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借鉴其他地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市于2010年开始探索建设城域网.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调研、讨论、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笔者对所在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建设的重点列举如下,希望对同仁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电教》2005,(2):32-32
以教育城域网为中心、面向地区所在学校建设地区资源中心,是目前资源建设的一种普遍模式。然而很多投巨资建的城域网利用率却很低,访问率在10%以下。主要原因是城域网的资源不能满足教师对信息及时性、实用性的要求和对学生进行网络辅导的要求。花费百万甚至千万建起来的资源中心成了资源死库。  相似文献   

3.
教育城域网是城域网的一个类别,是教育行业的城域专网。它提供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局域网的互联途径,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区域教育整体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教育城域网一般在一个地级市的范围内建设,主要包括市教育信息中心、区(县)教委信息中心、学校等,学校以光纤、ADSL等连接到区教育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又通过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统一出口上互联网。在这个三层结构的网络上如何规划、分配IP地址是教育城域网建设者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笔者在实地考察山东的济宁、烟台、淄博、寿光等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教育城域网IP地址分配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地教育城域网网络平台建设的完成,城域网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有效发挥教育城域网的功能,提高教育城域网的实用性,关键在于教育城域网整体应用系统架构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步而有序地建设相关的业务系统。浦东教育网应用平台建设经过了近10年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浦东特点的应用系统架构模式。笔者通过总结浦东新区教育网应用平台和管理系统建设过程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教育城域网应用系统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措施,以供城域网应用系统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市县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以秦安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建设教育城域网,如何把多媒体教学及管理充分应用于教育城域网,为实现市县区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一两年来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全国各教育部门关注和投入的热点,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校园网建设进入了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发展阶段。教育城域网成为了一个地区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应用和区域内外连接交流的新平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得以应用,比如教育系统的综合管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基于教育城域网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研究等等,标志着教育城域网建设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深化各地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当地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广东教育》2004,(10):49-51
今年9月10日,由TCL教育互联事业部承建,按照VCM城域网建设模式进行建设的汕尾市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整个工程完成教育城域网信息中心以及112所中学、95所小学的网络接入和基础信息点配备的建设。全面建成的汕尾市教育城域网将覆盖汕尾市全部行政区域内的六县(市、区)教育局207所学校。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关注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200多个区域性教育城域网。在过去的三年中,笔者曾实地考察了山东的济宁、烟台、淄博、寿光、菏泽,江苏的南京、常州等地的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并进行了本地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政策文件的精神,笔者连续几年对郴州市中小学年度教育技术装备数据进行了统计、汇总。结合统计数据和实地了解,笔者对所在市教育装备的现状有了充分了解。下面,就笔者所在市教育装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提出自己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25日,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利用地方现有资金全面落实“校校通”工程,如何规划网络建设……都是值得我们分析、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市县“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建设教育城域网,如何把多媒体教学及管理充分应用于教育城域网,为实现市(县、区)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提供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由校园的网络建设扩展到区域和城域的网络建设,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已逐步成为了衡量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成200多个区域性的教育城域网,还有许多地区正在规划或筹备教育城域网的前期建设,城域网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TCL教育互联事业部总经理司练国认为:"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不再满足于乡村公路(单一的校园网)建设,教育城域网以其本身的优势和特点逐渐成为了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实现乡村公路和高速路(城域网)的有机衔接直接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从校园网建设进入了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教育城域网建设遍地开花教育城域网是将特定区域内的学校、教育机构连接起来的宽带网络,近几年一直是教育信息化的热点。教育城域网最早在1999年出现,2000年开始在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建设;2002年,教育城域网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内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教育城域网,其中大部分是经济发达程度中等以上地区兴建的,以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务考务业务应用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各地方的教育城域网也承担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全国几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如何更好的建设和优化现有的城域网/校校通的网络架构已经成为各级教育信息化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与前几年只关注资源建设和业务应用建设的观点发生了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14.
教育城域网组网方案的确定是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存在着多种解决方案,如直接租用裸光纤、直接租用电路、使用以太网接入和使用MPLSVPN接入等,但这些方案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西部的教育城域网建设中去。本文根据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电信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MSTP的教育城域网组网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在MSTP技术的帮助下,利用现有的SDH网络把各个学校连接起来,所有的路由交换都由教育信息中心统一完成,接入学校只需提供交换机即可。最后,本文描述了该方案在新疆巴州教育城域网组网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宽带资源日趋丰富,如何多快好省地整体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城域网是最佳选择。本文结合绵阳教育城域网的实际情况,就教育城域网的网络结构、资源建设、网络运营、城域网能实现的功能等方面做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教育特色,如劳作教育、实习方式等,期待对笔者所在学校(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教育》2004,(5):47-49
2004年3月20日,由TCL教育互联提供独家赞助,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2004教育部“教育城域网建设与应用高层研讨会”在广州拉开了序幕。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宣讲教育城域网的有关政策,介绍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理论和观点,交流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经验,研讨基于教育城域网的资源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如何实施教育城域网建设程序化方案的成功经验,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9.
D-Link 《教育信息化》2004,(11):16-16
教育城域网一般是指在一个地域依教育需求建设的、连接地域内学校和教育单位的网络。在这个地域中,一般有数十到数百个教育单位,信息点达到数干到数万个。教育城域网的作用在于把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内所有学校、研究机构、本地的教育机构通过网络互联,使教育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为整体信息化的集成运用提供可靠的宽带网络环境。教育城域网建成后,通过将本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教育城域网的组建方式大多采取租用电信等营运商的物理线路,通过VPN技术,三层结构组网建设。根据教育行业管理业务的结构、流量的分布等特殊性,将整个城域网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校园接入层。核心层位于市级教育信息中心中心机房,它承担全部经过汇聚后的流量以及部分市直属学校的流量,是通向Intemet的唯一出口。核心层的网络安全防范及措施关系到整个教育城域网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