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新闻,就要把故事讲得精彩。党报要办得可读性强,受读者喜欢,同样要讲好故事。由于多少年来形成的刻板套路,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媒体有所改变,但很多党报记者仍不擅长讲故事,导致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不佳。如果把新闻报道写成故事,或者说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可以克服呆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易于传播。新闻故事通常有两种讲述方式。一种是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来讲故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但常规的经济报道大多乏味枯燥,很难吸引读者的眼光。本文从经济新闻有故事、深入采访挖故事、"硬中找软"讲故事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用讲故事的方法写新闻,才会"有血有肉",也更能打动读者,从而起到广为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蒋申干 《视听界》2002,(5):41-42
专题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样式,不但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还应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为了让专题片生动耐看,人们常常把各种枯燥琐碎零乱的事件组织起来,以讲故事的形式编成专题片:一部好的专题片就应当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手法表现有意味的真人真事,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一部专题片能否取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故事本身的内容,也取决于记讲故事的手法。本拟就专题片讲故事的几种常用手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是把新闻写得好看的有效手段。仔细看看历年来的新闻作品名篇,就会发现越有故事性的越有生命力。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新闻就是采访故事。  相似文献   

5.
蒋晓蕾 《视听界》2007,(4):105-105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新闻就是“讲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调查表明,当今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相似文献   

6.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因此,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7.
永康日报的民生新闻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赏,在新闻改革的尝试中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报社将《华尔街日报是怎样讲故事的》一书,作为记者编辑的必读之书,借鉴其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新闻。本人从报道题材、报道方式、报道时效三方面,谈谈创新创优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谈到新闻写作时说:“新闻里面一定要有故事!“新闻写作就是讲故事。”提出了用讲故事的手法写新闻的观点。有的新闻里面有故事,有的新闻写作就是讲新闻故事。但是否所有的新闻里面都得孕含故事呢?这无疑值得进一步探讨。不过,李教授的新闻观点倒是给我们以启示:在某些广播评论中,是否也可以在讲故事中说理呢?  相似文献   

9.
陈玲 《视听界》2010,(4):113-114
“新闻故事化”是指“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手法,目前这种手法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如何对一篇新闻专题进行故事化的“包装”?本文从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新闻专题《都市评弹》栏目播出的几个实例来分析新闻专题的故事化“包装”。  相似文献   

10.
王晓珍 《青年记者》2017,(21):72-73
人类从孩提时代起就对故事如饥似渴,因为故事是一种最容易被人类大脑接受的信息组织形态,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手法,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作家陈忠实在给一家少儿期刊写评论时提出“谁有故事谁即胜出”.李希光教授说过:“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写出好故事,首先要找到好故事.《齐鲁少年》从2007年至今,一直摸索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笔者参与了每一期新闻故事的采写和编辑,就如何找到好故事,怎样写出好故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2.
笔者主要针对《羊城晚报》的"故事化"新闻手法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新闻写得生动而吸引广大读者的兴趣,这就是《羊城晚报》的精彩之处,也一直以来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新闻的定义“对新近发生事件的及时报道”来看,新闻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讲故事。因此,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提倡把讲故事的技巧融进新闻教学当中。在新闻实践中,许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讲故事的写作技巧,使新闻作品更加吸引读者,达到迅速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华尔街日报》有一个重要特征,后来被全球新闻业接受并广为流行,那就是新闻从讲故事写起。其实不仅写消息、写通讯都要从讲故事写起,即便是写新闻评论或者说言论也应该从讲故事写起。2007年7月,《鸡西晚报》在一版开办了一个言论专栏爽城之声,创办以来发稿近百篇,  相似文献   

15.
沈浮郡 《视听界》2009,(2):95-96
在电视节目中利用故事元素,被视为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节目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影响的新闻故事栏目如央视2套的《生活》(生存类的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带有谜团、疑惑类、怪异类的新闻故事)、《财富故事会》(发财致富的故事)、长沙电视台的女性频道《女人故事》、江丙卫视的《传奇故事》等,都意图通过讲故事来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陈长建 《声屏世界》2008,(12):51-52
当记者们面对同一新闻源时,如何报道才能吸引眼球成了一大难题,竞争的压力催生了新闻传播手段、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新闻传播手段的发展中,新闻故事化越来越为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喜爱。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以故事的方式写新闻,在新闻中讲故事。1993年5月1日开播的新闻杂志类栏目《东方时空》,于1993年10月下旬开设了子栏目《生活空间》,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主旨,每天为观众讲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民政新闻怎么写读者才喜欢看,容易接受,这是我们跑民政部门的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板着面孔,灌输式地讲政策、讲法规的写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欣赏标准和要求。把新闻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这样会使读者感到更加亲切,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接受信息。会议报道要学会"找故事"当记者的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突发事件或现场新闻,容易写得生动具体、故事性强,而写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如会议报道、出台政策法规或措施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记者采写首先要掌握“讲故事”的本领。那些枯燥的报道中一般很少有故事,都是大段的套话、行话、空话。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总是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要善于讲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闻采写中,常常把“story”用作“news”的代名词,把采访新闻叫做“to cover story”,头条新闻称之为“head line story”。西方新闻报道中有一种明显的故事化写作倾向,以至于许多名牌大报的总编辑要求记者“像说故事一样说新闻”。 近年,我们也开始强调故事在新闻中的作用。1996年2月,一个叫颜长江的记者在《羊城晚报》上连载《泌阳奇案 广州洗冤》,他用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章回小说的手法写了一个奇案,一时“羊城纸贵”。新闻和故事的关系如何,新闻应如何讲故事?  相似文献   

20.
张红 《新闻传播》2006,(2):18-19
所谓新闻故事化,是指“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在西方新闻采写中,常以“story”来代替“news”,把采访新闻称之为“to cover story”,头条新闻叫做“head line story”,要求记者“像说故事一样说新闻”。新闻故事化增强了新闻的易读性、贴近性和可信度,让新闻走近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