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营销,体育营销中的"冰魄银针"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富士公司是其官方赞助商,而作为非官方赞助商的柯达公司则另辟蹊径,采用了隐性营销的策略。柯达在赛前签约成为ABC电视转播的赞助商,同时赞助美国田径队成为其官方胶片赞助商  相似文献   

2.
金龙鱼稻米油充分利用奥运资源,以"金龙鱼谷维多稻米油,让伦敦见证中国含金量"为主题的奥运营销活动,用"神奇稻米油·油中真黄金"作为传播核心,充分调动了线上、地面等传统的传播平台,更大量运用了网络互动等新型平台,进行了一系列全民高度参与的整合营销传播攻势。此次奥运整合营销传播,营销战略含金量十足,为我们演绎了一场整合制胜的金色交响乐。主题取巧借势有"道"整合营销传播最巧的方式就是充分借势,利用公众的主动关注进行顺势传播。金龙鱼稻米油上市传播恰逢伦敦奥运会赛事,借助金龙鱼大品牌的赞助权益,激发好奇,引导参与。好的主题是整合营销传播成功的一半,它不仅能产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级赞助商的奥运营销活动在2004年就已开始启动,在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以后,众企业的营销活动更加紧锣密鼓地进行,各种推广活动层出不穷,媒体的相关报道也铺天盖地,全民奥运深入人心。虽然有研究机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众多奥运企业的奥运营销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但既然处于这个大环境,投入了巨额资金,怎么能就此收手!因此60多家赞助商、无数非赞助商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独门秘籍,一争高下。  相似文献   

4.
6块金牌赢得合作伙伴 青岛作为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同时也是海尔、青啤等奥运赞助商的总部所在城市.因此,青岛也是奥运营销的必争之地,各路奥运赞助商的主题活动、品牌传播密集上演.如何能在铺天盖地的同类信息中赢得读者的关注,并借机传播企业的品牌内容和产品特点?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青报集团)凭借6块"金牌"赢得了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5.
吴倩 《报林求索》2012,(7):76-79
<正>奥运光环下的营销战争又一次打响。赞助商,这颗奥运经济皇冠上的明珠,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体育经济的蓝图。这一次,中国企业战况如何?"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出席第一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时说的一句话。当时这句话被认为是"惊人之语",而如今,它被看作是对体育力量的一种准确诠释。确实,这是一个体育改变世界,而赞助商改变体育的历史大时代。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地面推广+广告传播”不同,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奥运营销加入了更多的网络元素,借助于不同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的奥运赞助商们打出了“网络奥运营销”牌。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体育赛事活动整合行销传播中,非官方赞助商巧借整合传播取得胜利的十分众多,但国外品牌这种手段运用娴熟,国内品牌能真正掌握这种技巧的十分稀少,因为相比于获得官方身份的赞助商而言,体育赛事非官方赞助商在进行体育活动营销时身份上处于被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以CCTV伦敦奥运会"中国电信天翼3G我在现场"特项为传播基础,结合线下资源,借势发力,通过与CCTV的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媒介合作形式,为电信业媒介策略转型提供了新的借鉴。奥运会虽是一项体育盛事,但是对于全球的企业来说,其意义早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商业机会。奥运会带来的关注度就是难得的营销契机,在奥运开幕之前无论是赞助商还是非赞助  相似文献   

9.
刘坤 《今传媒》2008,(3):7-8
中国移动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赞助商,在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候,借助举国关注的这一体育盛事,中国移动开展了中国的营销活动.而"好运北京"体验三部曲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令人羡慕的是搜狐公司成了这个世界的“幸运儿”,2005年11月,搜狐如愿以偿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这是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互联网赞助类别。作为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拥有这等“幸运”的搜狐,其实要比其他类型的奥运赞助商压力要  相似文献   

11.
隐性营销:另辟蹊径,实现迂回包抄虽然未能成为大运会官方赞助商,但中国移动并未"缺席"大运。只不过采取的另辟蹊径,迂回包抄的隐性战术。先后赞助大运中国代表团和城市志愿者,揭开了"移动助力大运"的序幕。赞助中国代表团:高曝光,高关注  相似文献   

12.
搜狐凭借2008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的独家地位,大打“官方牌”,财大气粗的新浪则通过媒体合作和名人博客,试图分得更多的奥运蛋糕。而腾讯和TOM的加入,无疑更使竞争局势变得扑逆迷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肖明超 《声屏世界》2012,(10):42-43
2012年的伦敦奥运尽管已经落下帷幕一段时间了,但是关于伦敦奥运中的新媒体在营销平台的表现却是营销界在探讨的热点。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数据对比看出来2012年的变化: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是2.53亿,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刷新为5.38亿,4年前,社交网络刚刚兴起不久、苹果手机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iPad还没诞  相似文献   

14.
常宁 《记者摇篮》2012,(6):68-69
2010年10月30日《直播锦州》官方微博开始上线运营。对于《直播锦州》而言,最开始这就是一项寻常的官方微博,结果我们没想到社交网络有着这么大的能量,许多同行媒体后来都拿这个作为案例去研究。如今微博在《直播锦州》的品牌营销体系里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了。  相似文献   

15.
韩净 《新闻传播》2007,(2):63-64
在德国世界杯的任何一场比赛中。电视观众都可以看到二分之一的足球场地被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包围,这些就是德国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的标识。在全部64场比赛中.全球有超过10亿的观众看到它们的商标频繁出现在德国各大运动场,可更多开展世界杯营销的企业并不在其列,毕竟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承担得起天价的赞助费。那么,德国世界杯的非官方赞助商又是如何乘着世界杯之风席卷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7,(42):69-69
进入2007年最后一季度.每一个中国人都愈发地感觉到.2008dt京奥运.越来越靠近我们了:奥运会志愿者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选拔.奥运吉祥物、火炬的设计相继出炉.奥运会门票发售和企业的奥运营销都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白电赞助商一海尔集团正以”奥运级的产品和服务”款待八方来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北京2008年奥运合作伙伴/赞助商的广告效果进行了调查,发现受众/消费者对合作伙伴/赞助商的总体识别率不高、总体印象变化不大、购买意愿变化不大。这让我们思考,奥运赞助的效果是否还像过去十余年间那般强烈。中国企业不应把品牌的构筑寄托于一次性的时机上,企业对待奥运会之类的重大时机要客观、平和;品牌的影响力在于持之以恒的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进行构筑,重视社会营销手法。  相似文献   

18.
2008北京奥运会将要到来,奥运营销是这个背景下中国企业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探讨了奥运营销过程的一些特点,在分析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奥运营销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匹克在伦敦奥运营销战役中,通过赞助创造中国运动品牌历史的7国代表团同时现身伦敦奥运的方式,让世界记住了中国匹克,成为中国运动品牌奥运营销的典范。有"冠军伙伴"之称的匹克并非虚名。作为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中赞助奥运代表团最多的品牌,匹克军团在本届奥运会上收获颇丰,共获得了7金5银7铜的出色成绩。也就是说,匹克设计的领奖装备在15天内19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7,(11):63-63
在服务奥运方面,民族品牌企业海尔走在了青岛各大企业的前面。2005年8月,海尔集团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的白色家电赞助商。之后,海尔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