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有疑才能引起探究的兴趣,探究释疑的过程就是求取真知的过程.在大力提倡先学后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引导学生见疑、质疑,既是学法的引导,也是品质的培养.因此,学贵有疑,教师要引导学生见疑,鼓励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质疑是学生探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学贵有疑,疑则进.本文从善疑、巧问、自疑、争辩、互疑、讨论等多种质疑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教学相长,共同探讨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挑疑——释疑".不过这种"两疑法"教学仅把"释疑"作为教师的天职,学生"无疑"便是教学过程结束.这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如果在"释疑"以后有意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使教学过程在"有疑"中结束,就会激起学生?探索、去创造.那么,教学就成了"致疑——释?——再致疑"的过程.姑名之曰"三疑法".以语文教师教一篇课文为例.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致疑";上课时,教师着重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无疑之处不必多讲(可惜现在还有不少教师连这一点也未做到,  相似文献   

5.
设疑     
设疑,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疑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疑难问题的解答,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一、于无疑处,导其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就会积极思维、努力探求;解疑,就能有所发现,增进知识.有疑和解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符合人们认识规律的.课堂教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教育学生敢于寻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起思,思原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有探究,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设疑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应忽视,本文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针对教学设疑环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学贵有疑,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一把钥匙,有了兴趣,才能引导学生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8.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作者对此进行了几点探索,作出如下总结:1.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2.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3.施展空间,让学生见"疑"必"究"。4.授其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有疑阿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求新.因此,我们应该把"质疑"当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英语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以疑生趣,以疑激思,以疑获知,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新知,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可见设疑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上,设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通过设疑诱导,活跃学生的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疑问是课堂教学美的升华,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这话强调的是“疑”和“思”的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学”必须建筑在“思”的基础之上 ,而“思”又必须依赖于“疑”,由此可见“疑”的重要作用 .明代学者陈献章对此说得更为透彻 ,他说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 .”陈献章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因为“疑”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 ,只有有了“疑”,才能去分析、探求 ,以至于最后释“疑”.因此 ,成功地创设情景 ,合理设疑、质疑、激疑、释疑 ,不断促使学生强烈的需要和动机 ,不断给学生思维的契机 …  相似文献   

12.
学生进入初中后,感觉数学越来越复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是我的尝试. 一、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教师必须具有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思维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贵有疑,疑是探索的源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解放思想,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从而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质疑,给学生提供思考提问的机会,拓宽思维空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一、善于激疑,教人思维.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激疑思考就是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在激疑思考的环节上,问题的设置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也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就是通过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的提问水平的高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巧用提问,激活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探求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引探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疑的效果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重要的联系.然而,在教学研究中,对此尚没提到应有的高度.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机也."又云:"学有长进,须教有疑".疑从何来?教师的课堂设疑是其主要来源.要给学生提供"觉悟"之机,就必须正确地运用课堂设疑.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与做法.  相似文献   

17.
质疑是探索认知的开始,对激发学生好奇心有着促进作用.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可见学贵质疑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质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给予敢质疑的学生积极评价,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置疑,适时启发、引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相似文献   

19.
设疑种种     
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语文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本文主要谈一种:设疑.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有疑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处理的需要,故意创设疑问,设置障碍,就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精心设疑--引趣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学之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作为教师就要"于无疑处设疑",引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在疑中思,在思中学,在兴趣盎然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