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近,国际空间站上的"菜园"喜获丰收,6名航天员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的紫叶生菜。这标志着空间站蔬菜培育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科学家把这一阶段性的成功视为人类距离飞向火星又近了一步。太空蔬菜味道怎样?几十年来,美国宇航局和其他机构一直在太空中试验种植农作物,但种出的作物不会马上给航天员们食用,而是被送回地球进行检测,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如今,航天员们终于能实时实地地  相似文献   

2.
科苑 《金秋科苑》2009,(15):12-12
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洗澡。在载人飞船上,这个问题不能考虑,一来是因为航天飞行的时间比较短,航天员可以忍耐;二来是飞船没有可供洗澡的空间和水资源。但是在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上,一般都设法帮航天员解决洗澡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苑 《今日科苑》2009,(15):12-12
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洗澡。在载人飞船上,这个问题不能考虑,一来是因为航天飞行的时间比较短,航天员可以忍耐;二来是飞船没有可供洗澡的空间和水资源。但是在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上,一般都设法帮航天员解决洗澡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当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忙碌于各种太空任务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些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人们希望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让它们承担更多的工作。第一台进入太空的机器人Dextre第一台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是被称为"机器人勤杂工"的Dextre,它于2008年开始服役,至今仍在运行。这个机器人有时被安装  相似文献   

5.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9,(17):19-20
在一次欢迎航天飞机航天员返回的庆祝会上,一名女航天员正站在台上兴致勃勃地谈她的体会,忽然倒在地上,晕过去了。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约有20%的航天飞机航天员和80%的国际空间站航天员会在返回地球后出现头晕感觉或发生晕厥。长期太空飞行的空间站航天员往往是一着陆后就被人放到担架或座椅上,由航天医生护送他们到检查车。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2月12日经航天员太空行走,欧洲空间局研制的哥伦布太空试验舱被成功地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该舱是被2月8日发射升空的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上太空的。2月10日先是航天飞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才为12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此举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又获得了一次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成功后,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反响强烈.有22年航天飞机研制经验的美国航天专家詹姆斯·奥伯格高度评价说:"毫无疑义,中国将在未来儿个月内成功发射一艘可以载两到三名航天员的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此后更为引人关注的则是,"神舟号"之后的中国载人飞船将载着谁飞向太空?载人飞船的航天员如何选拔?选拔出来的航天员如何训练?航天员上太空的真正意义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正>不仅是航天员、“太空教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成员还化身为“太空菜农”。去年下半年,在他们的细心照料下,问天实验综合舱中的植物一派生机勃勃。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陈冬、刘洋、蔡旭哲向广大青少年展示了“太空菜园”。小麦长势喜人;生菜翠绿,“味道美极了”;两株拟南芥已经开花;水稻植株茁壮生长着。  相似文献   

9.
载人航天活动已有近40年的辉煌历史,自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在太空度过了108分钟,至今已有300多人完成了宇宙飞行。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度过438个昼夜,成为人类在宇宙中持续停留时间最长的人。香农·露西德在太空持续停留188天,是女航天员中世界纪录保持者。77岁老翁航天员格伦重返太空,使普通人到太空旅游由梦想变成现实。 1999年11月21日,中国“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大长了民族志气。中国航天员何时能上天?谁当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当航天员需要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通过严格的心理选拔,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技能,在危急的情况下,能够镇定地处理任何事务。但是,在国际空间站的半年生活中,空间站上的航天员面临的问题是必须与同样的一群人相处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与外界的人不接触,而且空间站的生活空间有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对航天员的心理状态有何影响呢?他们怎样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完成自己担负的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交会对接,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两名男航天员在太空要工作和生活一个月的时间。在天宫二号上,他们过得怎样?在微重力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地面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宜居的环境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有可能很快便能喝上啤酒了,这一切要感谢一位美国6年级小学生。他发明的迷你酿酒器,不但能在地球上使用,独特的构造使得它在太空中也能使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已经决定,将寻找合适的机会把这个酿酒器送上太空轨道,进行实验验证。出乎意外被选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10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天鹅座"货运飞船将大约3.6吨物资和设备送到国际空间站。其中颇受瞩目的,是一个新马桶。没错,即使是高大上的航天员,也需要面对如厕的问题。不过换个角度说,即使是马桶,想要进入太空,也得变成高精尖的装备。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这个名为"通用废物管理系统"的新型太空马桶,耗资2 300万美元、花费6年多时间研制,堪称史上最贵马桶。太空马桶为什么这么贵?航天员上厕所有多难?咱们来说一说。  相似文献   

14.
朱梅 《百科知识》2023,(20):4-7
<正>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送入太空。3位航天员将与神舟十五号的3位同事完成又一次太空会师,并在空间站驻留5个月。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航天员类型。其中老将景海鹏四度“飞天”,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载荷专家桂海潮首次“飞天”。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美国,加州科学中心和休斯顿航天中心开放的两个新展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太空亲密接触的机会,使他们能在进行"太空之旅"的同时,体验如何"当航天员"。从探索国际空间站到登陆多个星球,这两个富有吸引力的独立新展馆有着自己的特点:通过真实的工件、复制的太空硬件以及互动展示,为公众提供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空间站“天宫”又迎来了新访客!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正式开启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17.
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说,要想在茫茫的宇宙中长期生活、工作,必须依赖于空间站——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而在航天员"歇息"的时候,一些特定的、需要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的科学实验就没有停止过。自前苏联1971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礼炮一号"之后,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一直在进行。我国预计会在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而这个尚未建成的太空家园承载着许多科学家的科研规划。  相似文献   

18.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0,(24):20-21
在太空生活是一项令人兴奋的冒险体验,不过,对于那些现在就身处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来说,他们的经历并不都是令人愉快的,比如,下面这些痛苦甚至是严酷的考验就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设计和制造出来,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探索和利用太空的过程中,空间机器人同样发挥了它们的作用,代替或协助人类在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出舱操作、空间探测、处理日常事务等活动。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忙碌的不仅是航天员,一些机器人也陆续地登上空间站,成为航天员的工作伙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美国富翁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之后,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游览了国际空间站,开创了太空旅游的先河。至今,全球已有5人实现了太空旅游的梦想。然而,这几次的太空旅游都是依靠国有企业完成的,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也都是国有企业研制和生产的。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