外采集生物标本时,幸运地看到了蛹破茧蜕变为蝶的过程。男孩非常紧张,看着小小的刚具雏形的蝶从厚厚的茧身拼尽全力想挣脱出来的样子,很是焦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蝴蝶依然没能挣脱茧的束缚,舒展它美丽的翅膀。男孩不忍心看到蛹艰难而似乎没有任何进展的蜕变。他伸出了手,小心翼翼地为蛹撕裂了厚厚的茧身。然而这时,没有完成蜕变的蛹却慢慢地停止了蠕动,不再挣扎,它死了。原来,正是这种痛苦而漫长的挣扎让蛹蜕变成五彩斑斓的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痛苦,蛹只能荒废过去的努力而悲哀地死去,美丽…  相似文献   

16.
蝶变     
陈苗 《初中生之友》2013,(16):44-45
一、破茧而出我痛苦地挣扎,努力让自己的空间变大。长期被茧束缚的痛苦,我早已受够,我希望走出自缚的黑暗,去迎接明媚的阳光。我不甘平庸,我拼命挣扎,为了破茧而出,将撕心裂肺的痛付诸那一刻的辉煌中,与绚烂蝶翼相拥,舞动于花海叶丛。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中蠕动,“苦苦”地挣扎了好一阵子,还是不能完全冲破那牢牢的茧儿。那个人站在旁边急不可耐,便怀着一番好意找来剪刀,小心翼翼地替蝴蝶剪开了茧。那只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然而,不幸的是,这只蝴蝶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辞世而去,那个出于爱心的人成了间接的“凶手”。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中蠕动,“苦苦”地挣扎了好一阵子,还不能完全冲破那牢牢的茧儿尽早来到大自然中自由飞舞,享受人世间的欢乐。那个人站在旁边急不可耐,便一番好意地找来剪刀,小心翼翼地替蝴蝶剪开了茧。结果那只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不幸的是,这只出壳的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含恨离开了梦寐以求的天堂。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而那个出于爱心的人却成了间接的“凶手”。  相似文献   

20.
蝴蝶的启示     
有一则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里蠕动,“苦苦”地挣扎了好一阵子,还不能完全冲破那牢牢的茧儿,尽早来到人世间享受幸福的生活。那个人站在旁边急不可耐,便一番好意急忙找来了剪刀,小心翼翼地替蝴蝶剪开了茧,结果那只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茧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含恨离开了梦寐以求的天堂。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而那好心人却成了间接的“凶手”。这个好心人之所以成了“凶手”,是因为他急于想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