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学生要把学习情景看作一个整体呈现出来,而且教师也应把学习情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一篇课文是语言和思想连贯的一个整体,它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结构。因此,在课文教学时,必须采用整体教学法,把每篇课文的教学分成四个步骤进行。一、SurveyClass(thepreparationofatext).1.学生自读全篇课文,拼读生词,理解课文大意;2.口头完成课后问答题或老师给出的问题;3.划出文中不懂的词、句、语法;4.独立完成或小组讨论老师布置的“talkingpoint.在surveyclass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刘丽 《小学生》2013,(10):46-46
小学英语中的语篇整体性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整体进入语篇学习,通过相对应的听说读写和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并且,需要指出的是,整体性教学,其重点并不在于是否在教学内容中呈现了各个板块的功能,而是在于教师在进行教学中的结构设置和先后顺序的安排,只有在学生进入了语篇整体性的氛围中,在设定的情景中去学习相应的词汇和句子,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整体性教学。一、确立语篇整体性的中心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分为A——H八个板块,其中A板块是课文语篇内容,B、C板块分别为语篇中的词汇和语法等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中,每次学习新的课文之初,都会有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了解.教师通常会这样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什么事、什么故事、什么人、什么情景等)?然后要几个学生说一说.接着,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概括,然后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如果不包括自读课文所花的时间,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大约只用两三分钟.这种整体感知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意义甚微,走过场而已.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握必要的信息,删繁就简,帮助学生清晰、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思路,这是教师进行课文整体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可使用螺旋式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阅读;采取整体快速阅读法,培养学生课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评析,整体把握阅读内容.此外,还可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丁海英 《江苏教育》2014,(13):72-73
<正>1.找准"切入点",形成阅读"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篇主题和学生实际,找准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从整体入手,巧妙构建牵引全篇的阅读"主问题",形成阅读任务链,让学生围绕"主问题、阅读链"展开各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始终是在语篇主题情境的氛围中阅读、理解、内化、运用语篇信息,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篇教学的重要位置,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此外还应注意的是,阅读课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不应该破坏完整的阅读链,教师处理教材时一定要有篇章意识,要紧紧围绕阅读任务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对于作为信息载体的英语课文,应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在教学中应力求达到听、说、读、写的统一,力求保持课文的完整性,从而实现英语教学三维目标.实践证明,教学从课文学习导入、课文整体阅读及课后作业进行设计,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练习,围绕同一话题反复训练,可达到课文教学的整体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忽略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有计划、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予学生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本文针对语文教学的误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注意其整体性,这个整体性的实质,就是联系性。一篇课文是由字、词、句、段构成的整体,内容上有紧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从整体着眼,先引导学生了解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最后再把各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回到整体上来,从而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把握课文的特点。这样,就可以从联系中指导学法,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去讲解字、词、句、段。 一、课题与课文思想内容的联系 课题是课文的窗户。从学生阅读心理看,他们在阅读每篇课文时,总是先看课题,通过课题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9.
语文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单元教学不再停留在一篇课文的挖掘上,着眼点是“单元”,更注意思维的立体性、整体性.进行单元教学,语文教师不能仅仅熟悉单篇课文,而应熟悉一单元或整册教材的联系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形成宏观的蓝图.单元教学,教师不再局限于单篇课文教学的一课(?)得上,而是把整体知识传授给学生,使知识的信息在学生头脑这个“加工厂”里,与旧知识相交接、相撞击,而融合、理解,再形成能力,运用于读写实践中去.如此,知识将是链条,或网状的整体系统.例如,教授初中第一册中第一单元时,教师要设计出一个单元的整体思维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一篇课文,采用“整体——部分——整体”阅读教学法,已被写进修订的小语教学大纲,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是段的训练。三年级阅读教学,应该围绕这个重点,引导学生读懂段,进而达到读懂篇,提高理解能力。语文教学中所说的段,即段落或称意义段,它是文章的一个部分,但同时又可看作结构相对独立,内容相对完整的整体。在三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中,众多教师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顺序进行段的教学,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握必要的信息,删繁就简,帮助学生清晰、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思路,这是教师进行课文整体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可使用螺旋式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阅读;采取整体快速阅读法,培养学生课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评析.整体把握阅读内容。此外,还可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运用图表,整体呈现语篇,把握文本思路我们进行语篇教学时要重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感知文本的意义,整体把握文本思路。图表以图表意,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创设情景的作用,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把握文章思路。如PEP Book8 Unit2 Alet’sread是有关流感的语篇教学。如何运用图表整体呈现文章,让学生把握文本思路呢?首先,我装作很不舒服的样子,引导学生发问:  相似文献   

13.
<正>单元主题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如果把单元主题比作一根藤,一篇篇课文比作藤上的瓜,形象地说,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以达到省时高效,还要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思想主题的整合,是课内与课外的整合,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实现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分段式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众多英语教师采用的方法,课文分段教学往往把课文分解成5—6个段落,每课时教一段,这就需要5—6个课时才能完成课文整体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前五堂课始终不能完整地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完整的课文内容变得支离破碎,长期得不到一个完整的意识.一篇几百个词的课文,加上复习和练习,要花8—9课时,这样,将近两个星期的学习过程,是难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在实践中,分段式教学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拖沓、单调的弊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已不能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如今,课文整体教学的广泛运用,无疑给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它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整体教学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架构进行教学.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三年以来,一直进行着英语整体教学的摸索和尝试.我曾尝试了简化课文听说法、简笔画图解表示法、提纲阅读法、列表法等多种手段,同时探索一套比较适合我校学生具体实际的方法,争取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整体感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材料内容和形式),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使课文中的"景物"有一个整体轮廓,让课文中的"见解"有个整体认识,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认为在整体感知阶段,教师要从提取主干、问题纳、题目扩充、把握文本思路、熟悉结构布局、找准基本情感等方面有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整体性是指教学中要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不是通过教师分割条块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技能"。现代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把一篇课文作为整体来教,不仅要保持其内容的连贯性、趣味性和逻辑性,还要全方面地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强调语篇的整体输入,不肢解课文而使信息传递支离破碎,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知识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这样能使学生对课文有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步骤为课文预习--整体输入--巩固复习--转移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书香课程     
<正>主持人语现行的语文教学,一篇课文要讲两三个课时,一学期主要围绕一本语文教材展开教学,把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期望通过"一篇""一本"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教师讲课,然后解答练习题。近年来,虽然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得到了关注,然而,在夯实大量阅读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徒有认识,缺乏实招。"大量阅读"仍只是一种"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补充,是课堂之外的游击战,远没在"课程"上聚焦。昔日,斯霞老师践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  相似文献   

19.
杨柳 《考试周刊》2008,(1):66-67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全面完整地学习每一篇课文,使这一学习过程也成为一个完整的语篇.课堂讲授应包括对语篇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介绍、语篇结构的分析及文章中其它细节部分衔接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对课文中难句、语法、词汇的局部讲解.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课文整体性教学原则是把语言信息整体输入,把握课文的主题,围绕主题通过主线与结构互动,以这样的方法来组织语言信息输入,将零散的教学过程变为完整的系统结构来认知,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知识系统,能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篇章结构,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有趣、和谐、完整,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并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