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实施声案提出以下建议;以锂离子等新型蔷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成组技术为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以电动汽车角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标准化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用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的发展进行了综合总结,对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性能和特点作了全面的对比,最后结合试验对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电源管理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的电源管理方案,涉及到了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的工作状况、车辆行驶速度、行驶阻力以及驾驶员的操作等诸多参数,利用CAN总线技术,把以上参数的测控装置连接起来,是实现电动汽车的电源管理的关键步骤,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电源管理中的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建设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政策的推广,鼓励新能源电池在煤矿领域的应用。矿用救生舱锂离子蓄电池后备电源系统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该文简述了一种矿用救生舱锂离子蓄电池后备电源系统的设计,对其组成、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锂离子蓄电池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性能需大幅提高,并仍将快速提高;蓄电池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需要重点持续支持;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蓄电池成组技术严重落后于蓄电池的产业发展。当前的首要技术关键和技术瓶颈是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成组技术。若仍坚持“蓄电池”是当前的技术瓶颈,将“蓄电池”作为技术瓶颈的主攻方向,则无助于蓄电池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6.
采用“再生蓄电池”是箱式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的关键所在,营运中基本没有使用损耗,且废旧蓄电池的来源极为广阔,仅通信基站每年报废的蓄电池就足以支持成千上万座标准的“箱式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中国专利的总体发展趋势、主要申请人及部分省份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起步较晚,在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竞相投入发展,隔膜专利规模不断增大;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隔膜方面的中国专利分布较为分散,尚未出现具有显著领先优势的企业;日本、韩国已在中国市场进行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相关专利的申请和布局。  相似文献   

8.
锂金属电池     
正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电池技术。目前,电动汽车普遍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昂贵、笨重、能量密度低,并且其所依赖的液体电解质在碰撞时极易起火。电池的一系列缺点体现在电动汽车上就是:价格高、续航低、充电慢,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正是让众多车主对电动汽车望而却步的原因。显然,要使电动汽车比汽油汽车更具竞争力,就需要一种突破性电池来弥补这些缺陷。硅谷初创公司QuantumScape声称已经开发出全新的锂金属电池,其采用固体电解质(陶瓷)克服了传统锂离子电池存在的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9.
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对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在2013年底部署了战略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旨在集中中科院优势单位,通过纳米技术研发与突破,积极探索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等电池体系。文章分析了动力锂电池研究领域的国家需求,概述了国内外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现状,同时介绍了"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的技术进展情况与管理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0.
研制基于锂离子蓄电池的煤矿井下救援机器人电源系统是提高机器人作业时间的重要手段。根据救援机器人的应用特性,设计井上充电系统与井下供电系统相结合的电源系统,对今后煤矿救援机器人在井下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10,(7):3-4
随着国内外汽车厂家全电动汽车在今春北京第十一届国际车展上集体亮相,“新能源汽车元年”悄然揭开了时代的序幕。近期天津大学和北京天路能源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了电动汽车动力供给、安全稳定与绿色环保之间完美结合的新途径,开发的超大容量圆柱形单体400Ah“巨无霸”锂离子电池在全球锐开先河,成功投入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国情,轿车进入家庭,发展电动汽车是一种最佳选择。但是,目前在研制过程中,蓄电池的性能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障碍。对此,国内外不少人认为,蓄电池质量不过关就不可能搞出电动汽车,他们在等待高能量长寿命蓄电池的出现。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尽管蓄电池技术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但只要全面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在目前条件下,大  相似文献   

13.
作为飞艇的应急电源,蓄电池为维持安全飞行提供必需的应急供电。蓄电池的选型和设计必需既能满足重量要求,又能符合容量需求。本文从电池的定义及分类入手,着重讨论了锂系电池,并对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给出了飞艇上锂电池电池容量的设计实例。对飞艇及其他飞行器应急电源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当前的发展现状.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已经成为最为可行的方法.本文最后总结了三种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索尼公司为电动汽车开发的可连续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它是由8个锂离子电池串联为一个组件,该种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铅酸电池大3倍·比镍型电池大1.5~2倍。同等重量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提供1.5~3倍的行驶里程。该电池寿命为1200次,自动放电率为lO%,充电密度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16.
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是保障锂离子电池组高效、安全运转的关键,伴随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以及其他电力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文章针对影响锂离子电池组性能的关键方面——散热冷却技术进行系统化分析,介绍了传统冷却技术结构研究与改进以及最新冷却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汽车线控技术在汽车重要系统,如安全系统上的应用日益得到专家和学者的青睐,并不断拓展研究。汽车行业向来都很谨慎,而在汽车“线控”技术方面,可是向前跨了一大步,将原本的机械结构以电子信号形式取代。由于线控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技术、生产成本、传感器精度、蓄电池电压和功率等因素的局限性作用,线控系统目前还只能在小范围内应用。但随着电子产品成本的降低,底盘控制技术的逐步完善,汽车开发的节能、环保和安全要求的日益强烈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型汽车的广泛深入研究,线控技术在普通车辆上的应用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二次电池的比能量已经成为制约电动车技术和先进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的瓶颈之一.商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小于200 Wh/kg,受正极材料比容量的限制,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空间有限,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等技术对长续航电池的需求.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23)
锂离子电池最早于1990年研究成功,截止到目前,已经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新能源电池,锂离子电池有着理想的性价比与综合性能,应用范围涵盖到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武器设备、摄录机等等,在储能、航天、电动汽车领域中,也逐渐展露头角。本文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黄马超 《内江科技》2019,(9):114-115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近年来新能源电动车汽车受众多消费者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能源电动车辆锂离子电池呈爆发式的增长,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上均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每年由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维护保养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本文着重解决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引发事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